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路千万条,但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沧海.明月 2020-05-2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太渴望成功,而忘记了成长。

我们走得太久,而忘了为什么上路。

实际上,成功只是一时的事情,是短暂性活动;而成长是一生的事情,生命不休,成长不止。

有一棵苹果树,在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 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

“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其实,它还可以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也很有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

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被拿走900个,自己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翻了一番。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

这个寓言故事,我读了不下百遍,每读一次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那么多年的人生纠结和迷茫,忽然从迷雾中醒来,一直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是啊,成长才应该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生活中总是太渴望被关注,希望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能被别人看见,自己的每一个善意和用心都能得到肯定和鼓励。

这太理想化了,现实中哪有这样的可能呢?因为心有期待,得不到回应,久而久之,那颗热情、敏感的心先是有种被冷落的不适感,渐渐地冷了,人变得格局小起来。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就是我们生命态度的隐喻,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因为受伤或无法释怀的原因而“自断经脉”,拒绝成长,斤斤计较,世故圆滑。

由于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意气用事,迁怒于人,消极怠工,停止努力而自我安慰:看,因为我没有努力,所以我没有被表扬,要是我一努力,也能被表扬。

停留在心理的舒适区不可自拔,每天精于算计,不愿多一点付出,久而久之先前的能力逐渐衰减,变得不满于现状可又不敢改变现状。

从一个热血真诚的青年变成“油腻大叔”,失去了成长的内生力。

人的成长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可我们总是因为外在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干劲起起伏伏,生活平平淡淡,人生也变得曲曲折折。

像一艘船,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本应该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却突然的降下了帆,飘飘荡荡在人生的海上,甚至人为地抛锚了多年。

时过境迁,沉舟之侧畔早已千帆呼啸而过,病树前头早已万木峥嵘,忽然发现,那些小心思,害得最终是自己。

以致多年以后,风烛残年,回忆一生,枝叶稀疏,毫无建树,内心顿生愧悔之感,可真的无力回天了,那时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诸葛亮在《诫子书》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等到:“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人的一生,成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滞即意味着衰亡。

人的一生,也分三境: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在自己童年时,心境单纯,对世间事物充满好奇,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世界如此简单,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清楚明白。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年岁渐增,心智增长,欲望变多,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一切都变得不让人那么信服,都有怀疑的理由,仿佛世间一切都是套路,人也变得金刚怒目。

焦躁不安、痛苦纠结、内心汹涌着苦水,却无处倾泄。

第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经历了繁华,看淡了荣辱,心境也变得空明澄澈起来,疏影横斜,天光云影,内心复归于简单和平静。

忽然之间,明白世界不过是心的倒影,一切都源于内心的波澜起伏。

人是一种会投射的动物,一切外在的冲突,不过源于内心的分裂。

弥合不止,抱怨不已。

转换思路,境随心转,福自我求,一切向内,倾听内心的声音,一切都会好起来。

人生的路千万条,但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人生的路千万条,但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