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不用劝别人原谅自己的父母——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原谅”

 心海心理咨询 2020-05-22

根本不用劝人家原谅自己的父母,因为你做不到,人家也做不到。很多时候,原谅不是外力可以促成的;更多时候,连当事人本身的意志也无用。

我总结了与原谅相关的十个心理学特征,当然它们大部分源自于精神分析视角。因为这个学派对于哀悼、原谅、和解的专题研究已经不下百年:

1. 精神分析所说的“哀悼”(mourning)不是一次性完成,它是一个很长的过程(process)。

2.需要指出的是,对坏客体的愤怒,甚至憎恨没有被充分表达和言语化之前,哀悼难以促成。

3. 人们常常希望,哀悼的成果得以在现实中得以固化和保存,因此对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的“原谅”(Forgivenness)经常出现在哀悼以后。

结合2和3打个比方:原谅以父母为代表的重要他者,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原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如果对父母的愤怒,甚至憎恨不能治疗关系中得到充分表达;曾因被父母忽略、虐待、抛弃、剥削、欺骗......而受到的,经常是非常隐性的苦楚无法被另一个人看到和见证,那么原谅就不可能达成。

4. 原谅一个内心中的坏客体,不见得一定会伴随着现实中和重要他者的和解;因为和解(reconciliation)是两个人的事情。被原谅者需要承认自己对你曾犯下的过失,并且体验到、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忏悔,现实中的和解才有可能发生。

5. 但原谅现象本身,可以大大舒缓人们的内心冲突,它是一种克莱茵所说的抑郁心位(depressive position)更久、更频繁出现的相对内稳态。

6. 原谅自然到来,它无法被意志促成——被意志“逼着”促成的原谅,是对坏客体愤怒和恐惧的一种心理防御,它是不牢固的。我们在临床上和现实中,看到过太多“不成熟的、过早的原谅”。

而且原谅,归根到底不是利他的,也不是社会文化的外在施加可以促成的。更不是通过给爹娘洗脚可以做到的。它归根到底是一种自身发展的需要,一种与自身和解的需要。

这个,一般没用......

7. 原谅不是让以前纯坏的客体变成纯好的客体。比如说,以前你记忆中不负责任的父亲,在获得了你的原谅以后,就变成了经典的慈父...这是很少出现的情况,即使出现,也经常是我们对于父亲愤怒和怨恨的防御——即上面所说的:过早的和解。

过早的原谅,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全坏变全好。

实际上,你不能原谅一个天使,天使好到没有需要你原谅的地方;你也不能原谅一个魔鬼,魔鬼太恶你原谅不了。你只能原谅一个活生生、犯过错、但却对此心怀懊悔的人。

8. 精神分析师们经常观察到的原谅,是在来访者心中,以前非黑即白的客体,变得亦黒亦白,相对完整起来。他/她曾经特定的生活-文化背景,开始变得可以被理解——他/她从一个恶人or好人的符号,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人...

当你说出你父亲曾经也不容易,而且理解他具体有哪些时代、环境、家庭所形塑的不易时,他就逐渐从一个“父亲”符号转变为了一个人。

9. 原谅产生以后,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来访者的注意力会从“罪犯(criminal)到罪行(crime)逐渐转移”: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放过”罪犯——不再对ta有碎尸万段的憎恨;但经常不容忍罪行再发生在自己或所爱之人身上。

他们对他者的憎恨被削弱了,但是对自己的保护行为却被增强了。

我们不止一次看到,受到过身体虐待的孩子,长大以后参加很多社会活动,甚至成为社工,去保护其他受创的孩子。

所以精神分析所说的原谅,绝不是忘却,一笑置之。恰恰相反,精神分析原谅的基础是记忆,记起发生过的重要事件,并与其相伴随的情绪,无论它们是正面还是消极。

并以此记忆为基础,做出不再让此种行为,再发生在自己或所爱之人身上的成人决定。

 10. 原谅重要他人,总是和原谅自己相联系。何为原谅自己?

它指的是:理解自己曾经和现在的需要,理解自己曾经和现在对他人的依赖。总而言之,原谅自己是一个有情绪有需要的存在,不再因为曾经的环境不能响应这些欲望和情绪,而鄙视/羞耻于这欲望和需要本身。

西谚有云:He is maybe a wrong guy, but this is never a wrong desire.

Never a wrong desi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