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老弄堂寻踪#吉祥弄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吉祥弄位于原南市区老城厢露香园路街道,是一条略带L形又十分曲折的小弄堂,东头通松雪街,南头通金家坊,共有门牌号102家,部分较具规模的弄堂与方浜中路相通,在整个老城厢区域内毫不起眼。但究其历史居然发现这是早年被称之谓“金融弄”的一条在上海金融史上有着十分重要地位的弄堂。

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在攻占台湾后开放海禁,允许民船进行沿海南北运输,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4省设立海关。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最初设在连云港云台山,后移至松江,到了1687年移至上海大东门白渡路附近的“关桥”,由于漕运的发达当初的十六铺在老上海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大量的棉花、棉布、丝织品、茶叶、陶瓷、大豆、油料、肉类、粮食、南北货和南洋来的鱼翅、象牙、檀香、鸦片数不胜数的货物一应齐全地在这里汇集发送。由此造就了上海的四大船王以及仓储、物流、钱庄共同繁荣的局面。鸦片战争前上海港贸易额已经达5000万两,从十六铺向南一线的沿江地带更是成了码头以及仓储的世界。新增的道路花衣街、豆市街、盐码头街、蔑竹街、油车码头街、万裕街、公义码头街、竹行码头街、王家码头路、董家渡路以及被誉为金融弄堂的吉祥弄等都与这里的繁荣息息相关。

所以说300年前十六铺地带已经成为上海“以港兴市”的典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吉祥弄这样一条不到一百米的弄堂在当年竟然有九家钱庄,可见那时市场的繁荣程度。

在宣统三年(1911)十月初一(1121) 为筹集军饷,沪军都督府自行组建的中华银行总行就设于南市吉祥弄口,开办当年就开始发行军用钞票并迅即流通。所以至今我们还能在吉祥弄通向方浜中路一侧的吉祥弄15弄弄堂口看到比较壮观的门楼和深宅,这都是当年的金融机构的所在地。

  那么作为一条普通民众居住的弄堂建造历史从哪里开始呢?那就要从当年的宁波镇海人李也亭的发迹史开始说起,当初李也亭闯荡上海时可谓是赤手空拳,在船上做搬运工时发现搞船运可以迅速致富,那时沿江造船商很多,只要付一半定银,保你三个月船就下水。沙船出海向来结队而行,主要是防海盗袭扰。于是,他就加入了老城厢郁家、慈溪董家的北号船队。当然谁也不曾料到,就靠这条船,李家竟后来居上,成了上海滩风流百余载的工商巨子。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几年功夫,他不仅开办了久大沙船号,从一只船发展到了10余艘船,还在十六铺上游处买下一块滩地辟为久大码头。同时用经营沙船的利润与赵立诚合开了“慎余”、“崇余”、“立余”三家钱庄。没料想正当他在举办60大寿准备进一步踌躇满志大展宏图时,他的沙船队却在海上遭遇数十年未遇的飓风.大半沙船倾覆了,一并罹难的郁森盛号沙船队则更惨,据说共有数十条船被大海吞没。如此晴天霹雳的消息让李也亭从此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家人和管事齐集榻前,他将沙船号事托付于大侄儿李听涛,吩咐众人:“日后凡属行中事,全归听涛调度。”

  李听涛接手家业后一直兢兢业业,直至60岁时也开始物色家族的接班人,本着上辈“不论子侄只以能者为劳”的祖训。于是他也决定传侄不传子,将大权交给濂水房的次子詠裳。

由于李也亭的发迹,李氏子侄从那一辈起,基本都不在乡间居住,多数在上海、北京读书进学。虽读的仍是四书五经,而西方的声光电化,民约人权等也渐耳儒目染。詠裳自幼随父长在京城,眼界见识更是开阔。17岁回上海在家中钱庄学生意,循规蹈矩,没有丝毫纨绔习气,深为老经理们所赞许。后又随伯父结识了不少商界名流。30岁上,李听涛便将久大沙船号经理一职委托给他。实际此时的沙船号,真能撑住场面的倒是码头。久大码头这时分外兴旺。大达、宁虞等公司商轮均租此落脚,后来虞洽卿办宁绍公司也借用过久大码头。李詠裳便以码头为基业,组织了镇康新记公司,在油车码头附近的祖地上建造了吉祥弄。这是李家投资房地产之始,当年的李詠裳就住弄内2号,公司也设在那里(注1)。由于松雪街东侧的所有老建筑都已经拆除,所以李家老屋也无从寻找。

这就是吉祥弄的由来。从吉祥弄的建筑风格来看,大部分是以早期石库门建筑形式,但是建筑的体量有大有小,那些大型的院落显然就是当初为了整个家族的居住和服务于公司运转的方便。在弄内的墙角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私产划分的界石,说明弄内的地产也是由各方私自拥有。因为这里是上海最早期的石库门建筑,所以这里基本上都是二层楼砖木结构,山墙很高大,厚重的墙体,天井以及厅堂厢房还维持江南民居的风格,同时又受到了华界以外的建筑思潮的影响,在石库门头和窗饰上添加了西方装饰主义的色彩。

历史翻到2012年这一页,这个区域开始列入旧区改造行列之中,530日开始出布告进入露香园路地块旧城区改建房屋征收程序,由于老建筑年久失修,各项功能都无法承受现代人的需求,居民们盼动迁的愿望一旦出现机会,便迅速达成协议,至此三个月后的吉祥弄靠近松雪街北侧的15弄单号几家门户已是人去楼空,于是这一片承载了近三百年历史底蕴的老弄堂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小港李氏家族百年繁华录》原文连载于《上海滩》1999年第789期)

 本人参与撰写的《上海城市记忆丛书》中的《上海老弄堂寻踪》一书已经由同济出版社出版发行,朋友们可以通过该出版社的微店、天猫上的商铺、京东、当当网等渠道购买,如果需要签名本(书价68元,此处签名本60元),则可以给我留言,并发送你的通信地址,支付可以通过赞赏的方式(如果是苹果手机可以扫码支付,并通知我哪一笔是你的),我会及时通过快递及时发送。而目前公众号上的内容是正在筹划下一本专辑《老寿带你弄堂游》的口袋书,因此内容将有所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