分享

深入浅出:鉴定北宋定窑白瓷,5步就够了

 灯下悦读 2020-05-22

  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

  北宋定窑以白釉为代表,其精美的造型,乳白、牙白的釉色与流畅的刻花、印花、 划花装饰为宋代白瓷之魁。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宋邵伯温《闻见录》、元刘祁《归潜志》、明曹昭《格古要论》、清朱琰《陶说》等文献,均对定窑有所记载。

  北宋定窑白瓷不仅古今驰名,同时也是定窑瓷器的一个大宗,收藏定窑瓷器,第一步就是要把握住北宋定窑白瓷的特征:

  1.泪痕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载:“古定器……外有泪痕者是真”。“泪痕”是瓷器在烧窑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现象,透明釉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因重力垂流,积釉处形成蜡泪或玻璃珠状凸起,犹如“泪痕”,是定窑白瓷的典型特征之一。

  泪痕又叫淋釉,是烧制过程中釉在高温中融化流动而出现在釉面的一种蜡泪状痕迹,又像泥浆淋浇在釉面的流淌痕迹。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

  泪痕是瓷器表面的一种流釉现象,定窑的流釉呈条状,仿佛泪滴垂下,故名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瓷器,唐至五代定窑瓷并没有这种特征,因为唐代定窑施釉比较薄,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所以无流釉现象,而北宋的釉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北宋早期,民窑采用正烧,流釉的方向是从口部到底部,而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开始采用覆烧的技法。

  2.竹丝刷痕

  定窑的碗或盆一类器物的外壁上,经常能见到非常细密,状如竹丝的痕迹,这些痕迹是修坯时留下的,这种痕迹不只出现在定窑瓷器上,但是其他窑口的刷痕不如定窑的细密,因此可以作为定窑器鉴别的一个特征。

  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据此可以鉴别。

  3.釉面

  定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很高,原料加工筛选精细,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匀净。北宋早期白釉常白中闪青,之后则白中微泛黄,呈般柔和质感。这是由于以煤取代薪柴作为烧窑燃料、窑炉气氛由还原转向氧化所致,它是北方地区制瓷业的重要技术革新。

  釉色如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白”的釉色来。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

  4.底足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算多,主要有平底和圈足两种,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总是显得不够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这种现象十分奇怪,但在鉴定中却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鉴定之关键。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几乎无钩手。

  5.装烧方法

  北宋定窑装烧方法与以前相比有所变化,有支圈正烧法。即把碗、盘口沿架于支圈上, 若干个按一定间隔放在一起置于匣钵中烧造, 其产品特征是口沿外撇,胎体普遍较薄, 内壁施满釉, 外壁在口沿处因与支圈接触形成一周约1cm宽的无釉涩胎痕。

  据《吴越备史》记载:“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此处之“金装定器”,即指这类镶有金口的定窑瓷器。这种工艺在唐、五代定窑瓷器上已有所见,当时镶金属釦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使器物显得奢华尊贵。定窑覆烧法流行后,镶金属釦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而且还能遮掩“芒口”的缺陷,因而更加普及。

  覆烧方法是定窑在北宋晚期,为增加窑炉的装烧数量,而大量采用的一种装烧工艺,但采用这种装烧工艺会造成器物口沿一周无釉,形成所谓的“芒口”。这件器物就反映了这种装烧工艺。

  覆烧工艺,即将口部朝下倒扣装烧。覆烧时,为防止盘口沿与支圈粘连,口沿不能施釉,以致露出骨胎,形成毛涩的“芒口”。所以宋人有定瓷“有芒不堪用”的说法。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遂在芒口处镶一圈金、银、铜等,被称作“釦”。

  定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是一个烧造白瓷的窑场,其他四个窑场以烧造青瓷为主,其他四个窑场虽然注重胎骨的质量,与定窑胎釉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定窑胎体洁白坚质,釉色温润。在晚唐五代时期达到第一个高峰。

  定窑有长达350年的供御期,其精细白瓷的胎釉结合相当紧密,胎薄质坚特点,迎合时代审美的要求。宋代文人所推崇内坚而外表清雅俊逸的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注重内在品质的同时,对外在的表现提倡“由内而生”,而不是内外兼饰,表里如一的风格,正是民族风格真实写照与追求。定窑像一个迎风飘然站立的素衫文人,朴素中蕴含着风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