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归纳】从气象学上来看雪的定义,从雪到雪花、雪线,关于雪的地理知识都给你总结全了!!!

 hjh2004 2020-05-24

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保证每一篇都是干货

强烈推荐地理考生关注!

欢迎每天打卡

什么是雪?


从气象学对雪的定义来看,雪就是从天空中的混合云降落到地面呈雪花形态的固体水。

这些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需要注意的是,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和热带的低海拔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小。当然,在亚热带和热带的高海拔地区也是可能下雪的,比如“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最高峰海拔5963 m,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


雪的形成条件


我们知道,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运动,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怎样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以下雪了呢?答案是不是的。

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水汽饱和、空气里有凝结核和必要的环境温度。众所周知,高空的水汽含量较少,因此水汽饱和这就成为了雪形成的首要条件。对于凝结核,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其实就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灰尘、花粉、盐粒、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等。所以我们有时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其原理就是人工制造凝结核,满足降雪的第二个条件。如果想要形成雪花就不能有较高的温度,这也就是夏天为什么不会下雪的原因。当然形成雪花不一定就要求温度低于零度。雪花是在混合云中,由于冰水共存使冰晶不断凝华增大形成的。当云下气温低于零度时,雪花可以一直落到地面而形成降雪。如果云下气温高于零度时,则可能出现雨夹雪。


雪的形成原理


当雪具备了上述形成条件,它形成的小冰晶可通过水汽在它表面凝华而增长,但冰晶所处的高空水汽不多,所以并不能很快增长。大部分小冰晶经过相互碰撞,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互相粘合又重新冻结增长。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其中,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在0℃以下,除了存在小冰晶,还有液态的过冷却水滴存在。当一团空气中的水汽,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来说却还没有达到饱和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这就是著名的贝吉龙(Bergeron)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此外,过冷却水滴还有个特别的特征,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雪的形状


在我们大多人的印象中,西方国家圣诞节贴窗户玻璃和挂圣诞树上的那种雪花都是六角形结构。那雪花还有没有其它的形状呢?

其实啊,雪花的形状极多,而且十分美丽。如果把雪花放在放大镜下,可以发现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连许多艺术家都赞叹不止,有星状、柱状、片状等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角形。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角形,花样之所以繁多,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的面上、边上和角上的曲率不同,相应地不同部位具有的饱和水汽压不同,故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再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使得冰晶各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样的雪花。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任何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雪花,每一个雪花都拥有自己的独有图案而从不重复的。

雪的颜色

雪花是什么颜色?看起来,雪花是白的。实际上,雪是冰的晶体,冰晶是无色透明的。可是它的每一面都象一个小镜子,反射光线的能力非常强,就显示出了白颜色。由于雪中冰晶的全反射作用,雪在人的眼中一般是白色的。事实上,当雪中掺杂了其他颜色的物质(如沙尘、煤屑、藻类等)时,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当然,这也得其他颜色物质的密度够高才能成功上色。曾在俄罗斯、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出现的罕见“橘雪”,就是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移动至东欧与白雪混合形成的叠加结果。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雪的大小和重量


雪花有多大?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在非常寒冷时形成的雪晶很小,几乎看不见,只有在阳光下闪烁时,人们才能发现它们像金刚石粉末似地存在着。最大的雪花直径不超过3 mm。我们常见的鹅毛大雪,类似在降落过程中的雪片,其实是许多雪花粘结在一块形成的。

雪花有多重?雪花非常轻,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重量,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有位科学家粗略统计了一下,一立方米的雪,约有60~80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


雪,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过程。每一朵雪花都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每一次化雪永远都比下雪冷,就像结束永远比开始难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越加深入,人类应加强重视地球雪环境的变化,注重冰雪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

雪线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部分,教材中把其归类为垂直地带性。近几年高考中,不同程度的都出现了关于雪线的内容。从高考题目看,主要是考察了雪线的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等相关内容。所以,雪线在高考中并不能忽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强化训练,但是教材中对于这方面涉及并不多。从考生的反响来看,雪线的知识学生不容易掌握,做题的可把握性不强。

一、雪线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全球来看,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赤道地区空气多对流上升,云层较厚,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副热带地区多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热量充足,积雪较易融化。因此,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而是在副热带地区。处在此范围的南纬20°~25°间的安第斯山雪线最高,主要在智利北部和玻利维亚西南部,一般高5500~6000米,最高可达6400米,成为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在纬度40°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干燥程度,雪线高度在海拔2500~5000米之间。到极地附近,雪线可降至地表。此外,由于10°N的降水量比10°S多,因此10°S的雪线比10°N也要高一些。总之,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二、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1、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

①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在200米以下。

②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降水量递减,雪线升高,到天山东段雪线达5000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2、地貌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①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③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我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3、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①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以上,在同等气温(低于0℃)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一般只有600~800毫米,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大陆性冰川,雪线高度大多在6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

②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雪线高度为4500~5000米,至高原内部,中喜马拉雅山北翼、冈底斯山等雪线高度为5800~6000米,珠峰北侧东绒布冰川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岗日雪线高度达6200米,是北半球分布最高的雪线。

③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

④天山南坡为向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

4、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

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雪线是指地球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即永久积雪下限的海拔。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知识点

(1)雪线的高低

雪线,指的是在高纬度、高山地区,永久性积雪最下限的海拔高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3个:气温、降水、地形。

①温度。温度越低,越容易积雪结冰,因此积雪在山坡上的分布越低,即雪线越低。②降水。雪的来源是降水。降水越多,积雪越多,雪线越低。③地形。地形平坦的地区,积雪容易堆积和保留,因此雪线较低。地形陡峭的地区,降水/积雪都容易滑落,因此雪线较高。

例如下图,由赤道(0°)向南北极(80°),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雪线也逐渐降低。同时,还可以发现,每个山坡朝向赤道的以面,雪线更高(向阳坡>背阳坡),这是因为向阳坡的温度更高,积雪更易融化。

图1 从赤道向两极的雪线分布图

(2)亚洲气候分布图

亚洲分布着10种气候,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是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2 亚洲气候分布图

俄罗斯疆域辽阔,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其中后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西伯利亚,以乌拉尔山脉与东欧平原分界。

图3 俄罗斯的自然地域划分

(3)耕地-林地的转化

耕地-林地间的相互转化,正如亚马逊流域的迁移农业。①在平坦的地区,毁林开荒;②连续耕作1~3年,收获粮食;③耗尽土壤肥力,土地遭到弃耕;④自然情况下,需要15~30年,森林才可以再生。

图4 迁移农业

例题

图5 例题

答案:A、D、C

精讲精析:(1)分析积雪减少的影响因素。影响积雪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降水+温度。在降水方面,西伯利亚地处亚欧大陆的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终年降水稀少,对积雪的影响较小。在气温方面,由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融化了较低海拔的积雪,使得越年积雪越来越少。

(2)分析湿地增加的影响因素。湿地的增加,主要有3个因素:降水增加(地下水水位上升)、气温升高(积雪融水、冻土层融化)、人为因素。西伯利亚当地的降水较少,且当地的自然生态保护良好,退耕还湿的生态保护措施的必要性较小。因此,应该为全球变暖,导致当地温度的升高,融化了土壤中的冻土层,使得土壤保持湿润,在低洼处慢慢发展成为湿地。

(3)分析耕地的转化方向。耕地转化为林地,自然情况下,需要较长的时间。耕地如果要转化为湿地,则需要更加充足的水分,且需要在地势较为低洼的地区。耕地转化为寒漠,需要较为寒冷的环境,这与全球变暖相背而行。因此,当地的耕地在温度升高、冻土层融化的推动下,部分耕地水分含量太大,不再适宜耕种,转化为了草地。

总结

(1)迎风坡、向阳坡对雪线的影响

同一座山坡,一般可以分为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其中阳坡的温度更高,迎风坡的降水更多。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降水越少,则山地的雪线越高。因此向阳坡(阳坡)、背风坡的雪线高于背阳坡(阴坡)、迎风坡。

图6 迎风坡/向阳坡的雪线高低

(2)青藏高原,为什么很难修建铁路

因为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分布着永久性冻土层和季节冻土层。季节性冻土层在夏季融化,在冬季结冰。

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如果修建铁路,则夏季冻土层融化,铁轨会下沉(融沉);冬季冻土层重新结冰,铁轨被迫抬升(冻胀)。每年的一升一降,严重威胁着铁路的安全。

在建设铁路时,应该防止季节性冻土层的融化、冻结,维持冻土层的稳定。因此,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在季节性冻土层区域的铁路路基两侧,埋设高效导热的热棒,及时将冻土层内的高温传导出来,防止冻土层融化。

图7 铁路两侧的热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