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禅心慧海 2020-05-22

《庄子·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素与简。

一个人的境界越高,越注重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享受。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愈趋向丰盈充实,生活便愈简单质朴,活得也愈舒心平和。

物质简朴,过而不累

《逍遥游》里仙人列子能驭风而行,十五天后方才回到地面上。庄子却说他不够自由,列子虽然可免于行走的劳苦,却还是要有所依赖。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他便无法驭风。这样的自由,靠的是外物。

《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一旦依赖于物质,必然会失去纯粹的自我,贪念是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深沟。

桃花仙人唐伯虎曾自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他情愿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也不愿在车马前鞠躬奉承。虽在仅有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依旧可以弹素琴,阅经典,怡然自得。

不能依赖外物,不沉溺于物质。

在庄子看来,人生于天地之间,摆弄金钱,汲汲于名位,实在是无聊。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试图在物质上满足自己,只能不断滑向深渊,难以自拔。

人心是有限的,装得下功名利禄,就装不下志向和抱负。

自古以来,欲望太多的人,多半不能成事。

收敛欲望,懂得简朴,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

人应该做物的主人,而非奴隶。

控制自己的物欲,学会享受精神的富足。

少一些欲望,少一些心机,多一些灵魂的自得其乐。

精神富足,活得舒心

《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在深林里筑巢,林子再大,也不过只能占其中一枝;偃鼠到黄河里饮水,黄河再大,也不过只能灌满自己的肚子。

在庄子的智慧中,不为物所累,是思想精髓之一。

“五色乱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乱耳,能令耳失聪;五味浊口,能令口味败;纵情猎物,能令人心情狂乱;难得财货,能诱人行为不端。”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与之相伴随,我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多,我们总是奉行着加法和乘法,不断地追求更多的物质、更大的利益和权力,不断地索取......

但是,人不是动物。物质只能满足人性,却无法满足他的神性。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是匮乏的,那么即便他拥有非常丰裕的物质生活,也无法幸福,相反,如果这个人精神非常富足,那么即便物质上不很充裕,依然可以怡然自乐、处事不惊。

庄子曾任漆园小吏,衣食无忧。但是里面的官员作威作福,庄子不堪忍受,毅然辞职。他在家里以编草席为生,有时间就和学生朋友一起谈天说地。

生活困窘,但自得其乐。

表面上的鲜衣怒马,不如内心活得潇洒。

毛姆说:

要记得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却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

人之所以有很多不快乐,有嫉妒、不满等情绪,很大的原因是物欲太强,想要的东西太多。

心灵做减法,越放下越富有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逍遥游》中,用瑰丽奇特的意象阐述了这样一则理念:

名利皆为虚浮之事,人生苦短,不应被名利所左右,回归本心,才能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住着破旧的房子,除了日常讲学著书,有时还要靠打渔、打草鞋来维持生计。

但就是这样,他依然视富贵如粪土,一生都保持着极其简单的生活方式。

《庄子·秋水》中,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请庄子做官,他说,我宁愿做一条在泥潭里拖着尾巴的鱼,也不愿做一条在高贵的匣子里供奉的龟,婉拒了楚王。

苏轼被贬谪黄州之后,一度恼怒自己不能“忘却营营”,但是后来,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人间有味是清欢”。

和功名利禄相比,清风明月是天然存在的东西,简单质朴,一钱不花,却是人生最好的享受。

结语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为金钱奔波,匆匆忙忙,没有一点闲暇。

身体可以带着镣铐跳舞,心灵要则插上自由的翅膀。

我们总是问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怎么过,才能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也许庄子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不迷本性。

剔除掉身上不需要的东西,简单生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丰盈,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安宁。由此,心也变得更充盈、满足。

极简生活,才是一个人的高配。与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