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焦虑”的原因及解法

 美文云中飞 2020-05-23

“老师讲的都没用,不如回家自己学。”

“我担心这次考不好,下次再考吧。”

“我大脑一片空白,胸闷、手脚发抖。”

      ......

如果您听到学生这样说,发现他们心情烦躁不安,消极看待自己、片面评价老师和同学,遇事临阵退缩、前途悲观绝望,身体胸闷气短、学习走神、晚上失眠、食欲不振等,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焦虑”了。

案例:

张某,女,18岁。高三开学不久,她就闹着回家,理由是“班里太乱,老师讲的都没用,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好,在教室里透不过气来,根本没法学习。”。她多次哭着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和老师劝说无效后,只能让她回家学习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学生“焦虑”案例。

下面是我做咨询时,家长“问”,我来“答”的一段对话:

问:“班里太乱,老师讲的都没用”,是真的吗?

答:不是。课间乱一会儿,老师偶尔讲几句废话,是可能的。

问:她感觉“班里太乱,老师讲的都没用”,是真的吗?

答:是。她的感觉是真实的,而且难以忍受。

问:她“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好,在教室里透不过气来”,是假装的吧?

答:不是。她吃不好睡不好、憋得慌,是真的。

问:她不是“根本没法学习”,而是根本就不想学习,对吗?

答:不对,她想好好学,但是做不到。

问:她的性格不够坚强、不努力克服困难,对吧?

答:不对。她一定努力过多次,但肯定都失败了。

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因为焦虑。

一、为什会“焦虑”?

学生为何在“最关键的时刻”,不信心百倍努力拼搏,反而出现“焦虑”呢?

1、压力过大

学生焦虑主要因成绩压力、人际关系、适应困难等问题引起,尤其是临近重要考试、大型比赛等“关键时刻”,他们的压力变大,焦虑随之增加,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有:注意力分散、学习做事低效,无头绪没章法;环境与人际变得敏感,难以适应和接受,心情郁闷憋得要死;失眠厌食与胸闷气短,身体酸软乏力浑身难受。

于是,他们能“躲”就“躲”,能“逃”则“”逃。

2、认知偏差

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学生的认知,他们认为“大”则大,认为“小”则“小”,认为“无”就“”无。认知偏差会导致焦虑,焦虑也能让认知更加跑偏。蝴蝶效应下,学生就越来越痛苦,直到难以忍受。

于是,他们想“坏”就“坏”,怕“啥”来“啥”。

3、亚健康

学生焦虑的生理基础,是身体的亚健康状态,生理即心理。身体状况不佳,就会引起心理的不良反应,产生焦虑,身心本是一体,健康即为相互。身体健康与个人体质、劳累程度、情绪好坏、运动多少、饮食状况等因素有关。学生因忙于学习,不会劳逸结合,缺少运动锻炼,就易出现亚健康状态,由身体状况不佳而引起心理焦虑。

于是,他们越“忙”越“忙”,想“快”难“快”。

二、怎样降低“焦虑”?

焦虑是个好东西,大家害怕考不好,才会好好学,担心做不好,才会好好做;做人做事,如果没有焦虑,也就没了自觉自律,坚持努力。但过犹不及,焦虑过高,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会坏了大事。

那么,怎样降低学生焦虑呢?

1、埋伏知识

学生焦虑,是因为担心担心的根源有两个,一是事发前出乎预料、没有预测;二是事发后不知所措、没有办法。我曾帮一个特别怕狗的人,通过埋伏知识,经过三个回合,就轻松解决了她的难题。

学生为何怕考不好?因为怀疑并确信自己没学好复习好”。那么,我们就从学习过程中事先埋伏”。老师,要在学习复习时,与考试的各种可能经常假设;家长,不要把考试人生胡乱联系。这样。学生就会考前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就不会过于焦虑了。

2、熟练程序

学生焦虑,是由于不能见佛杀佛遇魔杀魔。若能快速搏杀迅速应对,学生就必须做到手疾眼快

能否看到,在于能否想到,它取决于大脑里有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是否能否疾(快),取决于思维与操作的熟练程度。想到与做到的速度,由思维模式的科学性与操作程序的熟练性来决定。思维模式的运用、程序的熟练操作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感觉”。这样,再思考问题时,分析判断就能“感觉对”了;做事学习,操作运用时,就会“感觉行”了。

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设置程序、训练程序,直至程序熟练。这样,他们就具备了应急处置能力,不仅能“想得到”,更能“做得到”。遇事“了然于胸”,做事“得心应手”的学生,稳若泰山的人,自然不会“焦虑”。

3、优化“策略”

学生焦虑,是感觉没有“万全之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学生的视角和方法过于单一,不仅局限了他们的思维,还让他们变得固执、乏力、无奈。

条条大路通罗马,必有最佳路一条。所以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给学生多指几条“路”、多传几种“法”,未雨绸缪很有必要。

总之,我认为困惑大家的学生难题,“答案就在问题中”。所有的难题,都有答案;所有的困境,都有出路。路在哪里?脚能踏到的地方,就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