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一生,只有厚积薄发的沉淀,才有可能铺就一条指向幸福的路。

 HNYZL 2020-05-24

人的一生,只有厚积薄发的沉淀,才有可能铺就一条指向幸福的路。

白落梅说过: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驿站,为了将来起程不再那么迷惘。

心静并不是停止思想,而是一种心情平静如水的极致状态。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生命是一种回声。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帮助的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多点淡然,少点虚荣,活得真实才能自在。

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谈。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

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静,是一种休息,更是一种修行。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喧嚣,所有的伤痛,都来自于躁动。肉体奔波太久会劳累,灵魂游离太久会成伤。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想得开,想不开,最终还得想得开,何不提前想得开,找那么多憋屈干什么。放得下,放不下,最终都是被放下,何不快乐的放下,受那么多累心做什么。

太阳东升西落,人生分分合合,在追求人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懂得释怀,好的心态胜似一切。人,还是应该快乐一点,别再无谓的忧郁了。清晨,一杯清茶,对着一米阳光,开心的微笑,快乐多了,生活才会更美好。

判断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就看他脑子里是否能同时容纳下两种不同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面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问题,你我思考的角度不同,采取的反应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法国社会学家托利得曾说:“判断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就看他脑子里是否能同时容纳下两种不同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以上,被后人称为「托利得定律。用亿万富翁查理·芒格的话说,对手里拿着铁锤的人来说,世界就像一颗钉子。因为聪明人的大脑里都有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即“多元化思维”。

很多人之所以成长受限,多半是被自己的思维模式所困。能将复杂的事情简单的化解,不仅是一种极佳的处事手段,更是一种人生的觉悟和智慧。

当你遇到复杂的问题时,要反其道而行之,跳出“复杂”之外,才能以最快速和低成本的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只会造成一种局面,那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为你自身已经被这种复杂的节奏所裹挟。

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当你遇到复杂的问题,并且深陷于其中之时,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消费的人,所以在关键时刻。

能够把复杂化为简单,用最直接最干脆的方式断舍离,解决当下的纠葛就是最大的智慧。

佛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 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

浮华人世,终须一份心灵宁静的守候。对事看淡,把心放宽,对人真心诚心,用心对待,如此,便心安了。只要心守一份素简安然,善良做人,心安一生,再坎坷的路途也风雨无阻。

人生苦短,再多的钱财,不过是数字,再高的地位,不过是称号,总有一天随时间而去,空空来,空空走。人生苦短,心态重要,得也好,不得也好,都是平常事,得之珍惜,不得也从容,不争,无须争。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不曾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怨怒,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人心如路,心有多宽,命有多好。越计较,越狭窄;越宽容,越宽阔。心有多宽,命有多好。有些东西,不是你想,就能得到;有些人,不是你爱,就能成全。抢来的东西不久,争来的东西不长。

人活一世,心要放宽,事要看淡,学会不争,不气,不计较,才能活得自在安逸。执于己念,只会更加痛苦,少一些嫉妒,少一些攀比,就会多一份快乐和幸福。心宽了,春天永远属于你,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心态就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能改变你的命运;它能决定你的人生。人生在世活的就是心态,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心宽路自宽,心好命自好。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执于一念,困于一念;一念放下,自在心间。人生在世,快乐是一生,忧愁也一世,何不看开?

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相信自己,只要还在努力着,就一定会有收获,有的时候,事与愿违,是上天另有安排。

余生,该歇就歇,该睡就睡。赚再多钱,也买不来身体健康;赢在多利,也换不来长命百岁。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都是事事如意、一帆风顺。凡事将心放宽,人生才会海阔天空,凡事将心放宽,人生才会寿命百岁。

往后余生,心放宽,事看淡,心态平和,一切随缘。生活岂能事事如愿,得不到的,看淡就行,想太多,对自己是折磨。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

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爱恨情仇,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事要看淡,心要放宽。人生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曲。酸、甜、苦、辣,动听的歌,人生因为有了你们才更有意义,就看你怎么品味了。

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的心态,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无论是感情,还是生活,都不要太牵强,得失是自然,看淡是必然,不沉浸过去,不纠结未来;心宽,路自然通畅,生活自然快乐!幸福!

心静自然凉,心淡花自开,不纠结得失,不执念宿命。花何以美,在于心静;人何以忧,在于心乱。心乱了,走到哪里都是吵闹;心安了,周围一切都是安宁。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简单快乐不难,只要你心境开阔,乐观豁达,就会拥抱快乐。

做人应知足,事不需要样样完美,人生何求高高在上,追求完满的人生是好的,向往高质量的生活是好的,但在通往前行的路上,别忘了带上知足的心。

人生真正好的活法就是自于内心的淡泊宁静,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心放宽,事看淡,心态平和。

常言道:福由己造。所以,人这一辈子过得是苦是乐,全看我们自己,一切福祸,也全在我们手上。

正所谓:“成熟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学会放下不该有的执着和不必有的执着。”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载,难免有得有失,只有学会放下心中的那些执念,才能拥有新的幸福。

时间,是一切烦恼的解药。曾经,我也有段不顺心的时候,觉得生活很疲惫,工作很琐碎,心情很烦躁。

然后,一到深夜就开始反思之前的事,尤其是容易想起后悔的事:后悔自己在念高中时不够努力,以至于后来没有念上自己想去的大学。

后悔自己在念大学时不够坚定,以至于后来没有选上喜欢的专业。后悔自己在刚毕业时不够清醒,以至于没有做上自己热爱的工作。

接着又开始自行脑补,生活中的各种情节,不断地感慨,“如果当时怎样怎样就好了”“过去不做什么什么就好了”。

每次越想就越焦虑,越想就越烦恼,让人极度崩溃。那时,身边的朋友也给了我各种安慰,她们总跟我说:“放心吧,时间会治愈你的。”

可我当时只是觉得,这不过是拿时间,当做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罢了。还反驳她们道:我觉得时间不会治愈任何人,它只会让之前重要的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仅此而已。

而如今我经历过奔波、失落和挫折,开始不再为生活里的繁杂事情闹心,也不再对过去的那些遗憾耿耿于怀,岁月让我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放下。

我才明白:时间真的是一切烦恼的解药,因为所有的解药,它都藏在时间里。只要我们还活着,一切就还有希望。

所以啊,遇到再怎么苦恼难过的事,也要想着,一切终会过去,时间会治愈你,没有什么是时间解决不了的。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要学会自己去化解。就像郭德纲说的那样:“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风雨踏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来放得下。放不下,也得放。”

在生活中碰到烦恼时,不妨想开点,所有的困难和烦恼,都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坚信总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毕竟,身心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最后,我想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三千烦恼,但我也希望每个人,都拥有万千解药。

人这一生,青春转瞬即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岁月在带走我们天真的同时,也一并带走了我们身上的不成熟。

年少的时候,人们对周遭的世界,总是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时的你,渴望身边皆是良人,渴望别人懂你,渴望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渴望你所珍惜的,能永远留在你身边。

可等你经历过岁月,被辜负过几次,失败过几次,你便慢慢发觉,人生海海,周遭的一切并非你一人能左右。

年轻时以为的成功,是征服世界,是奋力抓住身边所有的人和事。可后来便感悟到,真正成熟的人,不会再跟生活拧巴较劲,而是开始完善自己,并且看开一些事,放过一些人。

真正厉害的人,一不抱怨,二不解释,三不纠缠。

不抱怨,抱怨旁人,不如自我检讨。辛弃疾有云:“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个世界上,不合人心意的事时有发生。抱怨别人,无非就是觉得旁人怠慢了自己,亏欠了自己,但你要知道,人生于世,谁都有谁的难处,与其做无用的抱怨,不如自我检讨。

感情上受了委屈,你抱怨伴侣,朋友不珍惜你。但细细想来,爱情也好,友情也罢,那都是你可以选择的东西,你遇人不淑,完全可以与之撇干净关系。

一味抱怨,说白了就是对那已经腐烂变质的东西还心怀期盼,是你的执念太深。停止抱怨,选择看开放手,方能走入下一段风景。

再说生活上,难成大器的你,总抱怨老天不公,没有给你富裕的原生家庭,没有给你好机遇。

可细想一下,这个世界上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人又有几个,那些看起来比你成功的人,不过是更早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一味抱怨,是推卸责任的表现,总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便会忘记自省,如此,便不可能有进步。

停止抱怨,你改变不了旁人,就改变自己,等你真正能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人或好或坏,根本无法再影响到你。

不解释,三观不同,无需多言。以前总觉得,人活着就得被人懂,所以不管遇见谁,我们都急着表达自己,并且想要被认同。

可后来,当你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多了,你便发现人这一辈子,其实不可能处处都是知己,更不可能让所有人懂你。

就好比那些喜欢穿名牌的人,总是对衣着朴素之人嗤之以鼻,面对三观不同的人,你再费尽心力解释自己,人家依旧觉得你所思所想可笑至极。

三观不同的人,对生活的追求不同,所以对成功的定义也不同。也许眼下的你,还挺满意自己当下的生活,可放在别人眼中,你的幸福却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你得明白,人这一生,说白了就是各过各的,所以没必要逼着旁人认可你的幸福。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你无需解释,只要自己心中有杆秤,就无惧他人评判。

不纠缠,烂人烂事,放过就好。人这一生,不可能所有遇见皆为良人,有时候即便你再真心,也有可能遇到那些不珍惜,不体谅你的人。

你与这些人来往,势必就会有糟心事发生。面对烂人烂事,你越是纠缠,就越容易被其所困,如此,反而让自己难以清静。

有时候想想,他人辜负了你,伤害了你,假若你真的将此当人生路上迈不过去的坎,反而正合了那些虚妄之人的心意,他们最想看见的,就是你失落惆怅的样子。

反而,当你不去过多停留的时候,那些烂人烂事,并不能拿你怎么样,你的洒脱,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所以说,做人一定别纠缠,糟心的人和事,放过就行了。从今以后,生活上,别为失去的岁月纠结不已,曾经的你经历如何,都已成为昨日烟云,唯有把握现在,才能不负岁月。

感情上,别跟那个伤害过你的人纠缠不已,放下他,清空回忆,有些事你不必铭记于心。

人活着,谁都不想当弱者,岁月更迭,谁都想在人生的汪洋大海里屹立不倒。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由知识和智商决定,他对待生活暴击时的心态,以及他对自我的完善,才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失意时不抱怨,与其责怪他人,不如改变自己。三观不同不解释,与其做无效的争辩,不如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那些不如意的人和事,放过就行,人生何其短暂,没必要在不好的人和事上枉费精力。余生,照着这些想法去完善自我,相信你不会输。

俗话说;一日三笑,不用吃药;一日三恼,不老也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个人,不仅自己快乐,对方也会感到快乐。

好命不如好心态。人生如梦,顺少逆多,钱赚不完,知识学不完,烦心之事时时有,千万不要总是和自己过不去。好命不如好心态,不能在物质上满足自己,至少在精神上安慰自己。

从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富人。可是他总觉得自己过得苦闷,过得不快乐。有人告诉他,你的快乐不在这里,而在西方。富人若有所思,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快乐。

临走前,他拿了两袋金银财宝,一路向西而行。富人走了一天,走了很多地方,眼见太阳即将落山,富人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快乐。于是他在半山坡上找了个地方歇歇脚,此时迎面走来一个农夫,正高兴地哼着歌蹒跚而行。

富人向农夫打了声招呼,并疑惑地问农夫:“我很有钱,没有人不羡慕我,他们都想跪在我面前求我散一些钱财。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快乐!”农夫放下柴火,擦了擦汗,笑着说:“快乐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

富人似乎突然意识到:“我一路走来,带着这么多钱财,总担心别人来抢,怕被人算计,哪里有哭开了?”他回到家后,慷慨地捐赠,慈悲为怀,救助灾民,大家都称赞他,他也自然成了一个快乐的富人。

只要你有一颗静谧的心,能适时放下,快乐自然会随时围绕着你。孟子曰:“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世界上很多东西只有平心静气地舍下,才能真正地得到。

许多人在事业上成功之后,造福桑梓,回报社会,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同时也提高自己品格和人格。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都不一样,尽管一路上有许多荆棘,但最终都会通向成功的终点。昨日已过,心中向阳,相信自己,明天依然充满希望。

笑对过往,就守住了人生的幸福。面对庸庸碌碌的生活,不同的心态,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无论你贡献了多少,你的责任有多重要,少些失心,多一份责任,你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如果能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那是人生最大的福分。

从前,有一位禅师,年事已高。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所以就躺着开始考虑自己的临终事宜。大弟子听说师父快要圆寂的消息,就立刻跑到市场上买了师父最喜欢的糕点。当死亡渐渐来临时,禅师手里拿着糕点,一言不发地笑了。

弟子们一个接一个地问:“师父,您很快就要离开我们了,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禅师幸福地说:“这个糕点很好吃!谢谢你们,我非常享受这一刻,我很幸福。谢谢你们送我最后一程。”

生活在当下的人往往是最幸福、最知足的。死亡并不重要了,下一刻的事也已经毫无意义了。

当你置身于芸芸扰扰的世俗社会,请切记:“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学会接受生活之中的遗憾,学会珍惜生活之中的感动,笑对过往,就守住了人生的幸福”。

放下过去,笑对未来,是一种淡泊的心态。放下过去,笑对未来,是一种淡泊的心态。要沉着面对一切,就要有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的挫折,不为得失所累。

人生包含着快乐和悲伤,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往往都是财富。很多人只有经过磨练,才明白“翻山越岭”的人生的真谛:“翻过去了,越过去了,心中便心无挂碍,无所畏惧了!”

一天,禅院里,跑着几只鸡,在吱吱叫个不停。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撒点米吧!否则它们会饿死的。”师父说:“别担心!有空的时候,我会去买些米。”

第二天,师父买了些稻米交给小和尚,对他说:“去吧,把米撒在地上,喂给鸡吃。”这时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洒米一边飘。小和尚焦急地说:“师父,不好,好多米都被风吹走了!”

师父说:“不要惊慌!大部分被吹走的米是空的,多半吹不走。”当稻米撒上了,鸡还没有吃,一群麻雀飞来了,专挑饱满的米吃。小和尚看见了,惊慌失措地说:“师父,不好,稻米都被麻雀吃了!这下完了,我们养的鸡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师父说:“没关系,有很多稻米,麻雀吃不完。”

晚上下起了大雨,小和尚睡不着觉,他担心稻米会被冲走。第二天早上,他很早就跑出了禅房,果然,地上的稻米都不见了。于是他立即跑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昨晚一场大雨把地上的米都冲走了,该怎么办?”

师父平静地说:“别担心!别难过!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只有鸡知道。这几天,鸡笼一直开着,它随时都在吃米,怎么会饿死呢?记住,一切顺其自然,强求不得!”

佛学注重修行,在出家人看来,修行是走一条路,一条通向心灵的路。在这条道路的对面,往往会升华出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可以让人处变不惊,随性自然,了解生命的真谛。

一个人在遭遇各种不幸横祸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镇定自若,那就显示出他清楚地知道人生可能遭遇的苦难是巨大的和不可胜数的。

为此原因,他把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仅仅视为那些发生的众多苦难中的沧海一粟而已。这也就是斯多葛派哲学所提倡的心态:我们永远不应“忘记人类的自身条件”,而要时刻记住人的生存大致说来是一种悲惨、可怜的宿命,它遭受难以胜数的灾祸和不幸的袭击。

平庸的人和明智者之间的典型差别,反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在评估和考虑是否存在可能的危险时,前者只是提出并且考虑这一问题:相类似的危险是否曾经发生,后者却思考相类似的危机是否发生,并且牢记这一句西班牙谚语:“在一年都不曾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发生。”

当然,这两种人的提问有所不同是正常的,因为考虑将要发生什么需要洞察力,而看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则只需感官而已。

但是,我们的格言应该是:必须为邪恶之神作出牺牲。换句话说,我们要不惜花费时间、人力、金钱和忍受烦琐、不便以及减少自己的需求,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发生不幸的可能性。我们作出的牺牲越大,那发生不幸的可能就越小、越遥远。这一方面至为清楚的例子就是缴纳保险金。这是众人奉献给邪恶之神的祭品。

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一度为某件事情悲伤不已,但最后那却被证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者,我们曾经为之兴高采烈的事情,后来却变成了我们极度痛苦的根源。

人世的悲欢苦乐,无论何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也不会使我像女人一样软下心来,流泪哭泣。我们只需环顾四周就可以重温这种认识: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可看见人们为了这一悲惨、贫瘠和徒劳的生存而拼力挣扎和搏斗,饱受折磨。

为此原因,我们应该减少、节制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学会接受和适应不如意的事情和处境,时刻留意防止或者承受不幸的灾祸。

这是因为大大小小的不幸事件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把这一点时刻牢记在心。因此我们不应像一个永难满意的人那样拉长着脸,和巴里斯福德一道,为人生中无时不在发生着的苦难唉声叹气;更不应该“为每一个虱子的叮咬而呼唤神灵”。

相反,我们应该谨慎、细心地预见和避开可能的不幸,不管这些不幸来自人或事。在这方面我们应做到不遗余力、精益求精,就像一只聪明的狐狸,灵巧地躲开大大小小的灾害(很多情况下,所谓的小灾害只是经过化装的小小不便而已。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认定灾祸随时有可能发生,并且,正如人们所说的,对此有所准备,那么,忍受灾祸的困难就会有所减轻。

这主要是因为:在灾祸还未到来之前,如果我们镇静地把它视为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那我们就可以预先从多方面、清晰地考虑灾祸的程度、范围,这样它就起码是有限的和一目了然的。当灾祸真的发生时,它就不至于过分地影响我们。

但如果我们不曾做到这一点,而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横遭不幸的打击,那我们受到惊吓的头脑在第一时间并不会准确地测量飞来横祸的程度和范围,这样,由于心中没数,这一灾祸就会显得无法捉摸,起码很容易显得比实际的更严重。模糊不清和无法确定会以相同的方式,使每一危险显得比它的实际样子更加厉害。

当然,在我们把不幸视为有可能发生的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了我们会得到的帮助和作出的补救措施;或者至少在头脑中习惯了灾祸这一表象。帮助我们以镇定自若的态度接受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幸和灾祸的最佳方法,莫过于确信这一真理:“发生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必然地发生。”在那篇获奖论文《意欲的自由》中,我从最基本的根据推断出并确定了这一真理。

对于不可避免地必然发生的事情,人们很快就会加以接受。认识这一真理就能帮助人们把发生的所有一切,甚至包括那些由于最离奇古怪的偶然变故而导致发生的事情,都同样地视为必然地发生;它们跟那些遵循最广为人知的规律,并且完全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发生的事情一般无异。

我建议读者参阅我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十五章,在那里,我已经讨论过认识到事情是不可避免和必然地发生这一真理以后,心灵会感受到抚慰和安静。

谁要是深切、完全地明白到这一真理,就会首先作出自己分内的努力;而对于自己必须忍受的痛苦也会甘愿承受。我们可以把那些琐碎的、每时每刻烦扰我们的小小不幸视为存心给我们做练习和锻炼之用,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

我们在每天交往中碰到的琐细烦扰,他人趾高气扬的态度和不当举止,别人的不足挂齿的冒犯。

对于这些,我们应像带角的西格弗里德那样,亦即是说,我们应该不为所动,更加不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我们应视这些东西为前进路上的小石子,做到麻木不仁,把它们随脚踢开。

我们确实不能认真去回想和琢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平凡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静心的修行呢?在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总是少不了,太多的牵涉和束缚会让人心生厌烦。面对这些,我们无需大喜,不必大悲,随性而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共勉!

作者;青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