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一番景致的北魏墓志——《鲜于仲儿墓志》】以下是黄惇先生关于这个碑的文字。

 秦岭之尖 2020-05-24
《鲜于仲儿墓志》 成于孝昌二年( 526年),我们几乎无法谈论书手,因为从中看到的那种用刀习惯,已经泯灭了书手的原貌。笔笔断开、流畅连贯的书写美被短促的刀触所替代,完全没有写的意趣,却充满了具有笔势的刀味之美。那种用刀的习惯非常的强烈,以至下刀时连原书丹的间架结构也全然可以去任意变更的。在这一墓志中不时可以看到破坏了生理节奏的横画,这种横画的不和谐,在一般掌握笔法的书手笔下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我认定《鲜于仲儿》更多表现出的是“刻”而不是“写
凡是在印石侧面刻过边款的人,定有一种体验,那就是刀从右到左,表现的却是从左向右的笔意。《鲜于仲儿》于北魏刻石中的许多作品便是这样凿刻出来的。民间刻工的凿子与印人的刻刀尽管并不完全一样,也许刻工的凿子可以改变多种方向去刻凿笔画,但依我的观察,刻工也仍然是以从右向左的动作刻凿要来得顺手和惬意。了解这一工作的人还知道,他们常常为着方便,並不依着书写的笔顺来凿刻。
点,变成了三角形,横画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装饰之趣的由来正是那把刀凿,如同今人以油笔写黑体字,其装饰趣之由来正是那扁平的毛颖一样。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也就是说北魏石刻中典型作品的风格很大成份来自刻工定式,书手的作用常常被模糊了。因此我认为民间工匠的这种用刀技巧和工艺制作过程,是形成这类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当然不是唯一的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