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系中的科学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5-23
周煦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博雅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常驻人口,少年入校,青年离校。赴美工作六年,归来后还是青年。主要研究领域为磁层物理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但认为教学才是首要任务。开设《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空间物理前沿讨论班》、《太空探索》、《太阳系中的科学》等课程。曾获北京大学方正优秀教师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教案奖、理工科类二等奖以及优秀班主任。向往活跃的课堂气氛,热衷于各种提问和互动,坚决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本课程中基于简单物理化学模型,讨论“太阳系演化”、“移民火星前的改造”等有趣问题,喜提“木星杀我”等精彩评论。

课程说明



人类的现代科学启蒙很大程度上是从对太阳系的观测开始的。在牛顿运动方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过程中,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无疑起到了最为重要的启发作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进一步探索,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谜题。而另一方面,这些探索本身也为各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课程面向各学科背景的同学(包括文科生和理科生),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太阳系研究中引人入胜的观测现象。在介绍这些有趣现象的同时,本课程将引领同学们从逻辑出发,通过一系列追问,探寻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因此,本课程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展示多姿多彩的太阳系,更多的则是借助太阳系这个平台,展现现代科学研究的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力量:当遇到未解之谜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它?


教学安排



1.引言:回想对太阳系一无所知的时代,人们应该如何开始认识这个宇宙?

1.1. 从星空谈起(互动:星图app与Stellarium模拟星空软件)

1.2. 地心说的提出(互动:观察星空的演化规律,提出模型)

1.3.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思考:观察行星与恒星运动的异同,行星的逆行等)

1.4. 从开普勒定律到牛顿力学(思考:如何测量太阳及行星的质量)

1.5. 各大行星的参数(思考:从参数中寻找规律,思索背后的原因)

2. 天体轨道漫谈

2.1. 谷神星的发现与升降级(互动:从轨道数据中发现提丢斯-博得定则)

2.2. 天王星与海王星的发现

2.3. 冥王星的发现与降级(课堂讨论:矮行星定义的科学价值何在)

2.4. 三体问题(互动:构建三体星系,观察天体的运动轨道)

2.5. 限制性三体问题:拉格朗日点与特洛伊小行星

3.潮汐的力量

3.1. 从涨潮与退潮谈起:潮汐力的本质

3.2. 洛希极限与土星环(课堂讨论:洛希极限的推导与适用条件)

3.3. 天体的潮汐锁定(互动:从月球上观察地球的运动)

3.4. 潮汐加速与减速(思考:月球的宿命、海卫一的历史与未来)

3.5. 潮汐加热与轨道共振:木卫系统中的冰与火

4.火星上的水

4.1. 火星的早期观测(互动:观察火星特征,判断火星自转周期,寻找极冠冰层)

4.2. 火星表面温度(互动:利用道具远程测量温度,建立黑体辐射与热平衡概念)

4.3. 火星大气层中的水(思考:如何在地球上测量火星大气成分)

4.4. 水的三相图(思考:在火星表面上,水以何种形式存在)

4.5. 火星的地下冰层

4.6. 远古的火星(互动:寻找火星峡谷与地球峡谷的异同)

5.温室效应与冰室效应

5.1. 从远古火星谈起(思考:为何在远古时期,液态水可在火星表面出现)

5.2. 温室气体对火星热平衡的影响

5.3. 金星大气层与表面温度

5.4. 类地行星的气候变迁(思考:在火星/金星大气中,CO2浓度何以发生巨变)

5.5. 类地行星大气的逃逸(互动:大气逃逸率与哪些因素相关)

5.6. 课堂讨论:火星地球化如何进行

6.行星磁层与辐射带

6.1. 电离辐射与宇宙射线(思考:如何判断地球表面电离辐射的起源)

6.2. 太空时代的第一个发现:范艾伦辐射带

6.3. 课堂讨论: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

6.4. 磁层——地球的保护盾(思考:火星大气逃逸的另一种机制)

6.5. 巨行星的磁层

6.6. 行星磁场的产生:发电机理论(思考:为什么金星/火星缺乏全球性磁场)

7.向外太阳系进发

7.1. 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互动:设计前往火星的卫星轨道,发射窗口)

7.2. 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互动:前往火星和土星分别需要携带多少燃料)

7.3. 引力助推:原理与实例

7.4. 光辉的历程——旅行者号飞船

7.5. 巨行星及其卫星巡礼

7.6. 日球层顶与终止激波(思考:太阳系的定义)

8.行星的内部结构

8.1. 从各大行星的密度谈起(互动:猜测各大行星的组成成分)

8.2. 类地行星的内部结构(思考:如何得知)

8.3. 流体静力学平衡

8.4. 状态方程(思考:如何推导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分布)

8.5. 重构巨行星的内部结构(思考:如何验证)

8.6. 行星内部结构的暗示

9.太阳系的形成

9.1. 重力坍塌:原始太阳与原行星盘的形成

9.2. 尘埃颗粒的吸积与成长(互动:如何计算颗粒增长的速度)

9.3. 万有引力的作用

9.4. 冻结线与巨行星的形成 

9.5. 核心吸积理论小结(思考:如何检验这一理论,引出下一章节)

10.系外行星

10.1. 系外星系的形成:以太阳系为模板?

10.2. 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思考:如何从太阳系外找到地球)

10.3. 课堂讨论:如何判断系外行星的质量与密度

10.4. 热木星的发现:意外与必然(思考:行星的迁徙)

10.5. 寻找宜居带中的系外行星

10.6. 系外行星的温度与大气成分(思考:如何探测)

11.太阳系中的小天体

11.1. 太阳系小天体巡礼

11.2. 小行星带与柯伊伯带的形成(思考:为什么小行星带中没能形成大行星)

11.3. 小行星的分布与轨道演化(思考:小行星族是如何产生的)

11.4. 近地小行星与陨石

11.5. 彗星与奥尔特云(互动:双曲型轨道的彗星的来源)

11.6. 寻找第九行星

12.太阳的命运

12.1. 从《流浪地球》谈起(思考:年轻的文明何以得知长达百亿年的太阳演变)

12.2. 星空的奥秘(互动:如何得知恒星的温度、距离、质量与光度)

12.3. 赫罗图与主序星

12.4. 恒星的寿命(思考:寿命与哪些参数相关,如何证明)

12.5. 太阳的归宿:红巨星与白矮星

12.6. 题外话:中子星与黑洞

13.外星生物之谜

13.1. 太阳系中的宜居星球(互动:生命的要素,尤里-米勒实验)

13.2. 系内与系外宜居带

13.3. 德雷克公式:科学与科幻

13.4. 搜寻外星文明(思考:如何从太阳系外找到地球文明)

13.5. 费米悖论(互动:大过滤器假说)



考核方式



为了达成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避免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对太阳系各大星球逐一进行“观光式”详细介绍),而更多地针对科学本质进行分类和组织

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互动性的提问思考与回答也将成为课堂的主要部分。

最终的成绩评定将由考勤(10%),作业(30%,三次左右,开放式思考题)期末考试(60%)组成。

由于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仍在不断进行之中,在每个学期中,通常都会出现多次太阳系探测的热点报道。本课程将随时对课程内容进行修改与更新,或在合适的时间点安排专题讨论课。讨论课将以小组方式开展,计入期末成绩。

在本课程中,课堂作业题目将较为开放,不设标准答案。如果在作业中体现出较为深刻的原创性想法,或体现出对现有认知的批判性思维,则可获得额外的加分。

期末考试则以选择题简答题为主,避免过多考察知识性内容,而更多地鼓励同学们利用逻辑思维获得答案。

课程材料



由于太阳系中的探索与研究仍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过程,且现有的行星科学教材大多以对各行星的逐一介绍为主,与本课程设置初衷不一致,因此本课程不设固定教材。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1、焦维新、邹鸿,《行星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Beatty, Petersen, Chaikin, The new solar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De Pater, Lissauer, Planetary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学生感言



1.《太阳系中的科学》这门课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门公选课,周老师以轻松、愉悦的语言详细地介绍了太阳系中各种有趣的知识,科普性与趣味性共存,也有不少天文学研究前沿的干货,一学期下来收获满满。周老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设置的小问题我认为恰到好处,既能启发同学们的思考,又能在回顾课程内容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杜骏豪

2.如同许多同学一样,对于自己所处的太阳系,我一直希望去窥探其中的奥秘,而太阳系中的科学这门课,从科学的角度,严谨地介绍和阐释了太阳系中各类天文现象和天体运动,既充实了我的知识,也很好地满足了我的兴趣,让我收获颇多。

——李云隆

3.作为两校互通有无的第一批吃螃蟹者,我在北大周煦之老师“太阳系中的科学”一课里受益良多,得以在方寸荧幕之前,仰观浩瀚星空之神奇,俯察陨石尘埃之奥秘。虽迫于疫情,本人游览未名湖&探望故友的计划泡汤;但北大名师之渊博,学子之风采,开放之氛围,活跃之学风,无不让本人大开眼界。若有机会,希望下个学期还能来北大求教!

——魏何 (THU)

4.一开始选这门课完全是出于兴趣使然的,想了解一下太阳系的一些天体知识。大半个学期下来,老师上课的讲述确实可以用“有趣”形容,在顾及文科生知识范畴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大家都有更大的收获,一些理论讲述逻辑和条理也非常严谨清晰。作业量也适中,以增进同学们的知识理解为目的,也确实很有帮助。总体上是“有趣”和“科学”的一门课。

——詹子歆

上上 编辑 /  秦沅 校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