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记(5.18-5.24):普普通通的一周

 tourismer 2020-05-24

不知不觉这已经是第七篇周记了,也意味着从刚开始觉得难以承受的难熬日子到现在已经42天了,又一个多月过去了,有什么变化吗?No,没有什么变化。真的没有什么变化吗?好像有一点吧。

表面上来看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比如,意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选拔依然没有动静,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不过内在心态和个人习惯有了一些变化,在这段时间我坚持练习英语口语,写每周总结,看书,看纪录片,烹饪,运动健身,即使我心情如何不好,我都会做这些事情,可以说,我已经养成了这些小习惯。英语口语从Level 1升到Level 2,听力和语感比之前好;写东西和看电影能够让我心静下来,心态比之前好;运动能够让我身体健康,恢复活力,比之前瘦了3斤,继续坚持。看书能够让我认识到世界的广度和深度,若遇到好书可以感受到心灵的触动。

这周无论是学习情况算普通,既没有像打鸡血一样发奋学习,也没有颓废到躺床上啥也不干。心情也普普通通,没有信心满满,也没有害怕到放弃,就是那种“已经到这一步了,试试看吧”的心态。上周投的3个简历没有回应,其中两个连看都没有看,其中一个显示“有意向”却没有发“面试邀请”。我也理解,他们想招的是有相关工作经验能够马上干活的人,我这种刚离开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的人不是优选。再加上受疫情影响,许多旅游公司倒闭,能够维持下去不裁员就不错了,怎么还会招人。本周学习情况如下表:

5.18-5.24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上午

7:30-12:00

英语口语

真题笔记

英语口语

真题笔记

招聘信息

英语口语

真题笔记

英语口语

真题笔记

整理笔记

英语口语

真题笔记

英语口语

真题笔记

英语口语

真题笔记

下午

14:30-18:00

休息

看重点文献

购买学习资料

看书

看历史论述题

看历史论述题

看历史论述题

看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晚上

19:00-23:00

学习4h40分钟

复习网课笔记

学习2.5h

运动

学习2h

英语直播课程

英语直播课程

英语课程直播

总计时长

8h50分钟

10h

11.5h

10.5h

9h20分

9h

9.5h

本周学习时长68h40分钟,基本上是每天早上练习1h口语,上午复习旅游学笔记和相关文献,下午看看历史论述题和相关书籍,晚上锻炼身体,再学习一会儿。

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是博大精深,细碎繁琐,我觉得学了这么多年的旅游也没有学明白。直到最近我才记住了旅游的定义(旅游的定义很多很多),还有旅游业、旅游经济、旅游经济学、乡村旅游等的概念,旅游的分类,旅游的一些热点和前沿等问题。但这些知识都是零散的,如何构建旅游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才是最重要的。旅游学科年轻,本硕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都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学生知识薄弱,结构混乱。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却不知该如何改变,去知乎搜索也没找到答案。也许我多读点书、读点好书,有意识地、持续性思考这个问题能够建立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吧。所以我想考博继续深造,可是本省没有旅游管理博士点,可以跨考一个研究方向与旅游接近的学校,本想着通过申请-考核制混过去就不用复习历史学知识了,结果报名截止前日导师告知采取普通考试制,挣扎了几天还是默默地买了历史学考研复习资料,准备突击一下。我深知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这也是我之前不想跨考的原因,其他相关学科还可以突击一下,历史学科怎么突击?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边都编不出来。例如:(1)郑樵的史学成就有哪些?(2)请你论述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3)请谈谈我国历史上的“衣冠南渡”问题。对于一个从高中毕业就没学过历史的人这时候只想说: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这周看了一点长孙博论述题、中国史框架图和《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才慢慢理清楚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才知道原来初高中学的历史有多么简略,也才发现原来历史上有这么多相似的事情一再上演,例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国家分裂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却二世而亡的短命朝代。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在一个月内复习好历史学博士生考试,我觉得这个得靠运气吧。

运动:本周运动四次,每次1h多一点。在家里一个人学习一天下来真是疲惫不堪,主要是精神上的疲惫,心情不好,身体也没劲,这时候运动一下感觉像重新活过来一样,然后洗洗澡再看1小时书就睡觉了。我发现如果不运动的话可以精神萎靡地坚持到12点都还不困,但运动过后11:30以后就困了,躺床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饮食:这周饮食比较清淡,自己在家时就煮点粥、汤,弄点沙拉,再配合运动瘦了3斤。我减肥好难,胖起来很容易,瘦下去好难啊。本来昨天体重112斤,昨晚去海底捞吃了火锅,我还在控制着尽量不吃肉结果早上一称体重还是胖了0.8斤,气的我中午只吃了蔬菜沙拉,结果下午睡醒饿得不行,赶紧给自己做了碗麻辣烫,唉,前功尽弃。所以不能过度节食啊,因为我不能扛饿,过度节食反而会暴饮暴食。我还是吃饱+运动慢慢减肥吧,希望下周体重能降到110,加油!

阅读:这周读了“二混子”陈磊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3》,很有意思的一套书。看正经史学书籍实在有点枯燥,容易疲劳,这时候看看《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调剂一下很有趣,虽然作者看起来吊儿郎当,看似似在调侃历史,其实是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历史,他总是能够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初读觉得与历史教科书中的官方解读大相径庭,细品却很有道理。历史教科书中的官方解读看完总是记不住,而这套书读完后更容易串连起历史上的朝代和国家,许多人物形象也印象深刻,也大致记住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当然这书只能是辅助书籍,自己最好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这样看此书才更有趣,也能意识到作者的厉害之处。

     这周发现一个比较好的读书博主——陆琪,因为我经常在微信读书上听书,之前都是AI智能读书,本周一偶然间听了陆琪对路遥《人生》的解读,我意识到这是一位非常有货的博主,他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有故事梗概和重点,书写的好,他讲的也很好。听完之后简直比自己读了那本书还明朗,我记得我听完《人生》后就产生那种心灵上的触动。然后我就关注了他,又听了他解读的《月亮与六便士》《活法》《睡眠革命》《正念的奇迹》,每一本都很棒,尤其是《月亮与六便士》,强烈推荐!如果说好的作家是能够客观都讲述故事,不加入自己的喜好和偏见,那我觉得好的读书博主就是能够客观地评述书中的内容,最大程度真实还原作者的意图和想法,不过分解读和引申。

娱乐:我的娱乐方式就是刷刷抖音,看看视频。这周看了一集《百家讲坛》,不知道是主讲者不同还是其他原因,完全没有了初高中时看《百家讲坛》的喜悦之情。高中时《百家讲坛》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节目,感觉既能长知识又有意思,现在再看,嗯~感觉讲的东西都很浅,几分钟就能看完的内容可以讲四十分钟。都是历史片段知识,对培养史学素养和构建知识体系没多大用。

昨天看到本省一些高校发布招聘信息了,意向学校的硕士招生工作也基本完成了,下周或下月高校的博士招生应该要开始了吧,希望会有好消息。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途,即便经历了坎坷,也请不要放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