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杯”心态,敢于归零才有超越

 gm63 2020-05-22

空杯心态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高的人,听说在一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请教他。老禅师的弟子接待他的时候,他态度十分蛮横,目中无人,觉得自己造诣很高,看不起老禅师的弟子。这位老禅师接待他的时候,十分热情,并且还为他倒了茶水。可是在倒水的时候,水已经满了,但是那位老禅师还是不停地往里倒。他就问这位老禅师:“水已经满了,为什么你还在不停地倒呢?”大师说:“对啊,既然已经满了,为什么还倒呢?”意思就是说,既然你已经造诣很高了,何必再求学呢?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

       空杯心态的意义其实就在做事之前首先应有个好的心态,拥有了好心态,才是把事情办好的前提。如果想学到学问,就要把自己当成一只空着的杯子,谦虚一点,而不是骄傲自满,这样才可以学到学问。人的心脏只不过一个拳头的大小,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如果一些尘土附着进来,难免让我们劳累,只有时刻保持空杯心态,放开手,随时接受外界的事物,才可能得到新的东西。

       有一天,有位妈妈正在家里洗衣服,这时候,突然传来3岁女儿的急促的叫声:“妈妈,快来呀!”她一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急忙跑到女儿面前,原来,女儿的手被卡在一个花瓶中,花瓶由上向下变细又变粗,所以才会把女儿的手卡在里面。女儿被花瓶卡得哇哇直叫,她听女儿的叫声,恨不得立刻把女儿的手从花瓶里弄出来。但是试了很多次,还是无法把女儿的手从里面弄出来。于是这位妈妈找来一个锤子,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敲碎了。

       费了半天力气,女儿的手终于出来了。这时候,这位妈妈看到女儿的手紧紧攥着,出来了也没有松开。妈妈就问她:“你手里有什么?怎么也不松开呢?”

       说着就小心地把女儿的手掰开了,原来里面有一个硬币。还好女儿的手没事,她放心了。但是当看到这个硬币的时候,她还是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因为她刚刚打碎的,是一个价值不菲的花瓶。

       其实女儿的手并没有卡在那里,而是因为她用手紧紧抓住了那个硬币才导致她的手在花瓶里出不来。于是,这位妈妈问她女儿:“你为什么不把手松开,那样你的手不就出来了吗?”“但是我一松手,硬币就又掉进去了呀。”女儿无辜地说道。

       要做到空杯心态,是不容易的,一般人都会骄傲自满,会目中无人。如果可以真正做到空杯心态,那么一个人的前途就是无量的了。因为保持空杯心态,可以让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并与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告别,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为了一个硬币,而损失了一个价值不菲的花瓶,就像是做了丢掉西瓜而拣芝麻一样的傻事。看起来很可笑,但是这件事在我们成年人身上也不少见,有些东西,就是因为心态不好,刻意追求,不肯松手,最后导致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外在的松手,来自于内心的空杯,如果内心不空的情况下,对外界的一些东西,也只会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有一个博士毕业后去找工作,他专业知识和素养都非常高,而且也是导师的得意门生,所去的公司也都是导师专门推荐过去的。但是,在毕业的三年内,他走马灯似的换了许多工作,也没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来。

       听了导师的话,这位博士便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一次,他努力忘记自己的博士身份和之前在学校取得的成绩,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来对待,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工作终于有了起色,同事对他也非常尊敬。

这个博士百思不得其解,便回到学校去见他的导师寻找答案。当他把经历都告诉导师之后,导师明白了为什么这几年来,他一直没做出成绩来的原因。

原来,这位博士自恃才能高于常人,因而骄傲自大,每到一个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他也都刮目相看,但是他却处处挑剔,觉得自己是个高材生,应该受到别人的尊敬,应该受到领导的重视,他处处看别人不顺眼。长此以往,大家都对他有意见,怀着这种心态,工作自然也没有突出成绩,领导也对他不满意,就这样,到最后总是不得不辞职。

导师告诉他,你怀着这种骄傲自大的心态,到哪里都不会取得成功的。因为你认为你肚子里的知识已经满了,已经放不下任何东西了。如果你把你思想里的东西都掏空,就当做重新开始工作开始学习,那么,你才会取得进步,取得成绩,学到知识的。

空杯心态并不是一味地否定我们成功的过去,而是要求我们在否定过去的基础上,展现出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去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对待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所以说,时刻怀有空杯心态,敢于把自己过去的一切归零,重新开始,才有机会获取更大的成功,才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事业和境界,否则,你只会在原地踏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