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两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后,可能缺乏“迟钝的力量”

 Gioia_studio 2020-05-24

文|C位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期末考完试后,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亲戚朋友见面了都免不了问一嘴“你家孩子期末考了多少分啊?”考的好的自然乐意回家,考的不好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羞于启齿。

在这些考的不好的孩子中,总有一部分很能乐观的看待分数、看待排名的孩子,对此有的父母说“不知道上进”,而有的父母也自叹孩子的天真单纯。

小慕常被爸爸妈妈戏称是“佛系宝宝”,面对挫折和失败总是会很乐观的去看待,或者从其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不,期末考试小慕的成绩算不上赖,但是也不能算拔尖,开完家长会回家后,爸爸拿着小慕的卷纸回家后就找小慕谈了一次。

爸爸说:“小慕,对于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你是怎么看的?” “我觉得挺好的呀,所有的题我都会,就是马虎了。”小慕说。 “你知道你同桌考了多少分吗?”爸爸问。 “我管我同桌考多少分干嘛呀?他是我班学霸,跟他比干什么?”小慕回了爸爸一句。

这给小慕爸爸气的哭笑不得,“那你考个好分数,假期也可以过的很开心啊!”

小慕睁着无辜的大眼睛问:“我考试成绩和假期开不开心有什么关系吗,爸爸?”听完这句话,爸爸直接转身走了,再也没有和小慕谈下去的欲望了。

晚上妈妈下班回家,爸爸和妈妈谈起了家长会的事情,也谈起了回家后和小慕交谈的事情。

妈妈却很淡然,“我们家的小慕就是这样一个心态乐观、与世无争的孩子,内心恬静而美好,这也是她的一个优点。”

“说两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后,可能缺乏“迟钝的力量”

​反观有不少孩子面对自己的糟糕的成绩,或者犯的一点错误就会哭天喊地的,感觉要到了世界末日一样,根本承担不了一点成长中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常常也有人称这类孩子有一颗“玻璃心”。

一点小事就哭,孩子玻璃心太脆弱影响很大

身边的这种“玻璃心”的孩子有很多,轻则掉眼泪,重则行为偏激,甚至还做出为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事情。

现在也有很多人用“玻璃心”来形容那些心像玻璃一样容易碎的人,简直就是“矫情”的代名词。

而现在却越来越多的儿童也患上了这种“矫情”病, 心理学家调查证明,我国有46%的儿童,不同程度的患有“玻璃心”。且家庭条件越优越,孩子越容易有一颗“玻璃心”,究其原因就是“溺爱”。

全家上下8口人,甚至更多围着一个孩子转,真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也同样认可了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模式。

当孩子习惯了这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状态时,当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太阳”时,一旦有一点点的小事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极度挫败感,甚至心理承受能力会坠入深渊。

曾经在安徽省发生的一件让人紧张之后又哭笑不得的事情:

一天夜里,消防员们从河里救上来一个女孩,救上岸之后经过询问才知道女孩子掉进河里的原因。
原来是女孩喜欢玩手机,可是玩到很晚也不睡,妈妈提醒了几次无果后,一气之下把她的手机没收了。女孩气愤之下和妈妈大吵之后跑出家门选择了跳河。
幸运的是,女孩会游泳,但她却没有能力游上岸,所以只能在河里呼救,好在消防员赶到救下了这个女孩,避免悲剧的发生。

看了这个事件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就是没让玩个手机嘛,还至于去跳河?”

在常人看来很小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有“玻璃心”的孩子来说,却足以让他们对这件小事“想不开”。

“说两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后,可能缺乏“迟钝的力量”
对待玻璃心的孩子,冷处理不可取

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同学整天面对这种“玻璃心”的孩子,总会小心翼翼的和这些经常“别别扭扭”的孩子相处。

一旦当父母意识到孩子过分的“矫情”,拥有了一颗易碎的“玻璃心”时,就会想办法去帮助孩子把这颗“玻璃心”变成“石头心”。

当然了,在这个矫正的过程中,有的父母免不了会使用一些偏激的方式。但是过激的方式只能更加重孩子的“玻璃心”的表现和状态。

这类“玻璃心”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不自信、胆子小,如果孩子幼小的心灵“受伤”时,父母为了借机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就会选择“冷”处理,让孩子自己去哭,父母完全不去理会。

其实这样的方式只会不断的增强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让孩子由原来“百依百顺”的状态到“无人理会”的状态,这样一个跨度极大的状态,会让孩子手足无措、内心变得极为不安。

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有效的拯救“玻璃心”的孩子呢?培养孩子的“钝感力”

高智商的人很多,高情商的人也很多,可是具有“钝感力”的人却并不多。什么是钝感力呢?钝感力就是一种来自“迟钝”的力量,是一种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的能力。

“说两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后,可能缺乏“迟钝的力量”
培养孩子“迟钝的力量”是拯救“玻璃心”的最好办法

日本著名的作家渡边淳一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直木文学奖、吉川英治文学奖等。

而渡边淳一本人就非常推崇“钝感力”,大家都知道,成为一名作家并不容易,渡边淳一在年轻的时候也是经常遭遇退稿,但是他并没有为此颓废,而是愈挫愈勇,坚持写作,终于成功。

渡边淳一后来还写了一本叫《钝感力》的书,书中渡边淳一介绍了“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 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 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 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 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 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父母们可以参考以上五项铁律,通过这五个角度来培养孩子的“钝感力”,“钝感力”的培养是锻炼“玻璃心”孩子最好的方式。

以前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关于调查“那些高考状元们都在干什么”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数人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而其他大部分人都只是中规中矩、安稳平平。

曾经在其他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一旦跳出了自己的安全圈、舒适圈那么心理就会增加不安全感,就会发现原来叫“自信”的东西,越来越不真实。

失误、错误越来越多,这时他们的心中便会生出一种错觉: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吗?不可能啊!我真的不行吗?这就是孩子内心缺少“钝感力”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接纳孩子身上的胆小、不自信的表现,但也不能因为胆小和不自信就对孩子“严加保护”。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孩子们背后的依靠而不是保护伞。

父母是要默默的站在孩子的身后,去陪伴孩子面对每一次挑战,并给予孩子必要的肯定,在孩子表现出退缩的时候父母需要去鼓励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让孩子首先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困难。

孩子幼小,身上会表现出各种毛病和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不要随便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也不要随意在外人面前点评自家孩子身上的缺点。

而是要多给孩子看一些有“钝感力”的绘本和故事,让孩子学会放开心胸,学会接纳这个世界,接纳这个世界各种不同声音,各种不同的看法,也学着让孩子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

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要和孩子多多的沟通,平等对话,在聊天中知道孩子内心的不安的因素,并进行引导,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的美好,内心的害怕不过尔尔。

那些已经具有“钝感力”的孩子,他们并不是不求上进、没有追求的孩子,只不过他们只是不太过于看重荣誉,虽然前进缓慢只是想走得更稳。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错误,“钝感力”强的孩子不会显得过于敏感、胆小,反而会更容易从容面对、更容易接纳外界,从而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说两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后,可能缺乏“迟钝的力量”

​看过《阿甘正传》和《士兵突击》都知道里面的主人公阿甘和许三多,这两个人物就是充满了“钝感力”的代表,这两个人都有一种永不言败、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内心强大,愈挫愈勇,终获成功。

我们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中那些佼佼者,那些成功人士都是拥有“钝感力”的人, 除了拥有过人的才能外还要有泰山压顶面不改色、不急不躁、从容淡定的态度。

钝感力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更是一种才能,在这个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让孩子拥有“钝感力”才能让孩子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并成功。

做为父母要培养孩子的钝感力,让孩子学会内心满足、乐观向上。

今日互动:你了解“钝力感”?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关注【C位妈妈】,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得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助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