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破裂苦孩子,“无袍法官”献爱心

 段郎中 2020-05-24

大姚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案。
原本平常的庭审现场,
却因“无袍法官”的暖心举动
而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原被告于2002年登记结婚,
分别于2006年育有一女,2009年育有一子。
双方婚后感情较好,
在生育子女后,
由于女方疏于照顾家庭和孩子,感情出现裂痕。
2014年,双方就孩子问题发生争吵,
女方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期间男方打电话劝女方回家,
却遭女方拉黑后断了联系。
无奈之下,男方将女方诉至大姚法院请求离婚。

庭审当日,女方也并未露面。
男方主动提出,
离婚后两子女由自己抚养,抚养费暂时不主张。
经合议庭评议,当庭宣判
准予双方离婚,并由男方抚养两子女。

庭审结束后,
“无袍法官”黎慧将两子女带到一旁,
将两百元现金交给了他们,
并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以后要孝顺爸爸。
小编上前拍照,
黎慧却不好意思地笑着拒绝道:
这都是小事,也没多少钱,
就是觉得他女儿和我女儿一般大。
她爸爸独自一人将俩孩子带大不容易。

看到这里,
大家或许会疑惑,
“无袍法官”是谁,
为什么要称呼为“无袍法官”?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穿法袍,
但端坐于法院审判台与法官一同审判案件;
他们被誉为法院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不穿法袍”的“民间法官”;
他们运用对民风民俗的熟知、
以及熟稔的专业知识、
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
为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不一样的视角。
他们就是人民陪审员。

大姚县法院目前共有人民陪审员110人,2019年至今共陪审案件近422件。

大姚法院一直注重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民商事案件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针对部分当事人之间冲突较大、当事人对法官有抵触情绪的案件,选择当地具有行业优势、调解经验丰富的陪审员参与调解,克服法官因职业习惯形成的固定思维,通过陪审员讲“情理”与法官讲“法理”相结合,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与理解,妥善化解矛盾,使司法更加贴近民众生活。

供稿:李雪娇
编辑:李雪娇
审核:郑建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