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平乐》原著“抱憾而薨”的徽柔:太爱父亲的女儿,注定活得累

 情感新解 2020-05-22

文|于悦

“要是爹爹想让我嫁给李家,光耀李家的门楣,我便嫁了就是”。福康公主柔不愿违了父亲赵祯的意愿,所以选择嫁给了李家后人李玮,结果酿成了悲剧,是父女俩的不幸,更是不幸婚姻的典范。

徽柔其实很无奈。

她喜欢曹,但曹评少年时亲自出演后羿的场景,留给赵祯不好的印象,潜意识认为,曹评过于放浪,好人前表现,所以,他不可能沉稳和重情。

偏偏曹评高大帅气,长得清秀,多才多艺,深得女孩子们的喜爱,众人面前也不避讳,公主也是少女懵懂的年纪,怎么会不喜欢,这种情况下,更加让皇上赵祯反感,他认为自己的女儿一定要嫁一个有爱心,稳重的人,并且一生只爱她一人。

徽柔不得不顺从父亲的心意,勉强自己嫁给了不喜欢的李玮,但这种不喜欢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进了李家门不愿同房也就有源可寻,可又不合情理。

请输入图片描述

赵祯是矛盾的。

他很爱自己的女儿,但他感觉亏欠自己的亲生母亲,所以他把对母亲的歉意想通过照顾李家后人来弥补,刚好李玮又经常给徽柔带蜜饯果子,久而久之,他的善意变成了爱慕,正合了赵祯的心意,全然不顾女儿的意愿。

赵祯嫁女儿的附加条件就是完成自己的心愿,希望让自己的亲生母亲家人都受恩惠,带着私心把女儿强嫁给了李玮,而李玮也很高兴,因为他是一厢情愿爱徽柔的。

可这种自私的安排并没有一帆风顺,李玮母亲的强势,对儿子的不满,撺掇儿子上演了一场霸王硬上弓的戏码,彻底激化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夹在中间的李玮禁不住母亲的哭闹,朝徽柔扇了一巴掌,把徽柔推向了孤立面,这场婚姻注定不幸。

赵祯是为了弥补对母亲的亏欠,而徽柔只是为了遵从父亲的意愿,唯有李玮确实是喜欢徽柔的,但他的喜欢一开始也没有得到过回应,可以说,这场婚姻出发点都是为了救赎而做出的牺牲。

请输入图片描述

李玮确实善良,却没有主见,他对徽柔的爱是自私的,不管徽柔爱不爱,自己能得到就好,也不懂得如何从心理上打动徽柔,所以,对他来说,既无助又难过,再加上母亲的刁蛮泼辣,加速了他短暂婚姻进程。

经济学家薛兆丰在表达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时,说:“所谓婚姻,也不过是两个人合伙办企业、签合同。是一张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双方一起拿起自己的资源办企业,这个时候男女双方给出来的资源包是不一样的,有身体、有生育能力、有容颜、有家庭关系、有自己未来的增长潜力。”

婚姻的前提是两个人合伙,也是共同的意愿才能顺利完成,只有一方面的意愿,另一方根本没有意思的话,那就不是合情合理的婚姻,而是迫于别人的意愿凑在一起的,这样,对双方来说,都有耽误和伤害。

请输入图片描述

徽柔压根就不愿意嫁给李玮,一开始就不喜欢,而赵祯觉得感情可以慢慢培养,自己也最心疼女儿,自己的眼光不会错,但他忘了,他也有私心,甚至偏执到毁了女儿,所以,强扭的瓜不甜,伤人也伤自己。

徽柔嫁给李玮掺杂了太多父亲的意愿,她为了遵从父亲连激烈的反抗都没有,却在驸马家爆发了,也绝非偶然,可见,附带太多条件的婚姻终难圆满。

古人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似乎是不近人情的,在特定的时代里,也是那个时代的风气。不过,父母要是直接绕过儿女的意愿,强加自己的愿望婚嫁,大多是不幸福的,因为这种结合是建立在父母的满意之上的,与结合之人无关。

请输入图片描述

打着为了儿女好的名义,却不考虑儿女的真实想法,执意让儿女遵从自己的意愿,实则是自私,过得幸福也还好,要是不幸福,后果却要当事人来承担,两辈人都会有遗憾。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要是真关爱自己的子女,就会为他的长远打算,而这长远的前提就是要让子女健康幸福,父母可以给子女自己拥有的一切,但很少了解子女想要的,即使父母的经验丰富,做法也是较好的,但子女未必喜欢。这就产生了一种冲突,不及时发现调节,就会适得其反。

造成这样现象的主因就是缺乏沟通交流,没有及时了解彼此的想法,父母认为自己怎么样都是为了子女好,便问心无愧,而儿女呢?懂事的就会遵从父母强加的意愿,不懂事的反倒会闹得鸡飞狗跳。

请输入图片描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用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也比较恰当,明明自己都没看上的东西,却因为自己的私心,让子女来承担风险,这不是为了子女好,有时反倒会害了子女。有些路注定坎坷,但自己走与被牵着走,感受是不一样的,有些爱本身就是矛盾的。

作为子女,理解父母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人生幸福做出些改变,用理性的方式说服父母,让自己保持理智,避免冲动。

请输入图片描述

无论是父母子女,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不会因为对方的意愿而活的太累。

图|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