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66-80(2010—2019)

 老刘tdrhg 2020-05-23

66.(2013·安徽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细心斟酌文句,确立重点,破解关键词,是理解句意的关键。把握关键词“存在”“没有”,把握解读句子的信息区间,再根据同义互解句、相邻句等,搜索与本句含意相关的信息。关键语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即可判断。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A.根据原文可知,“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与“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不构成推导关系。C.根据原文“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可知,伦理准则追溯的不是“伦理公理”,而是“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D,根据原文“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可以判断“有本质差别”是错误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

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原文“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可知,“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系夸大其词。

67.(2013·福建卷·T10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①,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 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就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是不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鹜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①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文章第一段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但后面四段都强调人在时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等句子可做参考。

2.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答案】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这句话在第三段段首,是一个判断句,“趋时”“天性”是关键词语,这些特征引导我们在本段内寻求对这句话的阐释,后文中“顺变”“从众”“压力”等关键词能帮助我们找出线索。

3.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分)

答:

【答案】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③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如下:

   

关键词

处理方式

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选择

同类合并、

异义独立

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现实、选择

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

高傲

保持、高傲

同类合并

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失落、自我、

左右

68.(2013·浙江卷·T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

1.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答案】D

【解析】“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说法不妥,原文说的是“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意在说明传统建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在变化。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尤其对句中关键词的把握,选项D就是把“传统建筑”与“古典柱式建筑”两个概念混淆了。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枯竭的论断。

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

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重新使用。

【答案】C

【解析】原文是“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C项少了“许多”这一修饰限制条件,并且传统建筑产生危机的原因众多,也并非全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A项是对第三段“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的概括;B项是对第三段“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的概括;D项是对第四段“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和“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的概括。

3.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3分)

答:

【答案】①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②这是文化的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由第一段“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可概括出“传统建筑自身是有生命力的”;由最后一段“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可得出原因之二是“文化的选择”。

69.(2013·湖南卷·T12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会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贸易,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贸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

1.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       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       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分)

【答案】喜欢烈酒 以酒治人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文章第二段第一句话说“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这是本段的中心句,原因就是“喜欢烈酒”。第三、四段说明殖民者如何充分利用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第四段“以酒治人”正可以概括这一方式。

2.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

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D项既形象有文采,又能概括全文的内容。A项没有涉及“殖民主义”这个内容。B项也没有涉及本文的主要内容“殖民主义”。C项偏离了主旨。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推断能力。A项原文中说“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选项中把推测当成事实了,所以不对。B项“精华与糟粕并存”,属无中生有。C项文中传教士批评的对象是法国毛皮商,不包括法国军队。

70.(2013·北京卷·T14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是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他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是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冲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14.根据文意,下列说话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3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答案】C

【解析】原文“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A),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B)。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C)。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膀,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D)。”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 昆虫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滤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答案】BE

【解析】A目前,多数昆虫文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B……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翅膀,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

C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在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的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E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者家族,……: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后半句无中生有。

16.  根据本文和下列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有哪些不同(5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天,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答案】(1)苍蝇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速度高得惊人,而鹏鸟翱翔时翅膀像固定的机翼。

(2)苍蝇飞行时翅膀划八字,在空气中制造可控的涡流以产生升力;鹏鸟翱翔则需要借助上升气流。

(3)苍蝇飞行时能产生非常大的推力,因而可以急转弯;而鹏鸟无法做到,而是先升空,“然后南图”。

【解析】答案表述不唯一,只要能概括清楚三个段落的大意即可。注意不要超出字数。

 71.(2013·天津卷·T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A,“精通现代媒体技术”并非“微博粉丝”的共性,属无中生有,“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并非“微博粉丝”的企图,与原文不符;B,“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并非“微博粉丝”的目的,文中也未提及,“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并非“微博粉丝”的主观意愿,与原文表述有出入;D,“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的并非“微博粉丝”,而是“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B,“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的不是传统“粉丝”,而是“微博粉丝”借助“微博”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所得的收获。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D,“微博粉丝”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助“微博”的形式获取信息或通过取得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而在与明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上,两种“粉丝”则没有多大区别。

72.(2013·江西卷·T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病毒

病毒不同于其它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进入细胞后,灾难就来了。

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蛋白质外衣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实际上这并不容易。病毒外衣的表面必须刚好依附在细胞膜的“接收器”的位置。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明显的例外,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

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当病毒进入细胞,它就开始回复成它自己了。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

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和RNA。DNA构成基因组合。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DNA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DNA是怎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呢?它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

RNA是干什么的呢?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它将信息从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DNA像模板一样造出正确的RNA,RNA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

病毒要么有DNA,要么有RNA,但不会两样都有。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基因物质。

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与正常分子成分惊人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它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实际上,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病毒和细胞就共同存在,共同进化。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

病毒有修复4 000种人类混乱基因的特殊能力。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这是修复这些细胞最好的方法。这种基因疗法还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

(选自《在岩石上漂浮》,有删改)

1.下列关于“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没有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

B.所有的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这层蛋白质外衣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

C.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

D.病毒和细胞共同存在,共同进化。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危害性就越小;而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述类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A,“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错,原文有一个限定语“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属于歪曲原文;B,以偏概全,原文讲“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因此,并不全是“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C,“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错,原文是“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属偷换概念。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旦病毒依附上了细胞,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法就是,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B.DNA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DNA就是这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

C.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而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是基因物质。

D.病毒强迫细胞制造更多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惊人的相似性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述类文本内容的理解。A,丢了“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这个条件,“有脂肪包膜的病毒”是这种方法进入细胞,而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是这种方法。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B.病毒作为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

C.狂犬病和感冒病毒能感染的范围极广,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

D.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的基因疗法,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

【答案】D

【解析】A,原文倒数第三段“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前面有定语“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说明作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而并非事实;B,“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错,原文讲“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并不是“一旦……就……”;C,“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原文中并非讲此内容,属无中生有。

73.(2013·湖北卷·T6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正确理解文中句子意思的能力。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与第一段内容相符

正确

B

句子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看原文第二段“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错误

C

句子有些内容是无中生有。“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原文没有提到,第三段原文是“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错误

D

句子“于是”后面的内容,并不是前文引起的。见原文第四段“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和第三段“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错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句子的严谨度不够,漏掉了很重要的修饰语关键词。根据第五段,生活在乡土社会中,并非“没有隔阂”,而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获得的也不是“从心所欲”的自由,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错误

B

强加因果。“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在原文中不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

错误

C

与原文第六段内容意思相同

正确

D

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中的“远胜于”三个字,在原文中没有体现出来

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全面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这句话概括得比较牵强,原文第七段中说“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74.(2013·四川卷·T5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容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1.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从原文第一段中“他(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可知A项符合原文意思。B,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中“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和第三段首句“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可推知“吴门四家”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从原文第三段“(陈淳)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可知C项符合原文意思。从第三段中“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可知D项符合原文意思。

2.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入画,或使用新材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第一段中“他(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有出自北宋……,有笔墨……,还有……吕纪”和第三段中“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徐渭)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容民间画师的优点”可知A项符合原文意思。从第二段中“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和第三段中“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可知B项符合原文意思。C,张冠李戴。第三段“在其(徐渭)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中“个性”指画作,而非画家。D,综合第三段陈淳和徐渭的事迹,表述正确。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

B.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而不失法度。

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偷换概念。从第一段“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可知有突破。B,强加因果。从第二段“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可推断出成就主要是吸收的结果。C,张冠李戴。从第三段“他(陈淳)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可知技法是陈淳的而非文徵明的。D,参见第三段“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可知本项符合原文意思。

75.(2013·重庆卷·T57)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的,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

(有删节)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的一项是(3分) (  )

A.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压岁钱水涨船高,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

B.随着通讯的现代化,过节时大家已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进行“隔空对话”。

C.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

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的要求,界定文中相应信息区域是第一段,可以在这一段中找到ABC项中的相应内容,D项出现在第三段,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

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

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题干界定文中相应信息区域是第二段,“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对比分析后,正确答案为CA,“空洞化”不是原因,BD不是真正的原因。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5分)

答:

【答案】(1)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正日渐式微,所以需要保护和传承。

(2)①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教育、宣传活动。

②在传统节日开展新的民俗活动,以增加其新的文化内涵。

③联系现实生活(如要吃年夜饭、守岁、相互拜年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以及探究能力。第一问可以在第四段的开头找到答案,整合即可。第二问的探究也应该联系文本,要从传统节日日益淡化的原因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并联系现实生活综合作答。

76.(2012·新课标全国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错在偷换概念,原文表述“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不是“修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B,错在强加因果,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为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不是他们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一是“使用简单方便”与原文“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的语意不符;另外由于前面的原因是假设性的“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因而“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这一结果就不是一个必然结果,D项表述成了一个必然结果,不恰当。

77.(2012·辽宁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己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于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

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化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严重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1)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B.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C.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

D.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本中的概念,我们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环境”和“资源”的概念的阐释主要在第一段。要求考生仔细阅读第一段,然后逐项与原文进行比对,由“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可知C项中对资源和环境外延的比较是正确的,但是说“只有改变……”就与原文不符了,因为文中说“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

B.利居,仍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

C.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

D.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对文本指定语段内容的理解分析。题干已经帮助考生锁定了第二段,所以考生只要对第二段进行仔细阅读,然后逐项比对即可。A项是对“家”这一概念的理解分析,由文本第二段可知,“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表述正确,但“宜居、利居、乐居”是居住的三个层级,而不是三个方面。其中“宜居”是城市功能各层次的基础,而不是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的基础。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B.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

C.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化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

D.“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既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D项是对“审美的环境保护”的理解分析,由文本第三段可知,对“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的理解,和与“真”的保护关系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由此推断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就是对文本的误解。因为文本中说“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意思是说治理污染仍然是首先要考虑的事,而非“人工美”。

78.(2012·山东卷·T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根据文中信息“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可知“发源于上古时期”的说法过于绝对;C,西汉时广泛流行的是博累棋,“东汉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受到”;D,“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为“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根据原文信息“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抓住关键词“并”,可知“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与“必备的艺技”为并列关系,选项用“后”“就”将两者连接,曲解文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根据原文信息,“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博累棋自春秋至西汉“流行甚广”,东汉中期后围棋方广泛流行;C,根据文中信息“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曲解文意;D,根据文中信息“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可知“国艺价值观”是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必要条件,“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曲解文意。

79.(2012·广东卷·T12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ellectual Responsibili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由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

(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

B.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

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

D.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

E.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

【答案】BD

【解析】A项,据原文第一段,“负起知识的责任”与“养成道德的勇气”均为“建立新的人生观”的前提条件,而并非是后者的目的。C项,绝对化表述错误,原文是“负责的表现”,并非“就是负责”;E项,是为了说明“对负责的思想负责”,根据当段中心句可知。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

A.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

B.从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

C.某科学家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

D.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子。

【答案】A

【解析】B项,因果关系不当。C项,文中说的是“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如果科学家没有这样做,就不能说其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D项,“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是成为知识分子的有利条件,但不能说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子。

(3)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个“负责”:经过了事实的检验与逻辑的论证。

第二个“负责”:对真理的扩充、推动(捍卫)。(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根据题目关键词回溯原文,找到答题区域在第四段以及第五段。

(4)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实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袁隆平研究出水稻育种新技术,为社会提供了“负责的思想”。

②他努力推广科研成果,做到了文中所说的“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

③他立志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为“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

80.(2012·江苏卷·T15~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笑的价值

[英]伍尔芙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

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

(杨静远译,有删改)

(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文章题为“笑的价值”,这也是文章的主题,通过对第一至三段内容的概括,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第三段在论述时主要分三个层次。首先讲要做到能嘲笑一个人,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讲“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最后讲“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对此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本句讲的是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是因为我们总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结合文意可知作者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而这正好从反面论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

文章转自: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