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那些不仅仅是诗人的“斜杠青年”们!

 柳家李红 2020-05-24

一直觉得唐诗宋词,是唐宋两个王朝的专属品,这个“专属”不是其他任何王朝和其他任何文体,可以代替或者能被复制的。

这两个王朝所产生的杰出代表,历史留名的是他们的诗词文学。但其实,每一个人并不都仅仅是诗人,他们有的是武术家,剑客,有的是发明家,军事家,美食家,有的还是工程师,医生,天文学家……

总之,他们是集多项才能于一身的通才,用今天流行的话说就是“斜杠青年”。

所谓的斜杠青年,就是拥有多重身份和职业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的职业。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斜杠青年”成了许多“一专多能”青年的代名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欢迎。

2

提到唐朝的“斜杠青年”,绕不过诗人李白,还是让他来开场吧。他的诗名我就不说了,众所周知。只是他诗人斜杠后的另外两个头衔,如果要简介,那应该就是这样的:李白,诗人/剑客/道人。

李白学剑很早,大概相当于现在孩子四五岁时,开始学的兴趣班或特长班之类,他们家也很早就给他报了这样的班。他家是经商的,可能出于自家安全考虑和未来经世致用,就给他选了武术击剑班。

点击加载图片

他认真地去学剑术,后来还拜了全国有名的武术大师,结果,最终学成了剑术高超的侠客。没想到这一特长,成了他终身受用的傍身之技了。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写:“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侠客行》更是说: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么看来,李白武功是有的,只是没有夸张到杀人的地步,毕竟犯法。身怀绝世武功,不怕人惦记,不用担心路途之忧的李白,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于是,他经常一个人说走就走,遍游全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李白浑身武艺,剑术高超,自己用不过瘾,总想“货于帝王家”,为国立功。但总是没有机会,唯一的一次机会,还站错了队,差点搭上性命。

再说他的道人身份。可能因为母亲生他的时候,梦到太白金星入怀之故,他的身上总有一股天生的风流雅致,豪放不羁之仙气,又爱穿白衣,又爱游览名山大川,咋看,咋像个遁世的得道仙人。

令人惊奇的是,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竟然是为了学道于名家。学道多年的他,有很多“道情”深厚的道友,元丹丘,紫阳道人,玉真公主等众多道界名流,都是他的朋友。

这些都表明,李白是集剑客/道人/诗人于一身的“斜杠青年”。

可以说,李白是大唐版的《走四方》的MTV主人公。

3

其实早在李白之前,还有一个“斜杠青年”,他,就是美食家/诗人/经纪人/军事家的陈子昂

为啥要把美食家放在最前面呢?因为这个人发明“糖画”时,还没有奋发成为诗人呢。

陈子昂,出生于四川,李白是他的老乡。家境富裕的他,小时候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上房揭瓦,上树掏鸟,啥活儿惹人嫌,就干啥。沉迷学道的父亲,也不怎么管他,反正田广财多,他也败不到哪儿去。

点击加载图片

爱吃糖的陈子昂,在外疯玩时,就没法吃到糖。因为古代还没有硬块糖,都是糖液。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将糖水熬稠,倒在石板上插根棍,待到冷却时,举着吃,走到哪,都有糖吃。

嗨,这地主家的小孩就是聪明又任性。别人家喝稀糖水还没有,他喝稀的还不行,要熬稠了,举着舔,这得多少稀糖水熬啊!

天将变纨绔子弟为奋发有为者,必先丰其心志,饱其体肤,空乏其身,健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也。

一天,外出玩耍的野小子陈子昂回到学堂,在教室外躲雨时,听到了老师给其他学生讲的一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要为国家立功劳”的谆谆教诲,醍醐灌顶一般,他醒悟了。

深悔自己以前的顽劣不堪和浪费光阴,他像猛地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发奋读书,刻苦学习。没几年时间,天资聪颖的他,就变得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上京赶考,却因举目无亲而落榜。

不甘心的他,不屑于阿谀奉迎,结交权贵。不走寻常路的他,发挥自己多金的优势,高价买了一把名贵的焦尾琴。

就在大家惊讶如此年轻的“高富帅”挥金如土时,他却于大庭广众之下,砸了这把价值昂贵的名琴,还慷慨激昂:来,来,来,看我的百卷诗文,我的文章独步天下,这弹琴之事,只是乐工所为……

此举引得舆论哗然,陈子昂名动京城,其诗文成功引起京城高官和文豪的注意,并很快得到了面试上榜。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个天才的经纪人,会制造“轰动效应”!

虽然花了一大笔琴钱,却一举三得,既高中皇榜,又名声大震,还结识了许多权贵名流,省了许多干谒费和阿谀奉迎之苦。

如果说,现在的书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话,以前的书生却不是这样的。他们读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陈子昂也是如此。天下安定时,他致君尧舜上,当战乱袭来,他渴望上马驰骋疆场,为国平乱。怎奈,神一样的兵,却遇到了猪一样的上司。

这个天才的军事家,只能做“猪食”,被吞噬。无法建功立业的他,登上昔日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而建的幽州台,栏杆拍遍,向天发问: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个军事家,来不及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就被一群“猪”,分而食之,遭诬陷下狱,被迫害致死,年仅41岁。

点击加载图片

4

在唐朝众多“斜杠青年”中,有一个女诗人薛涛,她容貌美丽,博学多才,不仅是唐朝当时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还是流芳百世的小“创造家”呢!她自制的“薛涛笺”,深受当时许多文人雅士的喜欢。

那桃红的颜色,淡淡的香味,精致的剪裁,无不透露出“创造家”的粉红心思:用自制的桃红小笺,写上自己压心底的小秘密,寄给那相思中的人。哎呀,是不是很唯美很浪漫了?

这个小才女,简直就是“大唐版”的“李子柒”呀,在孤独中默默地发扬国粹,坚持“自制”,真是太有内涵了!

5

另一个“斜杠青年”,他不仅仅是诗人,还是美食家/创造家/耕荒者/医学家/书法家/工程师/天文学家的全能型复合人才。他,就是苏轼。他的诗词,但凡有点学问的人,都比我知道的多,在此不多说了。

说他是美食家和创造家,是因为他创造出了现在全国有名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豆腐”等美食。愣是把当地价贱如泥的猪肉,通过再创造,谱出了“价高食美”的新曲子,比现在的市长直播带货段位高多了!

点击加载图片

当然,苏东坡在惠州时,也为当地滞销的水果“直播带过货”:“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惠州一绝》

他创造的“东坡帽”,遮风又挡雨,美观又拉风,戴上它招摇过市,引领了当地服饰衣帽的新潮流。

因为愧对妻子的操劳,他愧疚地说“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他独创的“老妻’一词,成为偕守到老的丈夫对妻子的敬称。

妻子王弗去世后,他不胜悲痛,茶饭不思,在山上疯了一样地种树。几年时间,山岗上十万棵松树排列成阵。当松涛阵阵传来,他仿佛听到了妻子的声音,心中稍得慰藉。十年后的一个正月夜,他在梦中又梦到了温柔贤惠,知书达理的妻子,不由得激情澎湃,灵感迸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被贬官到外地,一大家子人缺衣少吃,别人送他几十亩东面的坡地,他自号“东坡”,勤奋耕耘,愣是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种树十万棵,耕荒几十亩,这难道不是“耕荒劳模”吗?

在儋州时,他兴办学校,亲自授课,大力发展教育,助力海南出了当地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

他用自学的医术为当地的病人义诊,为解除瘟疫,他亲自采集草药,让人煎熬了分给大家服用,大大解除了当地人的疾病痛苦,传播了基本的医学知识。他还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孤儿院——育婴堂,使数千孤儿免遭生命涂炭。

点击加载图片

以前的科举对书法也有一定要求。所以,许多中举的人,书法也很出色。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书法更是精美绝伦!在当时的书法排名“苏黄米蔡”中,他占首位。书法作品《寒食书帖》被称为“行书第三”而驰名于世。书法家之名当之无愧。

以一篇大放异彩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而中进士的苏轼,到凤翔去做官,看到当地东湖水泛滥,庄稼大旱,他东奔西走,调研走访,治理疏浚了造福后代的东湖。

苏轼被外放到杭州做通判时,他发现,每到雨季时,西湖水总是泛滥。于是,他带领当地人挖堤,疏通湖道,并且在堤上遍植杨柳……

千年后,当初他做的这些工程,以绵延千年的“苏公堤”“苏公柳”“苏堤春晓”而成为当地的风景名胜,千百年来,引得游客络绎不绝。谁能说,老百姓相传千年的口碑不是最美的丰碑呢?

不仅如此,苏轼还是个天文学家呢!来,看看他用一首诗向遥远的天空发出的询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追问月球形成时间。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对月球纪年的思考。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不是对月球温度的最早的追问?这简直就是宋朝的科幻大师啊!

“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不就是在说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吗?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母亲啊!

啧啧,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个“斜杠青年”太厉害了?若要论“斜杠青年”之多才,苏轼首屈一指啊!对这个全面超能的人才,我是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了解了唐宋这些不仅仅是诗人的“斜杠青年”,面对这个日异月新的大好时代,我辈需努力,也要争当“斜杠青年”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