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善,和慈悲

 昵称33339422 2020-05-24

慈善,和慈悲

前面谈到,最上等的生意人,不仅仅能跟人交易;还能跟天地交易。

1、能赚【钱】,

2、能用更多的钱换取更多的资源;

3、能用更多的资源转化出更多的【德】;

4、能用更多的【德】交换来更多的福祚、气运……。

大家从这里能看见什么?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吧?——在这里,就出现了【钱】和【德】的转化关系。

也就是说,适当的利用财富,可以润【德】。

然后,有了更厚的【德】,又可以承载更多的财富。

看明白这个关系了没?

又是这个原因,所以很多有钱人,愿意去做“慈善”。

不管是真做也好,还是假做也好。但目的,其实是很相似的。——都是希望利用一些财富,去换取一些财富之外的东西。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够承载的更多。

其实,这个里面,就很容易分出三六九等出来的。

最下等的,是希望通过做慈善,来直接取利。

下等的,是希望通过做慈善,来博取名声。

中等的,是真心做慈善,不为取名利。

上等的,不做慈善。而取【慈悲】。

做慈善。做慈善。

慈善,是【做】的。

而【慈悲】,是【发】的。

以交换的目的,去做慈善。没有【德】。所以,前两种,做慈善只是噱头。

真心做慈善的时候,可以有【德】。但是有限。不做的时候,自然没有。

而起慈悲念、发慈悲心,能时时护持,则能时时润德。以此布施,可布施一隅;可布施天下。这才是把资源转化成厚德的正确打开方式。

所以,相对于慈悲而言,慈善本不足道。做慈善,终究是有形了。做慈善还怕人不知道,就更落入下乘了。这也是有些人,静静悄悄地去做某些善举的原因。立意不同;所取不同。

其实,这个里面的道理,儒释道三教都有比较侧重的论述。佛道两支的教化已经比较细致了,儒教里其实也有类似的教义。例如《大学》中就直接讨论了这个课题,例如: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生财有大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修身。齐家。治国。一也。

财,能润身。

德,亦能润身。

良性转化,存乎一心,而厚德尚矣。

德之润,

可在微

可在天下,

可在当下时时累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