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究竟是如何测量珠峰的?

 lugong0066 2020-05-24


    珠峰测量的背后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那么,300年来,我们究竟是如何测量珠峰的呢?

    01 珠峰诞生

    数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青藏高原逐渐隆起并形成“世界屋脊”。

    ▽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示意 | 来源@Christopher Scotese


    1718年前后,在清康熙帝的派遣下,我国测量队员带着铜镀金矩度全圆仪铜质御制方矩象限仪等先进仪器(现藏北京故宫)第一次测量了珠峰高程。

    他们在《皇舆全览图》上标注其为“朱母郎马阿林”,即珠穆朗玛峰。但这次测量并没有留下珠峰高程数据,也并不知道它是世界最高峰。

    ▽ 《皇舆全览图(1721)》的牙鲁藏布江图 | 制图@王朝阳/可视化星球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属印度测量局对喜马拉雅山脉进行了广泛调查与测量。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并命名珠峰为Peak XV。之后,他们测量了珠峰高程并改名Mount Everest,珠峰的高度开始为世人所知。

    02 印度的遥测时代


    1847年,英属印度测量局在离珠峰322km的恒河平原上运用三角测量法对其进行了首次测量,测得高程为8778m(一说8783.7m)。当时的空气污染并不严重,所以300km外也能观测珠峰。

    ▽ 珠穆朗玛峰南麓 | 制图@王朝阳/可视化星球


    三角测量法中,首先要得到测点到珠峰顶的距离(下图L3)。

    ▽ 三角测量——测点与珠峰顶的距离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再测得珠峰顶的高度角(下图β′),即可计算出珠峰高度。

    ▽ 三角测量——珠峰高度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但本次测量误差很大。在300km外测量一座数千米高的山峰,其难度显然远超一般的测量。

    第一,测量本身会产生误差。因为距离远,微小的角度误差都会产生巨大的高度误差。

    第二,光线折射产生误差。光线在通过不同密度介质时会发生折射,而大气层是一个上疏下密的圈层。

    因此从数千米高的山峰反射到我们眼睛里的光线会产生明显的折射,产生大气折光差,从而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 折光差示意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为获得更准确的结果,之后数十年间,印度测量局又多次观测珠峰,一是更靠近珠峰,二是引入折光系数修正测量结果。其计算出的珠峰高程8839.8~8882m不等。

    ▽ 喜马拉雅山的测量(1858,Andrew S. Waugh Col) | 制图@王朝阳/可视化星球

    但这样的结果离精确还有很远的距离,从其巨大的变动幅度就可以看出。问题出在哪里呢?

    第一,地球近似椭球体。而椭球体的表面为曲面,远达100多km的距离上珠峰和测量点的“水平面”显然不在一个平面上。

    ▽ 椭球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这就需要天文测量来确定两者的经纬度和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测量两地同一天太阳最高时的时间差来确定经度,测量北极星的高度角即可确定纬度(北半球)。

    ▽ 经度测量示意 | 制图@王朝阳&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 纬度测量示意(北极星也不在正北,需校正误差) | 制图@王朝阳&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第二,地球只是近似椭球体,其实际形状并不规则

    我们所测量的“高程”是海拔,即相对于平均海水面的高度,在陆地区域则由海平面延伸形成大地水准面——假想的海平面。在这个面上重力位处处相等(重力等位面),水不会流动。由于地球物质分布不均,这个面本身是高低不平的。

    为了应用方便,我们常用似大地水准面作为替代。网上被广泛传播的“地球真实的形状”就是对大地水准面形状的模拟,显示了各地似大地水准面相对于椭球体的高度。


    ▽ 大地水准面高度(EGM2008),高度做了夸张 | 制图@王朝阳/可视化星球

    而要获取各地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精确高度(海拔),需要水准测量重力测量

    ▽ 水准测量示意(h1+h即为海拔)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因为各地平均海水面并不一致,我国统一以青岛观象山的水准原点作为高程的起算点。该点的高程则由黄海多年平均海水面确定。

    重力测量利用重力仪测量各地的重力加速度,通过重力值确定当地的大地水准面。

    ▽ 重力测量示意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第三,垂线偏差。即对于椭球体、大地水准面及似大地水准面,它们在同一点的“垂线”并不在一条线上。

    ▽ 垂线偏差示意 | 制图@王朝阳/可视化星球

    因此,1921~1954年,印度又开展了多次测量。经过一系列技术改进后,测得了比较精确的结果:8847.6m,但仍有明显不足。主要问题在于:

    第一,没有在珠峰树立测量标识——(chān),不同测点观测到的目标不一致。毕竟直到1953年人类才首次成功登顶珠峰。

    ▽ 无觇标与有觇标测量示意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第二,珠峰顶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并不能算作珠峰本身。

    ▽ 冰雪覆盖示意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03 中国的赶超时代


    精确测量珠峰的重任落到了中国。

    由于珠峰位于中国边境,因此测量珠峰高程对于维护领土主权也有着重要意义。新中国刚成立时,内陆到西藏的陆路交通困难重重,经海路绕道印度进藏甚至更容易。

    ▽ 主要进藏路线示意 | 制图@王朝阳/可视化星球

    1966年,珠峰高程测量终于拉开帷幕。

    几年内,中国在珠峰周围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测量工作,把测站点位推进到距峰顶不足10km、海拔6000多m的珠峰脚下。

    同时,通过释放探空气球,实测高空温度、气压等数据,计算折光系数,提高了测量精度。最终测得珠峰高程为8849.75m,但缺陷是没有树立觇标。

    1975年,中国开展了第二次测量。这次测量最主要的突破就是首次登顶珠峰放置觇标,并探测雪深,同时把重力点推进到海拔7790m、距顶峰仅1.9km的地方。

    这次得到的值正是大家熟知的8848.13m,精度±0.35m,而覆雪厚度为0.92m(不含结冰层)。

    20世纪90年代起,中外多次开展了珠峰复测,并引入了先进的GPS技术。GPS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一种,其利用人造卫星实现对地球点位的精确测量。

    ▽ GPS测量示意(GPS直接测量的是大地高而非海拔/正高)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同时,利用雪深雷达对冰雪厚度进行了探测。但几次测量结果并不理想,中国未更新珠峰高程。

    ▽ 冰雪深度测量示意 | 制图@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因此,2005年中国再次对珠峰高程进行了测量。此次测量有三套观测方案同时进行:

    1.传统的三角测距法观测峰顶树立的觇标与测距反射棱镜;

    2.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法,将GPS架设在峰顶觇标顶部同轴观测;

    3.利用雪深雷达组合GPS动态定位技术观测峰顶覆雪厚度与雪面地形。

    ▽ 2005年珠峰交会测量示意 | 制图@王朝阳&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最终测得的珠峰岩石面高程为8844.43m,精度±0.21m,冰雪厚度则为3.50m,是目前为止最可靠的结果。

    既然我们已经测得这么精确的珠峰高程,为什么15年后还要再测呢?

    第一,地壳在不断运动,珠峰高程也在变化之中,2015年尼泊尔发生的8.1级大地震也可能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国际上对于珠峰高程的认定存在差异;

    第三,测量技术在进步,我们可以获取更可靠的数据。

    然而,测量珠峰高程并不仅仅为了得到高度这一个数值,也是为了获取珠峰区域一系列科学数据,这对于板块运动研究、冰川监测和生态保护等都十分重要。

    虽然人类的飞行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但要将测量仪器送至近9000m的峰顶并开展测量仍然只能靠人力。2020年的今天,我们再次向顶峰发起冲击。那么这次测量有什么新突破呢?

    第一,这将是我国专业测绘人员首次登顶珠峰测高,更能保证测量精度,而以前是由登山运动员登顶。

    第二,GNSS测量将以中国的北斗系统为主,参考GPS等其他导航卫星系统。

    第三,雪深雷达、重力仪等等一系列测量仪器都将使用国产的,5G信号也覆盖了珠峰北坡。

    ▽ 历次珠峰高程测量 | 制图@王朝阳&郑伯容/可视化星球

    可以说,测量珠峰的历史就是一部测绘理论技术发展完善的历史。

    人类对珠峰高程的求证

    是认识自然、追求真理的过程;

    是创新理论、改进技术的过程;

    是突破极限、挑战自我的过程;

    而对于中国来说,也是追赶与超越的过程。

    我们攀登的是地球的最高峰,更是测绘科技的最高峰。

    -End-

    撰稿 | 王朝阳

    制图 | 王朝阳 郑伯容


    参考文献:
    1.徐永清. 18世纪珠峰测绘考略[N]. 中国测绘报,2015-04-28(003)

    2.陈俊勇,庞尚益,张骥,张全德. 对我国35年来珠峰高程测定成果的思考[J]. 测绘学报,2001(01):1-5

    3.常吉庆. 历次珠峰高程测量情况简介[J]. 测绘通报,2005(10):2-6

    4.张燕平,张江齐. 求证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J]. 测绘科学,2006(S1):7-13

    5.郭春喜,王斌,程传录,庞尚益.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01):106-110

    6.Zheng G, Wang H, Wright T J, et al.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zone from 25 years of GPS measurement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7, 122(11): 9290-9312

    7.程效军,鲍峰,顾孝烈. 测量学[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

    8.魏玉坤、武思宇、王沁鸥. 为啥一定要靠人登顶?测量意义何在?……聚焦2020珠峰高程测量五大焦点[OL]. www.xinhuanet.com/2020-05/13/c_1125980427.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