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挺经》:身上有这2个迹象的人,早晚可以成大器

 德阳沐风 2020-05-23

文章作者:琢磨君

《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做人过刚则折,做人过柔也难成事,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刚柔并济”。晚清名臣曾国藩年轻时候也是过于刚强,吃了不少亏,但是他在咸丰八年后悟透了“刚柔互补”的人生道理,于是“变则通,一通百通”。

曾国藩在《挺经-刚柔篇》专门详细阐述了刚柔并济的处世哲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所以说,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刚柔并济!一个人,身上有以下2个迹象,早晚可以成大器!

曾国藩《挺经》:身上有这2个迹象的人,早晚可以成大器

01、外在刚强

外在的刚强,就是表现出的一种倔强之气,是一种不服输、不放弃的奋斗精神。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一个人内在若是缺乏一种刚强的毅力和斗志,则很难在社会上自立自足,就如漂浮物一般随波逐流,难成气候。

就如曾国藩在《挺经-刚柔篇》开篇所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曾国藩的祖父甚至教育子孙时说:“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气!”所以这股精气神从小就植入了曾国藩的思想和灵魂,让他养成了自立自强的品质。

曾国藩《挺经》:身上有这2个迹象的人,早晚可以成大器

寒冷的冬天夜晚,曾国藩背不熟一篇文言文,他就背了一晚上;秀才考试,曾国藩屡败屡战,考了7次才考中;进士考试,曾国藩又是接连考了3次,终于在28岁时考中;咸丰继位后,曾国藩忧国忧民,直言进谏,改革心切,直指咸丰帝的过失,得罪了一大片权贵也在所不惜。

曾国藩人生上半场,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从一个农家子弟逆袭为二品侍郎,都是和他自立自强的奋斗拼搏精神息息相关。正是应了《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活着一天,就要刚强自立、拼搏努力。自强不息的人,早晚可以出人头地!

曾国藩《挺经》:身上有这2个迹象的人,早晚可以成大器

02、内在柔和

一个人光有“刚”的一面还不行,还需要有“柔”的一面,因为过刚则折。比方说,生铁质硬而脆,缺乏韧性,几乎没有塑性;但是在里面加入些许锰、镍、钒等微量元素,由生铁转变成了钢,可塑性很强,强度高、韧性好,等等。

做人刚强,就好比是这“生铁”的本质,骨头要够硬;但是加入柔的元素,则可以让我们思想更加灵活变通,做人做事更加游刃有余。所以说,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刚柔并济,既有刚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

曾国藩《挺经》:身上有这2个迹象的人,早晚可以成大器

曾国藩在咸丰8年之前,做人很刚强,缺乏柔的一面;但是咸丰8年之后,他突然领悟了做人要内在柔和的重要性。他在家书中告诉弟弟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理解的刚和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他解释说:刚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自己,使自己弱变强。柔也并不是卑弱,而是在强的方面表现出谦让而已。

曾国藩《挺经》:身上有这2个迹象的人,早晚可以成大器

比如说,在外办公办事,我们就要刚强一点,勤勉自强;在争名逐利的时候,我们就应当谦退。开创家业时,应当奋发进取;守业安乐时,则应当谦逊平和。出外与人接触应答,应该努力表现,做人做事有原则;但回家与妻儿享受,就要悠闲舒缓,和蔼慈善。

如何做好一个“柔”字功夫呢?曾国藩用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成语来解释——降龙伏虎,阻塞住内心欲望,就是降龙;警戒住内心的愤怒情绪,就是伏虎。

如果一个人能够去除愤懑情绪和多余欲望来休养身体,多存倔强之气来激励志向,那么就会一天比一天进步,自然越来越优秀。

曾国藩《挺经》:身上有这2个迹象的人,早晚可以成大器

结语:

老子《道德经》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可见真正的强者是自我战胜,通过自律把身上缺点变成优秀,而不是以气势胜人的刚愎自用。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弄清楚,不可弄混淆了。骄傲自负不是刚强,目中无人也不是真刚强,这反而还会误事。

什么是真正的强?比如说,自己不习惯早起,就强迫自己天不亮就起身;自己不习惯运动健身,就强制自己没有坚持锻炼一个小时;不习惯读书学习,就强制自己每天抽一个小时看书,等等。

什么是“柔”?就是指该强则强,该柔则柔,做事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圆通不圆滑,外圆内方,该低头就低头,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

综上所述,一个人,身上有这2个迹象——外在刚强(自立自强)、内在柔和(惩忿窒欲),则早晚可以成大器。朋友们,您觉得呢?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