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宋仁宗赵祯的生活和事迹(七)

 诗婧画意 2020-05-24

由于宋真宗赵恒在位的时候,曾经大修玉清昭应宫,耗费了很多的钱财,还不包括每年的天庆、天祺、天貺和先天降圣节日的开支。于是,刘太后和赵祯与礼仪院商量,除了太后和皇帝的生日,以及本命年(庆祝本命年)以外,以前一年设坛祈祷(醮)四十九场,现在减少为二十场。根据冯拯的建议在天庆等节日中,64个大州和府设坛祈祷可以用香灯、鲜花、水果、山泉和药苗,其余的小州就不用这些了,可以节省很多费用。对于这些建议,刘太后和赵祯都听从了。关于建造房屋和其它的建筑物,一般而言,宋廷会要求三司的官员来计算费用和数量,然后再发给木料。后来,刘太后和赵祯发现,建造房屋不经过三司,导致了费用的支出比以前多出来不少,“且闻伐材採木,山谷渐深,辇致劳苦,宜检约之“,滥砍滥伐,还出现了一些运输艰难的问题。从宋朝开国以来,茶法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问题,只不过当时还不是很严重。经过了宋太宗和宋真宗以后,宋廷决定开始施行淮南十三场贴射茶法。所谓“贴射”指的是宋代实行的一种有关茶叶买卖的税收制度。这十三个茶场的园户卖茶给商人;然后,茶官就估计出实际的价格,把估计的价格和园户的实际出售茶叶的价格差额交给官方;最后,由朝廷派出官员来验定茶叶的质量,园户不能私下出售茶叶。

由于礼仪院是宋真宗时期所建立的,但是其中的官员很少参与重要事务,每年还要拨出不少费用,因此张士逊等人认为,礼仪院并没有存在的必要。于是,赵祯和刘太后以知礼仪院的翰林学士晏殊、龙图阁直学士冯元担任太常礼院的职务。赵祯的生日快要来临了,辽圣宗按照礼仪派遣彰武节度使耶律唐古特和宁州防御使成昭文来祝贺乾元节(皇帝生日)。五月30日这一天,百官和契丹使者上寿于崇德殿,礼仪非常隆重,赵祯当时已经十三岁了。随着赵祯的年龄慢慢长大,他对于很多事务有着自己的见解。有一次,赵祯命令翰林学士到三司副使和知杂御史,每人举荐太常博士以上的人员充任谏官和御史。赵祯的意思就是让谏官和御史能够担任自己言论的责任,而不是“不专言责”。在很早以前,钦州的治所位于现在的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的久隆镇(钦州因为钦江而得名)。但是,由于处在山谷中,充满着“瘴毒”,非常湿热,很多人因此病死。当时的钦州推官徐的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转运使。转运使就把这个建议上表给了赵祯和刘太后,得到了他们的赞同,就留徐的来处理迁徙的事情。徐的就把以前的钦州迁徙到现在的广西灵山县旧的钦州遗址。徐的自己穿着较短的衣服,拿着木棒,亲自参加修建城堡、民居、府邸、仓库,“皆得所安”。这次整体的迁徙,还是很成功的,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支持。

  对于充任去契丹的使者,大臣们提出建议,“文臣令给事中以上,武臣遥郡以上”,就是让他们专门充任去契丹的使者,不需要担任其它的职务。此外,宰相认为,这些使者可以从中书省和枢密院中的官员里面选择,因为“两府”的优秀人才还是不在少数。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刘太后和赵祯的赞同。这个时候,甘州回纥可汗夜落隔通顺派遣使者来贡献物产,赵祯还是很高兴,就册封通顺为特进、归忠保顺可汗王。回纥和唐王朝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和睦的,持续到晚唐时期。这次甘州回纥想与北宋朝廷保持联系。六月,赵祯任命保大节度使钱惟演为亳州知州(安徽亳州市)。由于当初安葬宋真宗的时候,占去了不少民田,大概有四十八倾,估价为七十万钱。赵祯觉得,不能以平常的制度来衡量,“营奉先帝陵寝而偿民田直,可拘以常制耶“?,还特别赐给百姓一百万钱。由于佛教兴盛,很多钱币都被销毁,修铸佛像和寺院的挂钟,导致了现钱的减少,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赵祯规定,“禁毁钱铸钟”,这种钟主要是用来报时和集合的,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对于职分田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一些争论,赵祯很关心这些事情。有一次,赵祯下令,天下的职田,“无令公人及主户租佃,召客人者听”,就是说,这些田地只能让无土地的佃户耕种(就是《水浒传》中的庄客),就是官府的差役和有土地的人家也是不能耕种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