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太祖诸子之三晋王朱棡

 江湖无岁 2020-05-23

朱棡是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和两个哥哥一样他的母亲也是马皇后。朱棡生在元朝至正十八年,比大哥小三岁,比二哥小两岁。

朱棡从小就长得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豪气十足,聪明多智。朱元璋对三儿子很是看中,希望他文武兼备,将来为朱家的天下建功立业。为此朱元璋特意让大儒宋濂传授朱棡经史文法;让书法家杜环教授朱棡书法。同时还命朱棡练习武功,骑马打仗,专研兵法。在父亲的教导下朱棡逐渐的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

朱棡出生于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成长在血雨腥风的沙场之上,从小就耳濡目染战场上的杀戮,使其养成了残暴的性格。成年后的朱棡自恃清高,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无视法纪、恣意妄为,在南京父亲眼皮底下就敢胡作非为。

洪武三年,朱棡被父亲封为晋王,封地为太原,成为明朝九大塞王之一,但是由于年龄太小,一直到未就藩,而是让他的岳父给他去修府邸。到了洪武十一年,朱棡年满二十,府邸已经完成,才正式被父亲派往封地。

朱元璋本来就喜欢这个儿子,山西不像江南,饮食习惯不同,他怕朱棡因为不习惯吃不下饭,特意将跟随在自己身边二十多年的厨子徐兴祖派到了儿子身边,希望儿子在就藩途中吃的顺口。不知道是徐兴祖饭做的不好吃,还是朱棡厌烦徐兴祖,总之他暴打了徐兴祖一顿。

这件事很快就被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马上训斥朱棡:我平定天下,不管什么人犯错都一一处罚,从来不姑息属下,但是惟独二十三年来不敢责备厨师徐兴祖,结怨不在大小,你要明白。

朱元璋为一个厨子出头训斥自己的儿子,绝不是认为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是担心儿子被厨师所害,告诫他要小心。朱棡接到父亲的旨意吓得魂飞魄散,果然老实了一些日子。

到了太原朱棡被父亲赐予了“出塞征战,筑城屯田,非大事可以不奏而行”的特权。大权在握的朱棡自认为“天高皇帝远”没有了父亲管束犹如脱缰野马,肆意横行。

朱棡不但对于胆敢冒犯违抗他的人,他毫不手软,视国法军纪为无物,动辄就是来个“五马分尸”,一时间太原被他杀得人不计其数,而且越杀人越上瘾,就连平时对他恭恭敬敬没有过错的人,只要看着不顺眼,马上就要酷刑折磨,至于平时的打骂、欺压百姓等等更是数不胜数。一时间朱棡成了活阎罗,他的属下官员一提起他,噤若寒蝉,不寒而栗。

或许是朱棡如此残暴导致众多人的不满,很快就有人上奏朱元璋说朱棡要谋反,说的有凭有据,说朱棡把兵都藏在了五台山中,并且在山涧中打造兵器。

朱元璋看到后大怒,自己的二儿子刚刚犯事被自己抓了起来,没想到三儿子居然要造反,他那个气啊,他下令废掉朱棡,抓回南京知罪。朱标对弟弟一直关爱有加,知道这件事后,忙劝父亲,举报不实,查实后治罪也不迟。在儿子的劝说下,朱元璋消了气,于是他借让朱标巡西安的名义把朱棡给带回来。

朱标到了太原,受到了弟弟的热烈欢迎。朱标考虑朱棡的实力强大,如果抓了他可能会激起其部下造反,于是邀请朱棡陪自己出行。朱棡没想那么多,虽然他对部下残暴,但是对大哥感情很深,十多年没见大哥了,甚是想念,能多待会就多待会,就一直走了十多天,离开了山西,到了河南。这个时候朱标才告诉他,有人告他谋反,自己是奉父命带他回京。朱棡听了,顿时魂飞魄散,他就是喜欢杀人,但是绝不敢造反,这要是回到南京依着父亲的脾气还不得把自己千刀万剐。

一回到南京,盛怒之下的朱元璋马上将他废为庶人,然后开始调查他的谋反事实。

在被调查期间,面临死亡威胁的朱棡每天吓得号泣不止。可是查到最后他造反的事也没查出个造反的证据来,倒是平时违法的事一大堆,对朱元璋来说儿子只要不谋反还是可以挽救的,再加上朱标不停的为弟弟说情,最后朱元璋原谅了他,恢复了他的晋王王爵。

或许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缘故,朱棡终于明白了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是多么混蛋,生命是多么宝贵,因此回到太原后,昔日那个人见人怕的活阎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恭敬谨慎的人,而且对待自己的下属也彬彬有礼。

朱元璋对儿子的改邪归正很高兴,不但没有记恨他之前的谋反嫌疑,而且继续把镇边大权交给他,朱棡全权负责北方的筑城劳军,检阅军队,开战屯田等一切事务。

然而当年的南京那种恐惧还是深深的注入了他的脑海了,那种死到临头的感觉让他惶惶不可终日,特别是他的岳父永平侯谢成在洪武二十七年被牵连灭族,更让朱棡心惊胆战。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恐惧中,心理上的压力巨大,朱棡的身体逐渐的不行了。洪武三十一年正值壮年才四十岁的朱棡死去了,朱元璋接到儿子的死很伤心,此刻他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他十分痛惜自己这个儿子的死,几个月后,朱元璋也去世了。

明太祖诸子之三晋王朱棡

后人

朱元璋给三儿子定的辈分是“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朱棡后人之后生活在山西,晋王爵位一共传承了十五位,以及二十四位郡王和数不清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朱棡的后人也出过多次过继承袭,甚至其中六位晋王是追封。除了无子这个原因外就是晋王府出现了内乱和长寿之王。

朱棡死后,嫡子朱济熺承袭王位。但是朱济熺的弟弟朱济熿阴谋夺位,于是对朱济熺进行诬陷。朱棣没有查明就下令废掉朱济熺的王位,改让朱济熿承袭王位,朱济熺被命看守父亲的坟墓。后来真相大白,但是仁宗没有恢复他的爵位,极有可能是仁宗在位时间短没有来得及改封,因为仁宗身为长子也时刻受到弟弟朱高煦的威胁,几次都差点被废太子,而朱济熺和他同命相怜,不可能不恢复爵位。宣德二年,朱济熿勾结朱高煦谋反,被宣宗革爵,同样也没有恢复朱济熺的爵位,宣宗可能是厌恶晋王一系勾结朱高煦故意不给朱济熺复爵,这样晋王爵位空缺了八年,直到宣宗和朱济熺先后去世,他的儿子朱美圭才继承爵位。

后来朱美圭的儿子朱锺铉继承王位,一直在位六十年,将儿子和孙子都给熬死了,最后传给了曾孙朱知烊。

明朝末年,在位的晋王是朱审煊,同末代秦王朱存枢一样,也被李自成攻破太原俘虏,后带到北京,李自成败走后,投降清朝,据说在顺治五年被杀。

不过在山西南部仍有不少朱棡的后裔延续之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