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书店事件:青少年世界中的残酷隐秘法则

 文野 2020-05-24

​上海书店事件:青少年世界中的残酷隐秘法则

上海书店事件:青少年世界中的残酷隐秘法则

文 | 雾满拦江

(01)

上海,一位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去书店的儿童读书区。

就在5岁的女孩儿读书时,一个10左右的男孩凑了过来,拉着女孩儿,要把她带去洗手间。小女孩儿虽然才5岁,但多少懂点自我保护,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于是男孩儿就借着桌子的遮掩,对女孩儿进行骚扰。

据网上披露的资讯称,男孩儿不仅抚摸女孩儿,让女孩儿抚摸自己的下体,还要让女孩儿舔自己。5岁的小女孩儿根本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但知道这不是好事,回头就告诉了妈妈。

孩子的妈妈立即找对方家长理论,并要求看监控。

监控证实了上述事件。

可万万没想到,男孩儿的家长非但死不认账,还气焰特别嚣张——相关法律人士说了,这个男孩儿才10岁,你就算是打官司,告赢他,最多是一声道歉。男孩儿不会因此遭受任何责罚。

(02)

许多人非常的震惊。

10岁的男孩子,却显示出成年人都不具有的狡黠阴诈。

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上海书店事件:青少年世界中的残酷隐秘法则

(03)

人之初,性本善,确实是有的。

国外有部电影,一个黑老大,刚刚杀害一个无辜者,带着一身杀气回家,进门就遇到糟心事儿:

——他的儿子,在校园里被同学们殴打,遭遇校园暴力。

当时黑老大就震惊了,我黑老大耶,我杀人不眨眼耶,我刚刚杀了人耶……于是黑老大就给儿子灌输励志鸡汤:儿子耶,你要勇敢,要无畏,哪个狗日的敢碰你,你就立即打回去!

黑老大的儿子摇头:不,爸爸,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不能跟别人打架,因为我们不是这样的人。

嘿,我们咋就不是这样的人呢?黑老大当时就抓狂了:这到底是不是我的儿子?怎么跟他爹的秉性完全相反呢?

(04)

黑老大的故事再加上海书店事件,差不多就构成世界的全部。

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有两个要素:

——一是本性,二是环境。

上海书店事件:青少年世界中的残酷隐秘法则

本性,是指一个生物从基因带来的东西。

环境,就是指教育的力量。

比如一只狮子,捕猎是它的天性。稍加训练,立即得心应手——狮子妈对小狮子的捕猎训练,这是环境。

但如果一只食草动物,你非要训练它捕猎,这对它来说是个折磨,对你也是。

所以说本性大于环境。

现代社会,堪可称为一台行为矫正仪。

对好的一面,给予鼓励,地位,荣耀,财富,和美的家庭,只要你学好,你努力,你上进,所有好东西都给你。

矫正的一面,有警察,有军队,有监狱,有法律,如果你不走正道,冰冷的国家机器分分钟教你做人。

——然而你去监狱里瞧瞧,里边天天客满,一铺难求。万语千言,劝不住那颗非要往监狱里钻的心。就比如上海书店事件,那男孩儿才10岁,就干出这种事儿来,除了家庭教育不良,可知所有学好的鼓励,学坏的惩罚,对他都是失效的。就是因为有些人本性邪恶,神仙都救不得他。

环境可以暂时压制本性,但不会改变本性。

(05)

有人说,孩子都是善良的,天真的,是长大后跟成年人学坏了。

然而,孩子只是弱小。而弱小与善良无关。

先入为主的认为孩子都是善良的,那只是智力障碍,智障而已。

我们认为食肉动物,如豺狼虎豹秉性残暴,食草动物天性善良。但科学家在非洲的河边,亲睹成年的雄性斑马,要把一只幼年斑马溺死在河中。小斑马死了,斑马妈妈就会恢复发情状态,雄斑马就有机会,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这种残暴,要让豺狼虎豹听到,一定会震惊之余,多吃几只斑马压压惊。

小孩子的世界,无异于一个修罗场,没有规则也没有界限,发达国家为避免孩子们之间的隐秘冲突,学校专门开设小班,隔开人际距离。而我们教育资源的匮乏,注定了孩子们之间的竞争远比成年人更激烈,而且有些成年人会把自己的社会压力,转嫁给孩子:孩子,你爹我就这德性了,咱们家全靠你了……导致了孩子之间的争竞益剧。

好多人还记得孩子时期受过的心理创伤,还记得小时伤害你的人言容表情。所以你知道孩子们只是在父母面前装得很乖,其实他们的智力,丝毫也不差于你。只是因为他们还很弱小,极易受到社会伤害,所以国家法律才会保护他们。

上海书店事件:青少年世界中的残酷隐秘法则

(06)

对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你嫌时间早,坏人可不嫌你家孩子小。

有些人稀哩糊涂出生,稀哩糊涂成长,稀哩糊涂就做了父母,不懂得什么叫性教育。

性教育,并不是单纯说两性关系,至少对孩子来说,不过五点:

一是性别意识。

告诉男孩要有男子汉气概,要懂得保护女孩。告诉女孩要有静气,要懂得保护自己。

二是孩子与父母不要有隔阂。

坏人控制孩子,第一个威胁就是不许告诉父母。如果父母再傻了巴叽,孩子是真不敢说的。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一定要达成相互信任,不嘲笑孩子,不吼斥孩子,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孩子被欺凌或被伤害,父母傻傻不知的情形。

三是要有成就意识。

鼓励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强大的人,而后从小细节上一点点的夯实自己。这样的孩子不会沦为校园暴力的欺凌目标,前提是父母懂得社会规则,而不是认知闭锁恐惧如鼠。

四是与孩子大方讨论性事件。

诸如上海书店事件,家里有孩子的父母,都应该转发个朋友圈,跟孩子聊一聊。当然孩子会表示出不屑的模样,对很重要的事情表示出不屑,这是人性自然表现,不必介怀。只要孩子曾听闻此类事件,多少就有点心理准备,就会萌生自保意识。

五是父母知是非,懂教育。

上海书店事件,女孩儿的妈妈如此处理,非常正确。接下来就是回家告诉宝宝,这世上是有坏人的,但我们不怕坏人,任何时候妈妈都会和你在一起。再有就是告诉宝宝,不要因为坏人的行为而羞愧,应该羞愧的是坏人,我们堂堂正正,只有不惧坏人和日后更聪明的保护与防范。

上海书店事件:青少年世界中的残酷隐秘法则

至于男孩儿家庭,应该更是个机会。

10岁的儿子干出邪恶事情。正常父母都会大吃一惊,会在第一时间痛责反省,会立即向对方妈妈认错。

之所以做出这种姿态,只是为了教育家中坏孩子,你对他人做出的坏事儿,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孩子能够幡然醒悟,得到一个懂事明理守规矩的孩子,而不是他成年后你还得蹒跚着老腿去监狱探监,这岂是钱能换来的?

可惜,男孩家长竟然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

可惜

人的本性作用,比环境作用更大。如果不是这样,那监狱应该早就关门了。一个人坏一点没关系,太老实的孩子,容易受到欺负,坏一点更懂保护自己。但你坏可以,千万不能脏。坏的人还可以抢救一下。但脏的人是无可救药的,如对一个5岁小女孩儿下手的人,这种人无论年龄多大,都是极肮脏的畜生。对这种人实施社会保护,纯属脑子进水,所以我支持降低犯罪责任年龄,把那些肮脏的东西早一点关起来,对每个人都是件好事。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