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棉花当例子,手把手教你做商品期货基本面分析。

 火天大有_元_享 2020-05-24

期海神匠

 2020-04-05 19:35:00

所有数据的收集、整理、筛选、汇总都属于统计基础工作的范畴,所有的市场分析本质上都是统计分析。

2.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当成了必修课,所以基本面分析成了中国的市场分析主流方法,技术分析理论没当成必修课所以成了非主流。

3.有朋友会说需求量和消费量不是一回事吗?错!需求和消费是两码事。

4.决定棉花价格的是“供需”,而不是“供消”!

5.基本面分析是以商品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统计数据和图表为手段,着重对影响商品价格和走势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6.用微观经济学进行中国棉花市场的基本面分析也会出错,出错是正常的,是理论性、系统性缺陷。

7.我们在进行市场分析尤其是期货市场分析时,不但要分析棉花基本面,更要对基本面分析的有效性进行研判。

8.有效的时候采用基本面分析,失效的时候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才能避免在基本面分析失效时出现误判。

9.在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进入极端恐惧和贪婪的阶段采用市场参与者心理分析(资金博弈分析)来弥补市场失去理性时的缺陷。

10.在做不到完全信息的情况下用技术分析作为补充来弥补信息的不足,因为技术分析认为“价格包容一切市场信息”。

11.技术分析还可以把基本面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解决把分析落实到操作上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正文

所有数据的收集、整理、筛选、汇总都属于统计基础工作的范畴,所有的市场分析本质上都是统计分析

运用宏观经济学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就是宏观面分析;

运用微观经济学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就是基本面分析;

运用波浪理论、道氏理论、价量理论等技术分析理论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就是技术分析。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马歇尔计划、道氏理论、斐波那契理论等等都归属于广义的西方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大的受众,区别仅仅是有没有被中国的大学当成必修课而已。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当成了必修课,所以基本面分析成了中国的市场分析主流方法,技术分析理论没当成必修课所以成了非主流。

难道一个经济学理论正确与否是以中国的大学当不当必修课来划分的吗?

没当成必修课的期货经典理论不应该出国到华尔街去学吗?

以USDA11月报为例,我就借机展示一下我是怎样分析平衡表的。

一般平衡表都是年度的,下图一二三是我做的《中国棉花月度平衡表》,图四是USDA月报预测的中国年消费量,已经连续跟踪三年了。

中国棉花平衡表中最难测算的数据是需求量和消费量,我这月度平衡表把每个月的需求量推算出来了。

首先需要说明的表中的库存不包括尚未投放到市场的储备棉库存,因为尚未投放到市场的储备棉的数量没有详细的官宣数据,而且未投放到市场上就是关在笼子里的老虎,不影响市场价格。

以棉花当例子,手把手教你做商品期货基本面分析。
以棉花当例子,手把手教你做商品期货基本面分析。

如图一,2017年9月份我测算出2016/17年度的总需求量为891.59万吨,如图四2017年9月USDA月报预测的中国年消费量838万吨。

当时我就说USDA对中国的消费量低估了,后市会逐步上调,头上三尺有神灵我不敢撒谎,后市果然隔几个月上调一下。

因为我认为USDA应该上调中国消费量,所以在上调至891.59万吨之前我对USDA月报都是看多的。

以棉花当例子,手把手教你做商品期货基本面分析。

如图二,2018年9月份我测算出2017/18年度的总需求量为928.2万吨,如图四2018年9月USDA月报预测的中国消费量925万吨。

与我测算的928.2只有3万吨的误差。

以棉花当例子,手把手教你做商品期货基本面分析。

如图三,2019年9月份我测算出2018/19年度的总需求量为859.33万吨,如图四2019年9月USDA月报预测的中国消费量860万吨,与我测算的859.33可以认为是0误差。

顺便说一下,我跟踪的中国2019年9月份的需求量是63.09万吨,看似不多但是有季节性因素,同比2018年9月增加了13万吨(同比增加25.47%),与2017年9月份的64.34万吨基本持平,比2016年9月份的58.12万吨高了4.97万吨。

9月份的需求量同比增加25.47%,需求哪里不行了?

如果把后市N个月的需求量同比%进行平均是不是可以预测本年度的需求量同比增减多少?

如果后市连续跟踪N个月的需求量都与2017年四季度持平,是不是可以预测本年度的消费会回升到2017/18年的水平?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我的月度平衡表里叫需求量,USDA叫消费量,我统计的是上年度的需求量,而USDA预测的是本年度的消费量,为什么这两个数能够吻合呢?

只有一个解释就是USDA用上年度的需求量来作为下年度消费量的预测值。

有朋友会说需求量和消费量不是一回事吗?错!需求和消费是两码事。

我今天买了10个馒头和今天吃了10个馒头是一回事吗?买馒头是需求,吃馒头是消费。

纺织厂每个月稳定用棉量2000吨这是消费,但他可以本月买4000吨也可以只买1000吨这是需求。

所以我的月度平衡表里每个月的需求量波动是比较大的,而USDA月报里的消费量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决定棉花价格的是“供需”,而不是“供消”!

长期的需求量一定是大于消费量的否则就停产了。

USDA平衡表里用消费量是为了保持平衡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否则忽高忽低的就乱套了。

而我们如果要根据平衡表来分析和判断每个月的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的话,应该跟踪需求量,要通过消费量透视到需求量的高低变化!

这个《中国棉花月度平衡表》是我的《棉花市场投研系统》里的一部分,是必须要跟踪的。

把平衡表分析到这种程度就能做好期货分析了吗?基于我对基本面分析原理的深刻理解,我很坚决的说不行!

原因如下:

基本面分析是以商品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统计数据和图表为手段,着重对影响商品价格和走势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基本面分析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里的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简言之,就是认为商品的价格是供应和需求的综合作用来决定的。

众所周知,经济学本身就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每一门理论都存在缺陷和不足。

以微观经济学为例来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完全市场经济理论,是以如下三个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第一,市场出清;第二,完全理性;第三,完全信息。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既然基本面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那么基本面分析也应该遵循上述三个假设前提。

也就是说在市场出清、市场参与者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基本面分析才是正确的。

在三个基本假设前提不完全符合的情况下,基本面分析就会出现偏差,这属于理论性和系统性缺陷。

反观中国的棉花市场,供应端的收购、进口、储备都有政府的深度干预,做不到市场出清。

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经常伴随着人们非理性的极端恐惧和贪婪。

国内的网络管制以及政府信息的保密性也做不到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获得贸易战和轮储的信息都是不对称的。

还有,供应端的资源大部分被中储棉、中华棉、中纺、新疆兵团等十几个大公司掌控着,甚至出现过全国只有中储棉一家卖棉花的现象,这更像是寡头垄断经济而不是完全市场经济。

我们用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理论去分析寡头垄断市场,适用性和准确性是要打折扣的。

我认为适用性在70-80%,并不是10次判断对了8次就总算账赚钱,总算账是否赚钱取决于犯错时的仓位大小。

所以用微观经济学进行中国棉花市场的基本面分析也会出错,出错是正常的,是理论性、系统性缺陷。

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在进行市场分析尤其是期货市场分析时,不但要分析棉花基本面,更要对基本面分析的有效性进行研判。

有效的时候采用基本面分析,失效的时候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才能避免在基本面分析失效时出现误判。

由于中国棉花市场有政府的深度干预,所以应该进行宏观分析和政策意图分析来弥补市场不能出清的缺陷。

在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进入极端恐惧和贪婪的阶段采用市场参与者心理分析(资金博弈分析)来弥补市场失去理性时的缺陷。

在做不到完全信息的情况下用技术分析作为补充来弥补信息的不足,因为技术分析认为“价格包容一切市场信息”。

另外,技术分析还可以把基本面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解决把分析落实到操作上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由于以前头顶着技术派的非主流标签,所以一说技术分析的重要性就被人挤怼,一说资金博弈就是阴谋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