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前的武川县东红胜乡,你记得吗?

 wuzhi9 2020-05-22

东红胜乡:乡驻地东红胜村位于县城西北53.3公里处。三百年前,蒙汉各族人民就共同生活在这里。蒙古族为了吉利兴旺,每年聚集在敖包山下,举行祭敖包活动,取名红胜敖包。该乡于1680年放垦。1958年,属二份子人民公社辖,称东红胜管理区。1962年一月份立东红胜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全乡辖六个村民委员会,38个自然村。

东红胜:村。1913年,蒙古族在此游牧,起名敖包。1924年前后,汉族迁此,起名红胜敖包,后为区别同名两村,称东红胜。系乡政府驻地。

西红胜:村。在乡驻地西北0.5公里。1924年,汉族史家、张家、武家来此耕种,起名红胜敖包。为区别同名两村,本村称西红胜。系西红胜村民委员会驻地。

前南泉:村。在乡驻地西4公里。1914年开地建村,村南有一泉水井,故名南泉子,为区别同名两村,冠以"前"字。系南泉子村民委员会驻地。

十大股:村。在乡驻地西南8公里。1922年垦务放地,汉族刘挠师等10户来此耕种,把土地分成十股,故名。系乌日塔可村民委员会驻地。

花牛卜子:村。在乡驻地东南5公里。1662年,花牛子来此耕种居住,因村庄在山洼里,人们叫花牛卜子。系花牛卜子村民委员会驻地。

双玉城:村。在乡驻地东南7.5公里。1780年前后,托县的王家迁此经商种地,以托县古城和此处古城遗址取名双玉城。系双玉城村民委员会驻地。

南苏吉:村。在乡驻地东南10公里。三百年前,此处水草丰美,蒙古族在此游牧,起名苏吉,意为胯骨状地形。1680年,山西定襄李福同来此种地,以方位称南苏吉。系南苏吉村民委员会驻地。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乌兰察布盟分册)》(1988年10月)。1996年1月,武川县由乌兰察布盟划归呼和浩特市。

期盼赐教:我想知道武川县所辖行政村各有多少个自然村,以及自然村的村名来历,欢迎给莲子留言交流。

资料整理: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市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感悟文化,修行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