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与火织就的艺术品,与国家同名,风靡全世界

 夏天的风儿啊 2020-05-22

相信大部分朋友在学到英语china这个词的时候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疑问,那就是为啥英国人管我们叫瓷器国呢?虽然书写上有大小写之分,但无论是说起来还是听起来,完全就没有区别

我们自己管这个东西叫做瓷器,发音上和china的区别很大,另一方面要是从贸易发展的角度来说,那其实叫做丝绸国或者是茶叶国好像更加合适。虽然说瓷器毋庸置疑是我们的重要特产,但对于它的广泛使用,还是在隋以后风靡欧洲更是要到16世纪前后。而丝绸和茶,那可是从汉代开始,就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对外出口占比。

其实关于china的来历,这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答案是先有代表中国的china。关于china是如何和中国画上等号的学术上有三种说法:最主流的是秦朝,china这个发音来源于秦的梵语发音。不过这个说法其实也有些问题,要知道,秦朝在中国的统治时间其实非常的短,它的影响力真的算不上强;韵律学家郑张尚芳就提出了晋国说,他的根据是晋的古音更接近于梵语的发音;第二种是契丹说,是以俄语为代表,曾处于金帐汗国统治下的欧洲国家,称呼契丹的发音类似china

下面来说说瓷器的发展。东汉的时候,中国人终于烧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但那个时候,瓷器仅仅是贵族阶层的奢侈品。即使到了后来的唐代,虽然瓷器迎来了一波大发展,青瓷因此愈发的登峰造极起来,白瓷也已经十分出名,更有了唐三彩这样的彩釉陶器。但是这些好东西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还是有那么一些远。



瓷器的全面普及并且开始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还是从宋代开始的。在很多人眼中,宋代一直被视作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加上那个时候重文轻武,文人雅士多的不得了。这些人挑剔的审美,更是助推了瓷器的发展。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事实上,在宋以前,中国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依然还是以陶器为主,而五大名窑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宣告了瓷器时代的到来。

到了南宋时期,瓷器中心又转移到了南方,在浙江等地区还出现了著名的龙泉窑。出口方面呢,虽然在唐代瓷器就已经经陆路和海陆有了小规模的出口,但是体量上却远远无法和丝绸相比。而到了宋代,愈发成熟的瓷器才逐渐成为了与丝绸并重的中国制造,远销中东和北非。

再后来喜欢白色的蒙古人入主中原,喜欢蓝色的西亚穆斯林也大量涌入元朝谋生。这两种审美偏好又碰撞上了越来越成熟的烧瓷技术,最终使得青花瓷迅速流行起来。后来马可波罗把那些关于遥远东方强盛帝国的五光十色的故事与瓷器一起带进了欧洲人的事业。到了16世纪,随着葡萄牙人的商队,瓷器正式从中国传到了欧洲。精致的花纹,细腻的触感,把欧洲的贵族们都给迷得神魂颠倒。这等精致完美的稀罕物件,逐渐在欧洲圈了一票又一票的铁粉。

17世纪的时候,中国江西的景德镇,出产的一种薄胎瓷。这种瓷器传入欧洲之后,很快就得到了欧洲人的喜爱。当时的欧洲人赞美它,说这种瓷比纸还要薄,比牛奶还要白,比玻璃更加的透亮。瓷器的价格更是进一步的水涨船高。在当时的欧洲可谓是价值连城。到了17世纪末,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和影响力达到了顶峰。当时的欧洲王公贵族们对于瓷器的热衷程度,简直达到了如今无法想象的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