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本草之【西河柳】图文

 湖南周慎 2020-05-24

西河柳

【历史沿革】

柽柳始载于《开包本草》。在本草文献中,西河柳大都列为柽柳的异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始以西河柳之名收载。《本草汇言》:“柽柳,解痧毒之药也。……与桔梗、甘草、牛蒡子同用更善。”《本草经疏》:“赤柽木,近世又以治痧疹热毒不能出,用为发散之神药。”《药性纂要》:“时行热躁,则人患瘠疹。柽柳发厝,取其清凉疏透,所以能散郁热。解酒亦此义也。”《药义明辨》:“西河柳,味甘、咸。”

【别名】

柽《诗经》,河柳《毛诗传》,殷柽《尔雅》郑玄注,雨师(陆现《诗疏》,人柳《三辅旧事》,赤柽木《日华子》,三春柳《开宝本草》,春柳《本草图经》,三眠柳《本草衍义》,长寿仙人柳《履巉岩本草》,观音柳《卫生易简方》,垂丝柳、雨丝、蜀柳《纲目》,西河柳《本草汇言》,赤柽柳《本草备要》,山柽柳《山西中草药》。

【来源】

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干燥细嫩枝叶。

【生态环境】

喜生于河流冲积平原,海滨、滩头、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

【主要产地】

野生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省;栽培于我国东部至西南部各省区。日本、美国也有栽培。

【采集方式】

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阴干。

【炮制】

除去老枝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性状】

本品茎枝呈细圆柱形,直径0.5~1.5mm。表面灰绿色;有多数互生的鳞片状小叶。质脆,易折断。稍粗的枝表面红褐色,叶片常脱落而残留突起的叶基,断面黄白色,中心有髓。气微,味淡。

【习用分级】

暂无习用分级方式

【性味与归经】

甘、辛,平。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发表透疹,袪风除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含量测定】

水分: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5.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5.0%。


☞☞免费领《中国药典 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

☞☞免费领《800种中草药彩色图鉴》!!

☞☞免费领《中国南北方 1200种 药用植物彩色图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