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高考那些事:文科很吃香,作文很重要,但艺体生也有机会高中

 脑洞趣味历史 2020-05-22

读书改变命运,唐代文科生白居易,因擅长写诗,在长安一战成名

十五、六岁的时候,白居易初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白居易名声不显,他为了提高自己高中的可能性,便随波逐流,将自己作的诗词拿去拜谒名人大家,希望借他们的“流量”为自己打响名声。

《旧唐书·白居易列传》: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

白居易找的人是当时的诗坛泰斗顾况,顾况瞧着这个陌生的署名,以为又是没啥才华想找后门的学子,顾况对白居易说道:“长安米贵,白居不易。”

言下之意,是暗指你白居易想用这种手段成名,是不可能的,多读点书去吧!

白居易在一旁,恭恭敬敬,也不好反驳。

等到顾况读到白居易的《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时,他指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赞叹不已:“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顾况心知自己先前是小瞧白居易了,赶忙道歉:“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白居易】

正如顾况所言,以白居易的才华,想科举高中并不是什么难事。

贞元中,白居易擢进士、拔萃皆中。

唐代科举重视诗赋,如白居易这样擅长诗文的“文科生”占着很大的优势,所以顾况在看过白居易的诗文后,才会说他天下之大皆可居也。

但和后世的科举不同的是,唐代科举考试还为理科生、艺体生打开了大门,所以,唐代的文人士子们哪怕是文化成绩稍差也无需担心:只要有一技之长,总有希望绽放光芒!

一、成绩偏科别担心,唐朝科举不光考文科,还考理科、艺术、体育

科举,创立于隋朝,兴起完善于唐朝,它是古代文人学子们参加的“高考”考试。

入仕资格的获取方面,隋唐的科举考试,选拔标准相当严格,其中“工商不得入仕”,要想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只有二种途径: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生徒,指的是地方州县和京城学馆中出来的学子,这些学子往往出身官宦世家。

国子学:“生三百人,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 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

太学:“生五百人,以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若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为之”。

四门学:“生千三百人,其五百人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子为之,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

乡贡,指的是通过州县考试,一步步考上去的学子。

【科举考试】

唐代的科举考试,主要考文科,文科所包含的科目有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三种。

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章文理的深浅评判标准,录取标准由高到低分别以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为及等。

明经科,主要考经文的背诵,其形式和我们现今高考中的名句默写一样,它要求考生能够在看到文章前后部分的时候,写出中间被出题人刻意省略的内容。

经过笔试部分,考生还面临着“口试”部分,这部分同样分为四部分,考官依据考生在“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进士科,是考生能否鱼跃龙门的关键一步,这一科需要学子答时务策五道,默写《礼记》或者《左传》中的部分内容,最后再写诗、赋各一篇即可。

偏科也不用怕,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三位开明的君王,为诸多有一技之长的学子们准备了发挥才能的空间。

唐太宗时期,他设立了法律和书法专业,656年,唐高宗又设立了数学考试,这些科目是专为八品以下官员的后代和平民子弟所开设的,它们隶属于国子监。

《新唐书·选举志》:(国子监)律学,生五十人,书学,生三十人,算学,生三十人, 以八品以下子及庶人之通其学者为之。

【隋唐科举演变】

学习法律的人,需要通晓律七条、令三条;学习书法的人,要口试书法的精要和发展历史,然后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学习算术的人,则需明数造术,详明术理。

对于唐朝的统治者而言,通晓诗文经义的读书人非常重要,但通晓艺术、理科的学生同样能大放异彩。

继唐高宗之后,武则天上位后,又增添了“武举”科,至此,唐代体育生的春天来了。

“武举”由兵部举行,考试项目包括马射、步射、负重等,高中者可担任武职。

为了确保科举制的公正性,武则天还在科举中增加了“糊名”和殿试两个环节。“糊名”是指把考生的姓名“弥封”起来,避免阅卷时评卷人受贿舞弊,而殿试则是更近一步,确保被录取人却有真才实学。

两种手段,都是为了确保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公信力,这种举措有利于国家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二、唐代科举“囧”状,优厚的待遇才能吸引人:高考状元李群少负才名,却选择隐居深山,四十多岁时因生活贫困被迫参加科考,四十六岁高中状元

纵然古代社会中科举考试能让读书人出人头地,但也有不少读书人志向不在于做官,唐代高考状元“李群”年轻的时候便是这样一位不愿为官的隐士。

李群,字处一,他少负才名,与杨衡、符载、王简言隐居于庐山之中,号“山中四友”。

当时在江淮一带的游学之士,都喜欢找他喝酒聊天,经由学子们的传播,久而久之,他的名气竟传到了京城。

刘禹锡的堂伯父伯刍听闻李群的事迹后,写书一封给李群:子能与予之友崔氏四人俱赋荐乎? 我善执事者,为子请为有司,将以成子。

宰相李宗闵也说过:如主考,庐山四友当以到京先后次序取中。

【隐士配图,仅供参考】

刘伯刍的话,没有打动李群,在李群的心中,醉情山水才是真正潇洒自在的生活。

平日里,李群耕田种桑,自给自足,日子很是惬意。

但李群的母亲一直不满儿子这样不思进取的样子,她总是劝说儿子去参加科举一展才华,追求更高远的志向。恰逢当时年成不好,李群辛苦劳作几年,却连维持家用都不行了,为了养家糊口,46岁时,李群向生活妥协了,他西来入关,踏上了科举入仕之路。

《唐才子传》记载:长庆四年李群榜进士及第。

如李群这样因科举制带来的优厚待遇而妥协的读书人,唐代还有很多,毕竟在农耕社会中,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要想拥有好的物质生活、社会地位,他的职业选择其实并不多,而读书无疑是最简单的一种。

【古代读书人】

三、唐代科举制出现“百家争鸣”状况的社会根源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呈现出百花争鸣的状况,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离不开的。

唐朝是一个开明的时代,在唐朝强盛时期,临近的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龟兹、 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靺鞨、诃多、沛汗等国都会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洛阳朝拜大唐君王。

这种万邦来朝的场面,除了彰显出唐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外,还为唐王朝带来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的碰撞,给大唐王朝带来了技术、理念上的变革,在大唐王朝历次科举考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时政”的论点,这反应了统治者普遍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中西文化的交流。

为了应对治理国家时,所涉及的种种问题,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凸显。而传统的儒家文化侧重于思想、文学教育,它无法解决水利、外交、法律和经济方面的难题,这就要求国家建设更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

一个人所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一个社会却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正如韩愈所说,“术业有专攻”,唐朝的统治者真正认识到了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门的人才”去做的重要性。

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唐代的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反过来,正是唐朝推崇唯才是举、有一技之长便可重用的国策,才能创作出开明、繁华的大唐盛世。

文/脑洞趣味历史 

参考资料:

【1】《云溪友议》

【2】《旧唐书·白居易传》

【3】《文献通考·选举》

【4】《唐才子传》

【5】《唐故濠州刺史渤海李公(李群)墓志铭》

【6】《唐摭言·卷七·知己》

【7】《新唐书·志·选举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