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泄”不再担心:一把“花椒”,一用一个准

 图书 馆员 2020-05-24

肾是男人的命根子,肾也是女人健康美丽的总管家,控制着身体的内分泌,所以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肾 是人的先天之本!肾出问题了,从根源滋补肾,修复肾,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内调方能外养,肾健康了不光是 延时壮阳,人也会变的有精神

【花椒补肾方】

所需材料

五加皮30克,木瓜30克,花椒30克,白酒1000毫升。

方法

五加皮、木瓜、花椒去除杂质,共研为粗末,用生绢袋(或纱布袋)盛,装瓷瓶中,用白酒浸泡,密封瓶口。每日摇动一次,7日即可使用。

功效:五加皮有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健胃利尿作用。

李时珍为了它放弃金玉满车,补肾强精、治疗失眠、延年益寿的野草

中药材有千千万万,其中不乏稀罕之物,但像刺五加这种号称“无价之宝”的却着实不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宁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由此可见,它的珍贵可绝不亚于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

刺五加又被称为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针。它一枝生五叶,叶面粗糙有细小茸毛,开伞形花序,花梗无毛,果实呈球形。刺五加广泛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多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由于刺五加具有十分显著的药用价值,因而也被大量人工栽培。

在长白山地区,有着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外国专家前来考察,因时差颠倒难以入眠,于是当地人便找来了一些刺五加的叶子让他服下,说是可以帮助睡眠。外国专家半信半疑地服用了刺五加,果真睡了个好觉,醒来后拿着重金大声赞赏道:“不管花多少钱,我都要买这种草药。”因此,刺五加补肾安神的作用慢慢为人所熟知。

刺五加性温、微苦,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健骨的神奇疗效,在中国历史上更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的说法,与它药配伍亦可“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近年来,刺五加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方面的作用也不断被看好。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根皮上,根皮可制成五加皮酒,《炮炙论》记载五加皮有“阳人使阴,阴人使阳”的作用,而这种酒有益养生,男女皆宜,四时无忌,可谓风靡大江南北。除此之外,刺五加的叶片、果实、茎皮也是不可多得的制药材料,对人的身体大有裨益。在《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也对刺五加有所记载,认为它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滋补强壮,延年益寿

刺五加虽然药效显著,但对于阴虚火旺者、风寒湿邪而有火者、患风湿性心脏病等特殊人群,则需要谨慎使用。

刺五加,这个野草的补肾遗精功效很强

农村的这个珍贵野草叫刺五加,这个野草的补肾遗精功效很强,综合功效不在人参,灵芝,冬虫夏草之下。近年来,冬季刺五加在温室反季节栽培,春节也可以吃到新鲜的“刺拐棒”。刺五加的叶被烘干制成茶叶,还有刺五加饮料等。药用主要是根皮茎皮,称之为五加皮。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
刺五加在中国医药学中做为药物广泛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久服“轻身耐老”,与它药配伍亦可“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另雷教著《炮炙论》记五加皮有“阳人使阴,阴人使阳”的作用。 国外对人参及其近缘植物刺五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和人参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农村的这个野草它生活在辽东的混交林的沟谷自然生长,早春是人们喜爱的唤之“刺拐棒”,采其新抽生的嫩茎,嫩绿色,茎干上有白色竖的斑点,可生吃,但一般是热水焯烫,加味精葱花和盐来调味,放酱油则失去本味,加醋颜色就不是鲜亮的绿。生长农村的这个野草可以生吃有效果好过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的珍品,在补肾遗精方面更是高效。

大蒜这样用,再重的肾虚9天就痊愈了,别花冤枉钱

对于男人来说,肾是男性魅力最重要的一个基石。肾好,对一个男人来说才是真的好,很多的时候“肾虚”都成了一个骂人的词汇了,可是做为男人,在当今社会要背负过重的压力和负担,这无疑都让让男人的肾受到了很大的威胁,那么我们如何能很好的补肾呢?

肾不好的男人,维系良好的婚姻爱情也非常困难,肾虚对夫妻之间的感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正常的生理需求得不到释放和宣泄,夫妻日常生活可能会出现裂痕,进入恶性循环,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婚姻破裂。

男人每天吃点什么东西强肾效果翻倍涨呢?

大蒜:有一种非常好的作用,杀菌,增强抵抗力,增强免疫力,甚至于说抗癌,它里头有一种叫作大蒜素。

image.png 

男性问题就怕拖,肾虚不调理,身体只会越来越差,下面教你1招,简单调理肾虚

大蒜五加皮酒 五加皮30克、木瓜30克、大蒜3整颗、白酒1000毫升

五加皮、木瓜、大蒜,共研为粗末,用生绢袋(或纱布袋)盛,装瓷瓶中,用白酒浸泡,密封瓶口。每日摇动一次,10日即可使用,补肾效果很不错,坚持几天,肾虚就会有明显改善。

坚持一周,肾虚就会有明显改善

image.png

【功效】气短神疲,失眠健忘,神志恍惚,惊悸怔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阳痿早泄。

image.png

本文出自趣头条作者:男性健康爽老师(微信:39560021)欢迎转载

微信截图_20181001202549.png

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法不错的话,请你关注或者转发这篇文章,你随手的一次点赞评论转发都有可能帮助到一个需要走向健康的人.

大蒜治肾虚,一治一个准,6天治愈不再复发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先天之精,既关乎寿命,又关乎健康,故肾不可不养。按五行之理,冬天水旺,入通于肾,故冬天由肾主时,冬天亦是养肾的好时节。(此理亦可推及他脏: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天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养肾即是养阳气之敛藏,使不妄动妄耗。男人是最需要补肾壮阳的,而补肾是最根本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如何是最好,那么你知道壮阳补肾食物有哪些吗?

为什么有一些人会得上肾脏病?其实这与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肾脏,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肾脏呢?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肾虚会导致身体很多疾病,现在教你一招,简单调理肾虚

大蒜五加皮酒

所需材料

五加皮50克、木瓜50克、大蒜5整颗、白酒2000毫升

大蒜五加皮酒的制作方法

五加皮、木瓜、大蒜,共研为粗末,用生绢袋(或纱布袋)盛,装瓷瓶中,用白酒浸泡,密封瓶口。每日摇动一次,连续5日即可使用,补肾效果很不错,坚持几天,肾虚就会有明显改善。

功效: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体寒怕冷,头晕耳鸣,腰痛,早泄,阳痿,前列腺,肾虚,肾亏。

补血第一方,药仅2味,简单又实用

漫谈当归补血汤

—1—内伤学说与当归补血汤的产生

当归补血汤初见于《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中。《内外辨惑论》、《脾胃论》是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代表作品,他的主要学术论点及治病方药多载于此两书中。

当时正值宋元时期,战乱频繁,劳动人民在沉重劳役、流离失所、饥饱失调的艰苦生活条件下,得了许多疾病,特别发生了一种“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洪大、头痛、或渴不止”的“内伤热中病变”。

症候虽颇似伤寒而实质却与伤寒大异。

当时医者不察、浪投辛温发表、或以巴豆推之,或用承气下之,以致变证百出,死亡接踵。

李氏对此病的病因、症候、病机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比和分析,认为:

“脾胃之气不足,与外感风寒之证颇同而理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

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于是李氏特别强调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曾提出“脾胃气虚,百病由生”的论点。

在治疗上他根据《内经》“劳者温之”等扶正祛邪的理论,发挥了“甘温除大热扶正以祛邪”的治疗原则,在总结群众医疗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制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甘温之剂以治内伤发热,收到可靠疗效。

而且对于祖国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故后人有“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的说法。

—2—方剂组成与功效主治

【方剂组成】

黄芪一两(30g)当归酒洗二钱(6g)

【功效与主治】

本方补气生血。可用于劳倦内伤,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则微的血虚发热证

以及妇产科血海干枯,气不摄血,难产、产后头晕、缺乳、乳缩、血崩;内科杂病血虚头痛,心腹胃脘虚痛、气虚血尿、血证虚症;外伤科脓不外透,疮不收敛,疮肿疼痛,疮口不收;小儿科虚性疮痘,过敏性紫瘢诸方面。

—3—组方分析

方中黄芪一两,当归二钱,其份量比例是5:1,很明显黄芪居主要地位,而当归为辅助之品。但何以不名黄芪补气汤而反名之为当归补血汤呢?

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宅”。气虚则血无所摄,血虚则气无所依,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若由于劳倦内伤,营血亏损,或外伤失血等因使气血失去相互依存的正常关系,以致阴不维阳,血虚气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遂见肌热面赤,烦热欲饮,脉洪大而虚等血虚阳浮的假热证。

详细分析脉证病机,此证已不是单纯的血虚证。而主要矛盾在于因血虚进而导致阳浮。此时“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故应抓住主要矛盾,将补气固表作为重点,使气固表充,阳气不再浮越,则一系列假热证象自除,且脾肺元气固充,生血之源得资,则血亦随之而生。

故方中重用黄芪甘温为主,大补脾肺元气;辅以当归甘辛苦温益血和营。两药相配,意在扶阳存阴,补气生血,气壮血旺则阴平阳秘,诸证自去。

正如《医宗金鉴集注》吴琨:

“五味之中唯甘能补,当归味甘而厚,味厚则补血;黄芪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芪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谓耳。”

另外,祖国医学认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可见血液乃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故中医欲补血,与现代医学之直接输鲜血补充血容量大异,其进点是鼓舞脾胃之气,激发生化之源。

若重用当归等血药,滋腻填补,反碍脾阳,阻遏中气、致脾不运化,岂能“疏布津液”,“化赤为血”?

故本方以黄芪五倍于当归组方,而名为补血汤,甚为有理。且少量滋腻柔润之当归可反佐黄芪,制其温燥之性,不可不知。

—4—在血虚发热及“类白虎证”方面的运用

临床上,我们据李东垣的用方原则,试用于血虚发热,及所谓“类白虎证”方面,证明确系有效,现举二例于下:

【病案1】

黄某,女,西北国棉七厂工人,于1951年12月初产后第五日,发热头痛,体温40℃,医生为其注射福白龙,高热未退,反发生昏厥,后转中医治疗。

经査:颜面苍白,舌淡红润、脉浮大而中空。虽无大渴引饮,亦属血虚发热之证。

处方:黄芪一两,当归三钱,桑叶七片。

服一剂后,身热退而头痛止。继又出现子宫出血,乃予《金匮》芎归胶艾汤加黄芪六钱,两剂血止。后以人参养荣汤调理而愈。

【病案2】

张某,28岁,岐山县蒲村公社者坪村人,于1951年生第二胎时出血过多,遂见身热头痛,大汗淋漓,面赤烦渴,上气喘促,舌红而干,脉洪大而芤等证。

此即唐容川所谓“营血暴竭,卫气无依”之危候,亦是典型的“类白虎证”。急用当归补血汤加白芍以敛阴和营,五味子以温肾纳气。

处方:黄芪一两 ,当归、白芍、五味子各三钱。

连服三剂诸症悉除。

上两例治验,其所以获得良效,正因为我们抓住了产后阴血亏虚与出血过多这一主要矛盾,针对血虚阳浮的实质,经投当归补血汤,正合病机故耳,亦是我们根据李氏原书主治项下而运用的。

然后世在本方应用上,不限于此,随证加味化裁,广泛地应用于妇、内、外、儿各科,扩大了它的治疗范围,均收到显著疗效,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此方,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5—在妇产科方面的运用

当归补血汤在妇产科方而的应用范围较广。在调经、胎前、产后及妇科杂病方面都有随证运用的机会,例如:

1、调经

(1)血海干枯:《女科要旨》云:室女,气血正旺,不应阻塞,竟患经闭不行,若非血海干枯,即为经脉逆转。血海干枯者,宜用当归补血汤加麦冬、白芍各五钱,炙草二钱,虚极者加附子。

(2)气不摄血:除血海干枯之经闭不行,本方化裁有效外,气不摄血之痛经及月经过多者,本方加味同样有效。

曾见老中医武佩印(已故)以黄芪汤(黄芪、当归、肉桂)治疗气血虚弱之痛经且月经过多者每获良效。

2、难产

《女科要旨·胎前篇》云:

胎犹舟也。血犹水也,水涨则舟浮,血干则胎滞。若浆水既行,行之过多而不产,恐十全、八珍之功缓而不及,唯此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借气药以生其血。

气行迅速而血即相随,则胎遂得血而顺下矣。素体虚弱者,必加附子以助药力。高鼓峰谓:一切难产证于补血大剂中再加肉桂二、三钱,甚为神验。

3、产后血晕

《时方妙用·妇人科》云:“产后血晕,如气血脱而晕者,必唇口手足厥冷。以当归补血汤加参、附、干姜以回其阳。”

《付青主女科·正产》云:“产妇有子方下地即昏晕不语,此气血两脱也。急用银针刺其眉心,得血出则语矣。然后以人参一两煎汤灌之,无不生者。即用黄芪二两,当归一两,名当归补血汤煎汤一碗灌之亦得生。”

4、缺乳

《达生篇》载:通乳用生芪一两、当归五钱、白芷、木通各三钱,以猪蹄汤煎服。

此方我们临床曾多次应用,治验不少,凡属产妇气血亏虚而缺乳者,用之每获良效。

《付青主女科》云:

“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血之两涸乎……世人不知大补气血之妙,而一味通乳,岂知无气则乳无以化,无血则乳无以生。治法重补气以生血,而乳汁自下,不必利窍以通乳也。”

方用通乳丹:生芪一两、当归二两、人参一两、麦冬五钱、木通三分、桔梗三分、猪蹄一对,水煎服。

5、乳缩

《女科要旨》云:“乳缩症,乳头缩收肉内,此肝经受寒,气敛不舒。宣当归补血汤加干姜、肉桂、白芷、防风、木通之类主之。”

6、血崩

《傅青主女科》以加减当归补血汤治年老血崩。方用当归、黄芪、三七根末、桑叶。

我们用此方并不局限于年老血崩,如气不摄血的青壮年血崩亦有显效。

【病案举例】

白某,女,31岁,本院职工家属。于1961年夏季,突患血崩如倾如注,脉虚大无力。此显系气不摄血之急症,刻不容缓,当急补气摄血,随处加减当归补血汤,当归用三钱。一剂血止,再剂痊愈。

应用本方必须注意一点

当归虽有补血之功用,但其性滑润,故对急剧血崩不宜用量过大。我们临床体会到,减少上方当归用量,仍可收到良好效果。

—6—在内科杂病方面的应用

当归补血汤为甘温补气益血之剂。内科杂病因于气血亏虚者均可随证化裁应用。

1、血虚头痛

《医学实在易》说:“血虚头痛,诸药不效者,宜当归补血汤加鹿茸治之。”

2、内风虚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加味补血汤,治身形软弱,肢体渐觉不遂,或头重目眩或神昏健忘,或觉脑际紧缩作痛,甚或昏仆移时苏醒,致成偏枯,或全体痿废,脉象迟弱,内中风证之偏虚寒者,久服此汤当愈。”

加味补血汤:生芪一两,当归五钱,元肉五钱,鹿角胶、丹参、乳香、没药、甘松各六钱。

3、心腹胃脘虚痛

《医学实在易》中黄芪汤,治心痛,胃脘痛腹痛喜按者,此治虚证。

黄芪汤:黄芪一两、当归三钱、肉桂一钱半。

4、气虚血尿

血从尿道出、涩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此症有阴虚,气虚等等不同。《医学从众录》云:“男妇尿血,亦有气虚者,当归补血汤为主,挟热者加竹叶、栀子主之;挟寒者加附子主之。”

5、血证虚证

《医学从众录》云:“吐血、咳血必积渐而来以至盈盆盈斗,脉必洪大而重按指下全空,必以前汤(指补中益气汤),及归脾汤及当归补血汤竣补其虚,虚回而血始止……

脱血至盈盆盈斗,若用柔润之药凝滞经络,鲜克有济,必以气分大补之品,始可引其归经,此余屡试屡验之法也。”

6、血证治验

《齐有堂医话》载:

向余在泸城曾治曾荣庆患虚劳咳嗽,余已治愈三载矣。并嘱忌服凉药。

后因酒色沉迷,忽吐血不止,医用泻火之剂而血愈吐。又用止血之剂,闷乱不安,饮食不进,昏晕欲死……按其脉小,细数而微,其势将脱、刻不容缓。

予曰:“此血不归经,俗医误认为火,肆用寒凉,真阳受困也。”

乃与引血汤,用黄芪一两六钱,当归七钱,灸草六钱,官桂三钱,黑齐穗五钱,侧柏炭、黑姜炭各三钱,熬汁冲药水服之。一剂而吐顿止,略进稀粥。

此方之妙,不专补血,妙在补气。尤妙在不单去止血,反去引血以止血……再进一剂而起床,继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十剂滋化源以补肾水而行动如常。

—7—在外伤科方面的运用

当归补血汤一方,黄芪自有托疮排脓之功,佐当归以活血止痛且调气,故化裁用于气血亏虚之虚寒性疮疡肿痛及伤口不易愈合等证,皆有卓效。

1、脓不外透

《外科正宗》中透脓散:黄芪四钱、当归二钱、川芎三钱、 山甲一钱(炒,末)、皂角刺一钱五分, 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久不穿破者。

2、疮不收敛

黄某,男,5岁。岐山县故郡公社人,于1953年夏季右股部漫肿疼痛,发热37.8℃,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而间歇,小便清长。

医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非惟疮肿末散,反致倦卧不食,此显系气血虚弱,不能托毒外出证,遂用当归补血汤加生地、鹿角胶、白芥子、肉桂。

与之服后精神活跃、饮食增进,疮形收敛,高突成脓,行手术切开引流而愈。

3、疮肿疼痛

黄某,男,20岁,本院学员。于1959年秋足生一疮,至西安某医院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术后足面红肿延及胫部,伤口疼痛不能履地。

经用黄芪八钱,当归、乳香、没药各二钱,仅服一剂,次日疼痛大减而肿势全消。后继增黄芪之量为一两至一两三钱,服六剂而疮口迅即愈合。

4、疮口不收

《六科准绳》以当归补血汤加肉桂、沉香、乳香、木香治疮疡不红润或久不收口之虚证。

古人用当归补血汤加味疮口不收的例证很好,我们通过临床观察亦确属有效,现举两例验案于后:

【病案举例1】

患者朱某,男,50岁,西安市草滩人。于1960年春肩胛部生一疮,经某医院切开引流后,疮口久不愈合,每日去西安换药一次,迁延多日,仍不见愈。

后经其子(本院学员)介绍来诊,经用当归补血汤加熟地、山萸肉、鹿角胶、肉桂以大补气血,连服三剂则疮口平复而愈

【病案举例2】

杨某,男,22岁,西安市某厂工人,右足背外伤感染后月余不愈,于1971年3月某日就症。

自述一月前足背不慎碰破,数日后感染流脓,经用抗菌素后脓液顿减,但肉芽迟迟不长,辗转医治、疮面仍久溃不敛。

查见一般情况尚可,体温不高右足背相当于第二跖骨部有约4×4.5×1cm之溃疡,其肉芽淡红水肿,覆有少许清稀脓样分泌物,触右腘,腹股沟淋巴结未见肿大及压痛,舌苔薄白脉沉而弱。

证属气血不足,而致疮久不敛。拟以益气养血,托疮生肌,方用当归补血汤加味。

组成

生芪一两 当归、党参、白术、制首乌各三钱 知母、灸甘草各二钱 肉桂一钱半

局部用西药雷夫奴尔纱条贴敷。先后用上方20余剂,疮口即行愈合。(此系原中医学院王玉轩老师验案)

—8—在儿科方面的运用

当归补血汤不但用于气血亏虚的内、妇、外伤科病症,且对于小儿疮痘,出血性疾患等属于虚寒者每常采用。

1、虚性疮痘

《幼科释迷》载芪归汤:蜜芪黄芪一两,酒当归、白芍、川芎各五钱,炙草三钱,每次咀三钱,煎服,治小儿禀赋弱,痘疮出不快及肝虚目视不明。

《幼幼集成》载:治元气虚弱,疮不收靥,用参归化毒汤(灸黄芪、当归身、人参、牛蒡子、炙草)。

治痘痂粘肉不脱,用调元固本汤(炙黄芪、当归身、人参、净蝉蜕、 炙草、枣姜引)。

2、过敏性紫瘢

《中医杂志》1961年第六期载王子和《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繁瘢病有效》一文云:

过敏性紫瘢病……似列于祖国医学“血证”门类。治疗多用千金犀角地黄汤,但我们临床所见三例辨证属虚寒,选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收效良好。兹介绍一例如下:(请参见原文)

患儿张某,女,6岁,住院号14347。

于1960年4月30日,因两足踝痛皮下出现红点,化验血小板,凝血时间等皆正常,诊断为过敏性紫瘢住院。

中医会诊:患儿面色苍白,脉迟缓,未流鼻血,两下肢紫瘢色青成片如瓜子大,不隆起,二便正常。诊为络脉出血。

处方:益母草四钱,红花一钱,炒姜蚕、丹皮各二钱,牛夕、五加皮各三钱,煎服两剂。

复诊紫瘢减少,但不显著,脉象仍弱,阳气不足,改用当归补血汤加味:生黄芪五钱、当归六钱、炒僵蚕三钱。煎服有效,方中再加巴戟肉、炙甘草各二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共六服,紫瘢完全消失。

然而当归补血汤在小儿科的运用并不局限于上,我们曾见好多临床医生以此方加味或合他方广泛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症”、“营养性贫血”、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慢性消化不良”等病症,疗效亦佳。

—9—当归补血汤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东垣制方用药,向来是药味多而分量轻,唯独此方破例只用两味,而且黄芪用量竞达当归之五倍。在祖国医学方药的运用上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

《伤寒论》113方中从未用过黄芪,《金匮要略》中用黄芪的有七个方子。其中黄芪为主药的有“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建中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四方。

其中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中黄芪用量最多,然尚不及辅佐药桂芍之两倍(原方:黄芪五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苦酒一升),至独给黄芪以重任而肆用大量,实东垣开其先河

此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如清代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用黄芪四两为主,将当归改为归尾,再加相应的活血药,以治中风偏瘫;晚近张锡纯重用黄芪,都受东垣此方的启发。

—10—当归补血汤的组方体会

当归补血汤仅两味药,然竟有如此出奇的功效与广泛的用途,可见临床处方,能否收到显著疗效,并不在于药味的众多或者用量的大小。

正如汪忍庵所云:

“分量多而药味寡、譬如劲兵,专走一路,则足以破垒擒王矣;分量减而药味渐多,譬犹广设攻围,以庶几乎一遇也。”

近代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更明确指出:

“……以为药味多用量大、花钱多、疗效作用就强,这是一种偏见。实际上,临床疗效并不与药味多寡,用量大小,花钱多少成正比例。

所以我们临床辨证立法处方,亦应尽可能学习李氏此方的组方手法。辨证要准确,立法要对证,制方要严密,药物要有主辅之分,用药要纯,不要庞杂,要讲究配伍,不要乱用与病证不相干之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