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kslztqs 2020-05-23
原创 TESTV官方频道 2020-05-22 10:12:58

这是富士X-Pro3,一眼看见,就能感受到它和其他相机不同的地方

转盘,转盘,提起来还是转盘

刻度,刻度,转起来还是刻度

再搭配上这个独特的混合旁轴取景器,X-Pro3给人的印象就是:

复古的外形,有历史沉淀

老派的操作,有操作乐趣

一个对摄影讲究情怀和感觉的人,或多或少都对富士X-pro3有些喜爱

即使是一个对摄影不了解的人,看见富士X_Pro3的造型也会拿起来盘两下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相机,我很在意的是能随时拿出来用,而不是真的摆在家里当装饰

富士X-Pro3的机身不大,可以让你时时刻刻带着它。

出门把它放进包里,有了创作欲望就把它拿在手上。

灵感来了,抬起手就可以完成拍摄。

X-Pro3拍照时的感觉,就俩字“有!瘾!”。

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旁轴相机,的确会有一些陌生感。这些陌生感来自于当下很少见的相机造型,也来自于古老的取景方式,更来自于对摄影历史的不了解。

但是这些陌生感恰恰让我对旁轴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旁轴是什么呢?

旁轴是一种取景方式。

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你的视线,和相机CMOS的视线,是两条不同的光路,因此形成了视线上的差异。这样的独特构造会有这样的问题:

首先,如果你上的是一些非饼干镜头,那很大概率你会在取景器里看到你的镜头。但广角头还好,可要是长焦,就会遮挡住你很大一部分视野,有时还会误以为自己在开坦克呢。

另外,你在这个取景器里拍到的画面,照片并非和取景器里一模一样。第一,在这个取景框里,透视是固定的,你以为拍下来是这样的,其实你拍出来是这样的,偶尔还可能会意外收获一张大长腿。你以为你把这个画面拍完整了,其实你拍下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取景器画面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实际拍摄画面

虽然旁轴在现在看来是个老旧的技术,拍出来的还和我看到的不一样。但在我看来,它依然有不可取代的地方。

旁轴并非是我视线的延伸,而是我观察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它不需要把我看到的,用最真实的方式展示给我。我希望我想拍的画面,在它独特的构造下给我一些不一样。恰恰是这样的所见非所得才让我觉得旁轴如此有魅力。我甚至希望富士相机可以关掉这些白色的框,让我尽情的去享受旁轴的视差,旁轴的透视,旁轴观察生活的乐趣

另外,看到富士X-Pro3的外表,觉得它只是个花拳绣腿的相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X-Pro3看起来温文尔雅,实则雷霆万钧。

澎湃的拍照性能,让它在参数方面也毫不逊色于市面上的大部分微单

当你把对焦方式设置为连续对焦,对焦范围改为广域对焦,你哪怕是拍摄一匹脱缰的野马也不再话下,对焦速度也非常的快,几乎每张照片都精准合焦。你再听听这个连拍速度,相机的主人听着就心疼啊。

富士X-pro3的光圈、快门、ISO全都由段落感明显的转盘设置,清脆的哒哒声,转动起来十分有仪式感,让操控党十分满足。

而这样的设计,即便在关机状态下,曝光三要素也一目了然。

扫街时遇到自己想拍的画面,只要调整好参数,打开相机,按下快门,拍完就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会打扰到被拍摄的对象,对于有扫街恐惧症的人来说也更隐蔽。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一直以来,富士的胶片模拟,都是富士引以为傲的东西。而这次富士X-pro3新增的胶片滤镜:Classic Negative ——经典负片,深受我的喜爱。原因非常简单,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对比色调,以及对比度较高的照片。恰巧经典负片模拟适当地提升了对比度,并且为高光染上了橙色,阴影中增加了一些青色。扫街时使用它,不用回看照片,他们只会比你在取景器里看到的漂亮。

另外,这个滤镜会把绿色变得青翠墨绿。红色也不会溢出,红色色系的颜色也层次分明。

当然,这个滤镜也不像万能的酱一样万能。特别是在光比,比较大的环境中拍摄人像,最好就不要使用这个滤镜,本身对比度就很高,胶片模拟再给你再加上一些对比度,就会让人更黑。

在这种环境下,我十分推荐你使用Classic Chrome——经典正片。这个滤镜的魔力在于能把照片的整个氛围变得小清新。对比度、饱和度适当降低,肤色更白润,十分适合一些甜美清纯的照片。

富士的色彩为什么那么毒,为什么让那么多人看到它的成片就大呼“腹肌南波湾”。我觉得富士优质的胶片模拟,配合上出色的拍照性能,让每一次成片都近乎最佳观感呈现在你眼前,一次次让你产生“我靠,我TM就是最牛摄影师”的错觉。

这种错觉会让人上瘾,以至于,我有了x-pro3,无论拍摄题材大小,还是严肃轻松,我都愿意拿着它,而不是手机或者大一点的微单。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如果说上面那些东西都是一个固件就可以从X-Pro2上搞定的,那么这个全新的翻折屏就得好好聊聊了。它是一个不让我轻易打开的屏幕,或许富士根本就不想给我一个屏幕,只是害怕我没得选。不过你看,这个旁轴里面查看照片也不是不可以。

诶对啊,这个感觉不就是拍胶片的感觉吗,一组36张照片拍完,然后再去洗出胶卷回看。每一张照片都是我自己的经典之作。我是说拿着富士X-Pro3拍照怎么这么有情怀呢。这个屏幕,设计得妙啊!腹肌!


X-T4延续了富士一贯的复古外观。是的,这漂亮的皮囊,很容易会让人忽略他强大的内在实力。X-T4在诸多方面的改进让他的综合实力比起X-T3更上一层楼。

X-T4机身比X-T3重了70g,手柄更加突出,只是对于男生来说,这样的手柄还是太小了,感知不明显。而真正明显的是变大的电池,带来的续航上的提升。像我们拍摄值不值得买正片,一块电池能支撑半天的拍摄。不过续航再强,也用完的时候呀。富士官方配了两块电池和一个PD的快充。

不然,当你两块电池都用完了之后,就只能搞这种骚操作了。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X-T4 取消了3.5mm的的耳机接口,给了Type-C转3.5mm的转接线。问题虽然不大,但出门始终是多带了一个东西。如果转接线丢了,或者到了拍摄场地发现忘了带转接线也是够你喝一壶的。当然,如果你刚好要买官方的增能手柄,就没有这个担忧了,因为手柄上是带有3,5mm的耳机接口的。

作为一个X-T3的用户,以前我们出去拍节目都有点抖。而现在,我终于可以和大家一样了。X-T4上加入了机身防抖功能,再配合富士的镜头防抖,可以说是比较稳了。除此之外,富士还提供了电子防抖,不过伴随着画面裁切。而这个被单列出来的稳定增能,一般的横移和跟拍时,不要开启,因为你会发现开了之后更抖。简单说就是相机要移动,就别打开它。手持静态拍摄,也就是相机不动时可以打开。不过我相机都不动了,稳定的意义也不大了,除非是抓过麻雀的手。

春节期间一个人在家做节目,又要拍又要演,X-T3那个屏幕快要逼死我了。所以你能想象我在看到X-T4这块翻转屏时的欢呼雀跃了吧。X-T4采用了GH5一样的侧翻屏,这样不会被机载麦克风遮挡。不过,高兴之后很快被打脸就是我们的日常。当我插上麦克风的时候,侧翻开的屏幕不能直接向下转,被挡住了。你得往回转一定的角度,再往下折。本来我觉得这样也没有多麻烦。但当我插上这个用Type-C口转出来的监听耳机时,我懵了。这限位,我脑海里瞬间出现了当年驾考时被侧方位停车支配的焦虑。特别是像我们这种拍摄,要不断变换角度,我真怕自己哪天手速一快把它掰下来了。不过这块侧翻屏也妙在它的角度很自由,朝里扣,可以很好地保护住屏幕。向外扣,他依然是和X-T3一样的漂亮小火鸡,给我等X-T3老用户保留了一点念想。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富士的菜单系统我本就喜欢,而X-T4身上又做了很好的改进。X-T4对视频和拍照菜单做了分离,通过这个拨轮可以快速切换视频和拍照模式。在视频模式下,关于拍照的菜单选项就会隐藏起来。这样目标更明确,设置起来更快捷、省心。除此之外,X-T4提供了一个视频优化控制的选项在屏幕上,通过它可以无声地设置一些常用参数。不过我不太习惯用它,因为一下一下滑太慢,整条很快的滑又容易点不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视频优化控制选项拥有最高优先级,一旦他打开,这些旋钮拨盘就失效了。所以我还是选择不用它。

X-T4采用了X-T3同款的CMOS,按道理成像素质差不多,不过固件大厂有的是办法。X-T4能在4K,60帧,进行人脸识别了;1080p,能到240帧。如果你拍摄24帧的话可以进行10倍速的放慢。

和X-T3一样,X-T4抓焦很快,几乎是镜头刚一到位,焦点立马就能对上。不过X-T4的对焦策略就很迷了,在拍照上的4种对焦范围选项到视频这儿只剩下两个,要么多重要么区域,而这个区域对焦的框框最大也就这样了。镜头在两个物体间环移,你需要保证移过来后的物体也在这个框框里,但这样往往已经不是我想要的构图了。而这种情况下,用多重对焦,机器根本不知道该对谁。当然也有解决办法,就是一边移动一边点屏幕进行对焦,不过这样肯定会影响握持相机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我们在拍摄时机身也会发热。但也许因为我们没有进行采访类的连续的长时间拍摄,所以还没有遇到过死机的情况。

X-T4甚至拥有比X-Pro3更出色的拍照能力。15张每秒的机械快门连拍,30张每秒的电子快门连拍。X-T4拥有目前富士相机最全的胶片模拟,X-Pro3同款的Classic Neg,还独有一款新的Eterna Bleach Bypass滤镜。这款胶片模拟在Eterna影院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饱和度,强调了暗部,厚重的感觉,非常具有电影感。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这两台相机,就像不同性格的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却在出门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

X-pro3,从他采用旁轴起,毫无疑问的,它就偏向了拍照。富士的X-pro3从它偏执的屏幕设计,到复古机械的操作,都在向过去靠拢,又在经典的外表下塞入了强劲的数码“芯”。如果说你是一个对摄影有追求的人,而且对机械复古的旁轴感兴趣,你可以考虑它,但最好不要让它作为你的第一台相机。结合,X-Pro3单机身12790元的价格,你愿意为这个情怀和拍照性能买单,那这是一台能够让你满意的相机。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如果说X-Pro3转向了拍照,那X-T4则毫无疑问是转向了视频。单机身11790元的价格,比X-pro3还要便宜1000。但它可要实在很多,除了拍照依然强大之外,更多的功能提升集中在视频上。它的视频性能可以说在目前的微单里都是相当优秀了。对于个人视频创作者,小型工作室,微电影拍摄者,它完全能胜任工作上的拍摄。在X-T2和X-T3的时代,虽然很多人不吝赞美之词,但他们离真正的工作用机还有一段距离。而今天的X-T4,则真正成为了你视频创作时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TESTV给出X-Pro3 剁手刀:7刀

TESTV给出X-T4 剁手刀:8刀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当富士X-T4遇上X-Pro3「值不值得买第43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