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忆是江南(无锡篇)

 zzm1008图书馆 2020-05-24

何来最忆,因籍贯江苏吴江(现为苏州一区),在杭州读部分小学及中学,另部分小学及大学就读于上海,一九七零年分到了广东茂名。眼见着居于岭南即将整整半个世纪了。

五十年中,返江南次数宽打宽算大约不会超过三十,除梦之外。所以积时愈久,思忆尤切。

去年五月,趁着尚健,游了趟无锡、苏、杭。无锡赏樱实在太诱人了,不过需三月前往,早春天气乍暖还寒,考虑久居华南恐难适应,惦量再三,还是无奈割爱了。

人到了无锡,放弃的还有灵山大佛、央视影视基地、梅园……原因或地铁不达,或已无梅花,我晕汽车,这些放弃依然出于无奈。

去年出游较频,七月的昆明、大理、丽江游已分别做了美篇,九月底的厦门和十月初的广州游也做了美篇,为何五月的江南游迟迟未开篇呢。

盖因换了手机,上半年在手的是OPPO,下半年改用华为,在换机过程中,凡旧手机上用Snapseed软件处理过的图片均去了爪哇国了,如果把发朋友圈的兜回来,图质就会大大衰减,于是就这么僵着拖着。

依我脾性,本想趁疫情控制较好之阶段,上广州去开眼界,寻觅做美篇的素材。但是顾及到全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网上专家对老年人群防疫言之凿凿的不断告诫,说得在理,从关爱自己生命别给家人添乱而言,于是听从了。

远门不出了,时间有的是,那就“翻箱倒柜”,从从容容炮制新“梅片”吧。

(本文图片均为手机所摄)

鼋头渚,五十多年前到过,这次重游,感觉面目一新,这“新”将那浅浅的记忆冲刷得越法淡淡了。

图中岸边最凸出之石,据说就是鼋之头。无碑无标注,只是听一操无锡方言游客当场信誓旦旦而言,姑且信之。

樱花谷

长春桥,赏樱最佳处,花无踪影,那就闭目联想那绝美胜景吧。

徐霞客塑像,徐霞客(1587—1641),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留下六十万字的著名游记。

过锡山大桥,便是锡惠公园了,景区颇大还联着惠山古镇,若悠着看,数天都不会腻,正如某展馆内那块大屏风所言“皇帝常来常住的地方”,如此这般,哪里会普通寻常呢?

惠山古镇的绣嶂街,是古人上惠山寺上香的必经之路,是条香道。

惠山古镇有百多座园林祠堂,牌坊也不少

范文正公祠,正门未留影,原因回忆起来一是它低调特显普通,二是游客出入频繁,难以下手。该祠敬奉的先祖为范仲淹(989—1052),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移居苏州吴县。他的《岳阳楼记》留下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惠山一百十八祠”中,华孝子祠始建年代最早,现存祠址范围最完整。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早在唐宋之时,就香火不绝,盛极一时,文人墨客以至帝王将相途经京杭大运河时,都要在惠山寺逗留。

天下第二泉之第二,为陆羽所评定。陆羽,唐代著名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寄畅园,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也称“凤谷山庄”。1999至2000年间将太平天国战争中遭毁的部分修建一新。

寄畅园之美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它挨着天下第二泉,并引泉水入园池,园内有个“八音洞”景点,据说洞内能听到流水潺潺声,洞小游客太多,没去凑这热闹。

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寄畅园,并一再题诗,足见钟爱。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就是仿寄畅园所建的。

引用网上的一段文字

“寄畅园的景色,围绕一泓池水而展开,山影、塔影、亭影、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汇池中。池北土山,乔柯灌木,与惠山山峰连成一气,而在嘉树堂向东看,又见山池塔影。将锡山龙光塔借入园中,成为借景的楷模。”

吴锡博物院,外观别致,里边也挺大,尤其是层高留得足足。

惠山泥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是馆内的最大看点

钱钟书纪念馆,也是钱家故居。钱钟书和杨绛,夫妇同为中国文坛大师。

崇安寺景区,古寺部分建筑尚在,宗教功能已无,成了商业步行街及休闲公园。

民国建筑图书馆

有段时间,网上盛传历史上真实的阿炳之类的文章,与以往官媒的宣传差别较大,我以为无论实事求是对阿炳定论的结果如何,《二泉映月》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永不可没。

古运河景区

清名桥,始建于明万历,清康熙重建

东林广场,可惜当时东林书院闭门修整

南禅寺,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规模宏大,当时号称“江南最胜丛林”。

薛家花园,也即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故居,被称为“江南第一豪宅”。

这样的天井院落,杭州胡雪岩故居里也能见到,不过它是依原样重建的,而薛家花园倒好像是保留住了原貌。

漏窗多种多样是该园一大特色

路遇有特色的建筑,定将其纳入“框”中

更新于 05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