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法 |《诸葛亮兵书》便宜十六策·治国(1)

 三忘一空 2020-05-23

武宗的愿景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使命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道,包括易学、中医、兵法、儒释道之学等普世的民族文化。武有大小,大者卫国,小者卫民。武学不仅是大道、哲学,训练人的智、信、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的身心健康和质量,更是术学,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便宜十六策·治国(1) 来自武宗 07:13

一、治国

【原  文】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1)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故人君举措应天,若北辰(2)为之主,台辅(3)为之臣佐,列宿(4)为之官属,众星为之人民也。是以北辰不可变改,台辅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错缪,此天之象也。故立台榭(5)以观天文,郊祀(6)、逆气(7)以配神灵,所以务天之本也;耕农、社稷、山林、川泽,祀祠祈福,所以务地之本也;庠序(8)之礼,八佾(9)之乐,明堂(10)辟雍(11),高墙宗庙(12),所以务人之本也。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则有逆气,地失其常,则有枯败,人失其常,则有患害。《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引之谓也。

【注  释】

(1)倡始:开始、开端。

(2)北辰:北极星。

(3)台辅:宰相。

(4)列宿:众星宿,即二十八星宿。

(5)台榭:高台。

(6)郊祀:古时以天为父,以地为母,而在郊外举行祭祀皇天与后土的仪式,即为郊祀。

(7)逆气:避免不祥的气象。

(8)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

(9)八佾:古代天子专用的舞乐。

(10)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11)辟雍:周王专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

(12)宗庙:祭祀祖先所设的祖宗庙。

【译  文】

治理国家的原则,就像管理家庭一样。治家务必确立好最根本的原则,只要根本确立了,其他枝末细节自会顺利发展。“本”是事物的起源,“末”则是与本相互呼应的事物。万物的起始,就是天地;与之相呼应的,就是万物。世界上一切事物,没有天就不会产生,没有地就不会生长,没有人就不会取得成功。因此君主的举措应顺应天理,就好像天空是以北极星为中心一样,大臣辅佐君主就像三个辅星排列在北极星旁,一般官吏就像天空中其他的星辰,而繁星就像百姓。所以北极星的位置不能变动,三个辅星的排列也不能没有法度,众星在天宇的位置也不能杂乱无章,这是天象。因此,建造高台以观天象的征兆,在郊外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以达到和神灵相遇,这就是致力于上天的根本事业。来自“武宗”公众号·耕田种地,祭祀地谷之神,在山林、川泽建立祠庙以祈求福祚,这是致力于大地的根本事业。在庠序中学习礼仪,建立八佾乐舞,开设明堂讲授治国的理论,修造宫墙宗庙,祭祀列祖列宗,这是致力于人的根本事业。故所谓“本”,就是永远不变的法度。法度的要旨在于切合所需,一如圆凿不能用方枘来相配,铅刀不能砍伐树木,所以使用不适当的工具或不正确的方法就无法成就大业。天的规律一反常态,就会产生不祥的征兆;大地的规律出现紊乱,万物就会枯败;人伦失去常理,就必然产生祸乱。因此,经书云:“如果不是古代贤王的礼法道统,我不能妄加遵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  得】

对国家而言,所谓“本”就是清明的政治、严明的法度、完整的礼仪,重视并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百姓自然就能安居乐业,而民富国强。与此同时,诸葛亮还要求国家的各个部门要各行其职、有序有法。诸葛亮一生为恢复汉室江山鞠躬尽瘁,在他精心治理下的蜀汉,是三国中最有条理的一国,为后人留下了光辉典范。

诸葛亮为振兴汉室,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和吴———公元223年,派使官到吴国,劝孙权断绝与魏的关系,与汉修好。

和夷———刘备死后,益州的豪强雍阖举兵反叛,企图夺取永昌,一些夷族也乘机叛乱。为平定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南征,汉军还未到,雍阖即被杀死。诸葛亮进军南中,与雍阖的余部孟获作战。·来自“武宗”公众号·他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七擒孟获,终于使孟获心服,叹道“诸葛公天威,南人不再反了。”随后,诸葛亮进军滇池,分益州、永昌为四个郡,起用本地夷人和汉人作官,使夷汉关系大为改善,汉国内部也得以稳定。

明法———诸葛亮制定汉科,作为一国之法度。陈寿在《三国志》中曾如此评价:“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又说“开诚心,布公道……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治军———诸葛亮特别重视军队的训练有素。由于汉是小国,不能动用过多的民力,为弥补国小兵少的不足,诸葛亮主张减兵省将,为此他创造了有名的八阵图。西晋马隆曾用八阵图收复凉州,北魏刁雍也曾经采用诸葛亮的八阵图抵御柔然,李靖的六花阵法也来源于八阵图,西晋李兴也说:“推子(诸葛亮)八阵,不在孙吴。”就连他的敌手司马懿也称他是“天下奇才”。

正身———诸葛亮一直以很高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效忠汉室。他集汉朝权力于一身,而汉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朝臣也不觉得他越权,因而使得国内一直保持着和谐的状态。来自“武宗”公众号·他虚心纳谏,董和曾因不同意他的意见,与之反复争论十多次,诸葛亮为此表扬董和,要求同僚学习他的忠诚。第一次出兵攻魏,由于错用马谡而招致失败,诸葛亮认为是自己的责任,而“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天下”,要求同僚“勤攻吾之缺”。而且他从不增置私产,尝云:臣死之后,如查出有多余财产,那就对不起先帝。

正是因为他不贪不骄,所以为人所信服。正是由于诸葛亮立足于正本清源,采取一切良好的措施,所以在他的治理下,汉国内部一直非常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