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清初大明文武遗民作为对比研究三 崔虎刚(胡刚)

 六合武学 2020-05-22

不出仕的有:

顾景星,生于1621年。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人。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朝直隶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知识渊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以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拒不出仕。

黄周星(1611年 - 1680年)字景虞,号九烟,圃庵,而庵笑仓道人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入清后,不仕,往来吴越间,以授徒为生。工诗文,通音律,作戏曲,好结社,在杭州集“寻云榭社”,广陵集“木兰亭社”,金陵集“古欢社”,以诗酒廋词相娱。星好猜谜,有“谜坛宗匠”之称,所著《廋词》为灯谜与酒令结合的典型佳作,颇得时人喜爱。曾与书商汪象旭合作,推出《西游证道书》。晚年“依其吴婿侨寓吴兴之南”。

康熙十九年(1680)有人以博学鸿儒荐,避不赴;迫之,乃叹曰:“吾苟活三十七年矣,老寡妇其堪再嫁乎?”遂于五月五日,自撰《墓志铭》及《解脱吟》、《绝命词》,效屈原投江,遇救得免,家人劝慰,然死志愈坚。“六月望后,夜复赴水,又为人救免。至七月十七日夜半,乘间赴蹈清流,防者觉而奔救之,公乃自绝饮食,至二十三日而卒,时年七十。”墓葬马家港长生桥畔,墓碑于清咸丰年间重立,供后人凭吊。墓碑镌刻诗句:“异乡飘泊孑然身,五日魂归故国民。饮罢蒲觞怀酒意,长生桥下吊灵均。”

黄宗羲:清兵南下时,曾组织 “世忠营” 武装抵抗。明亡,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讲学。康熙帝曾接连两次征召黄宗羲赴京应博学鸿儒试,均遭黄拒绝。康熙帝于是下令地方官员尽录黄宗羲著作。后康熙帝欲修“明史 “再次想起黄宗羲,曾邀黄赴京主持史局全祖望。” 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 宗羲不入史局,而史局大事必咨之,其所辩论,史局常依之资笔削焉。“尽管如此,黄晚年并未拒绝与满清官员的私人交往,不干涉子弟门人参与科举考试,在文章中也采用了顺治,康熙等满清年号,对于康熙也偶有赞美之辞。同为抗清志士的吕留良等人,甚至一度怀疑黄已经变节,但黄宗羲的妥协使得其作品得以避开满清文字狱,流传后世。

黄坚守了终身不仕,死时没用棺木,只在身下放了块青石板,表达了肉身 “速朽” 的意愿,追思了其晚年以个人品质换明朝文化的流传的妥协。

黄宗羲有三子,黄百药,黄正谊和黄百家。

黄宗羲黄百家父子记录保留了师传中的张三丰武术内家拳起源及其具体拳法。

吴景旭(1611年 - )字旦生,一字又旦,号仁山明末清初归安(今浙江吴兴)人..

万历三十九年生。明末为生员。入清不仕。康熙二十九年尚在世。有“南山堂自订诗”, “历代诗话”八十卷。有子吴光,登顺治十八年(1661年)庚子科马世俊榜进士第三人。

陈轼(崇祯进士)陈轼(1617年 - 1694年),字静机。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出生。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授南海县知县。南明隆武朝擢为御史。桂王时,官至苍梧道。入清不仕,晚年流寓江浙。约卒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著有“道山堂集”四卷等。

毛钰(1621年-?),原名承斗,后改名钰,明末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祖籍山西平阳,出生于辽阳,皮岛名将毛文龙唯一的儿子。清兵入关后,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等将领,皆为毛文龙旧部、纷纷派遣使者邀请毛承斗,并向清廷荐其为官,毛承斗坚决拒绝出仕清朝,并说:“愚不任官事,且惧违先将军志也。”后孔有德于湖北驻兵时,毛承斗受家乡父老托付,前往拜会,欲说服其反清,没有成功,只好返回钱塘老家,不久病故。着有《东江疏揭塘报节抄》。

装疯卖傻的有:

还有的人佯狂作痴,使酒骂座。对那个时代人们的这一表现,阎尔梅有“海内误传能骂座,听来原是哭思陵”记录和真实描述。

外逃的有:

朱之瑜(1600年 - 1682年),字鲁玙,号舜水,明朝浙江余姚人,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舜水是他在日本取的号,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

朱舜水力图反清复明,在清初曾参加抗清活动,也曾助郑成功北伐;南明灭亡后,他不愿降清,遂东渡日本于日本和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水。户黄门)接触,其遗臣性格与儒家思想让德川光圀深感,未有易姓革命和异族统治的「小中华日本」方是中华思想的正统继承者,遂发奋编纂“大日本史”,以扬正统,导致尊王攘夷思想之催生,朱舜水更对水户学拥有不可磨灭之影响。

还有被称为"清初四画僧"的石涛、朱耷、髡残、弘仁,以及"金陵八家"的龚贤、樊圻、高岑、邹结、吴宏、叶欣、胡慥和谢逊等等,都是上述之列中有名的人物。

国家地大人多,遗民难以计数。

明为朝廷做事而干私活的有:

谈迁(1594年11月23日-1658年1月14日),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明朝诸生,浙江杭州府海宁枣林(浙江海寧西南)人。《國榷》作者。

入清不仕,自称江左遗民,以佣书,幕僚为生,顺治十年(1653年)江南义乌朱之锡进北京做弘文院编修,聘谈迁做书记,遂从嘉兴运河坐船北上入京。两年期间几乎遍访明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门客,借此修订“国榷”。顺治十四年(1657年)往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张慎言,卒于外地[2]朱之锡“北游录序”赞扬谈迁。“或途听壁窥,轶事绪闻,残楮圮碣,就耳目所及无遗者,其勤至矣“其著作尚有”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枣林集“”史论“”海昌外志“等。

先做清朝官,然后反清复明(或名为清服务,实际有自己的目的)有:

当时遗民们人大抵以参加科考为耻,以出仕与否为改变立场、投敌的界限。其中有的人压力非常之大。

吕留良: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发生,吕留良得知之后哭声震天、悲痛欲绝,有人劝他何必如此自苦,吕留良回答说吕留良回答说「今日天崩地坼,神人共愤,君何出此言也」。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江南各地抗清斗争此起彼伏。吕留良曾同侄子吕宣忠(1625-1646)参加抗清义军,从吴昜于太湖中。后来水师败绩,吴昜、吕宣忠被俘,吕留良亲自送侄子上刑场,为此「咯血数升,几绝」。后来回忆说:比向当年一半遗,书成涕泪欲何为。甲申以后山河尽,留得江南几句诗。顺治十年(永历七年,1653年),易名为吕光轮参加科举考试成为诸生,「每试辄冠军」。与此同时,和江南的明遗民有颇多来往,与钱谦益、黄宗羲、黄宗炎、朱洪彝等人熟识,曾经「散万金之家以结客」而资助抗清势。曾于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到常熟,为钱谦益祝贺八十岁生日。钱谦益将他改字为「留侯」,并且写了一篇《吕留侯字说》,期盼他能像张良报韩刺秦那样反清复明。吕留良所做的诗文,每多对明清异代的感慨,及希望在有生之年等看到有人能如同明太祖一样推翻清朝统治。偶尔作文自娱,其文有双关云:「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康熙二十二年(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八月十三日,卒于家中。同年,施琅攻取台湾,「明朔始亡」。

钱谦益于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二十六日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城东宾汤门内坊桥西,系五代吴越国武肃王钱镠裔孙。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领导这一时期的文坛长达五十年。在政治上钱视为東林黨或復社人士。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弘光帝被清军抓住,羁押在南京。多铎组织降清诸臣前往探望弘光帝,只有钱谦益一人行礼如故,并涕泗横流,至“不能起”。后剃发令下,钱依令剃头。

顺治二年(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多铎奉命押解被俘的弘光帝北上,钱谦益等随行,于十月十五日到达北京。柳如是并未循例随行,此举得到钱谦益后来的夸赞(如作诗称“衣朱曳绮留都女,羞煞当年翟茀班”)。顺治三年(隆武二年,1646年)正月,钱谦益被清廷任命为禮部侍郎(因清廷只承认崇祯朝为正统,为钱在崇祯朝最高官职为礼部侍郎)管秘書院事,任《明史》館副總裁。同年六月告病,清廷准予其还乡并享受相关待遇。

钱之仕清,被人嘲笑為“兩朝領袖”。時人有詩讥讽称:“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而钱谦益一生著述颇丰,自行编纂按时间编纂了文集,脉络清晰。但在降清后的一年未留下一诗一文,他自称对诗文创作感到心灰意冷,决定“绝意著述”。

临行返乡前,钱谦益向常熟士绅作了著名的《与邑中乡绅书》,对自己的降清行为大力辩解,称自己“弃身舍命,为保全万姓”,还说当时家人人民抗清的行动“事后密报,络绎不绝”,要不是自己“一力遮盖,曲意斡旋”,则这些人必不能“安眠高枕以有今日”,最后劝同乡乡绅“引生机,迎善气”,莫再作抗清打算,自己则如果有朝一日返回常熟那么希望“使鄙人心迹本末,昭然明白”,但从文中仍存有的华夷之辨观念可以想见钱谦益日后的思想转变。

关于失节降清的原因,钱谦益在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之后并未再加以解释,历来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因为他的“政治幼稚病”加之性格软弱所致;有人认为是为了追求高官厚禄;有人认为是大传统下“臣节观”不敌小传统下“乐生观”的结果;还有人认为钱之降清是为了打入敌人内部,委曲求全,为后来的抗清做准备。

其实这种当时环境下所做事情的真正原因和目的,只有自己内心知道。

陈寅恪认为“牧斋降清,乃其一生污点”,是因为“其素性懦弱、迫于事势使然”,但是他同时还说钱谦益在于柳如是相别北上的“离筵之际”就已经决定了其“复明之志愿”。

(上述相关资料来自网络其他学人百科文献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