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婚时,有的女人被男人套路了,是傻吗?

 冷竹絮语 2020-05-25

图片来自网络

婚姻中,很多女人喜欢整天嚷着要离婚,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是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或是借此要挟男人达到某种目的。

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离婚都是蓄谋已久,提前都做好了准备。有的男人甚至为了让妻子少分财产或净身出户,不惜套路女人。

姜英是农村姑娘,没有高学历,她的老公是网上认识的,婚后生有一个儿子,日子过得平淡,可在她眼里却很幸福。

老公事业蒸蒸日上,家里吃穿用度的钱他从不吝啬,她从不为钱发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但是,夫妻之间因为聚少离多,感情已经变淡很多。

一年前,老公开始唉声叹气,说生意不好做,已经负债一百多万,害怕被人讨债不敢回家。

她不懂生意上的事情,见老公过得不开心,还经常变着法子开解他。老公几次欲言又止,她一再追问下,他说要不先假离婚,债务他自己背,等债主不再逼他时他们再复婚。

姜英当时很感动,觉得老公对她很好,都这样了还为他着想。既然他仗义,她想不离不弃地陪他。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他们还是离婚了,在姜英看来是假离婚,可老公离婚后就不见了,说是去躲债,联系不上他。

时间长了,她就明白过来了,自己被老公套路了,他不过是想离婚,却编了一个让她信以为真的借口。

她打电话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一直在哭,连人都找不到,一切都成了定局。

她老公的行为跟很多男人借着买房假离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过她老公包装的更好些,做着看似为你好的事,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好。

这些年,房价暴涨,经常听到因为买房假离婚的事情,最后都弄巧成拙。很多男人明明早就变心了,却借着假离婚的名头真离婚,导致女方净身出户,等女人缓过神来已经晚了。

有的男人在离婚时,会把财产转移,想法让女人主动放弃财产等等,看起来像是电视剧中的故事,却来源于生活中。

那么,离婚时,有的女人被男人套路了,是傻吗?当然不是,不过是因为这些: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太过相信男人的话,而忽略了事实

婚姻中的很多女人有了孩子之后,会选择做家庭主妇,方便照顾一家老小,家里的分工就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方式。

女人在家庭投入的越多,越是容易把家庭和男人当成生活的重心,会无条件地信任男人,却从不动怀疑男人的念头,男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刘婷的老公为了买房贷款说要假离婚,说可以省下几十万,这让她很动心,毕竟几十万不是个小数目,到时复婚什么就都有了。

离婚买好房后,她催着老公复婚,他却一拖再拖,直到发现他和一个年轻的女人在一起,她才明白自己被套路了。

她后悔自己太过相信男人的话,却忽略了事实,男人这么做,女人看离婚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不要看男人说了什么,一定要看男人做这些事情背后的利益是为了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其次,没有心计,以为谁都跟自己一样

李红跟老公婚后一直不和睦,经常为点小事吵架,结婚第七年,他们再次吵到要离婚。

两个人把家里的能分的东西都分了,孩子一人一个,存款一人一半,最后就剩下一套房子了。

老公说,二手房不好卖,我们不如先离婚,等房子卖出去了,我们还完贷款后再平均分。

她看什么都是平均分,觉得老公会像她一样说到做到,就答应了。

等离婚后,前夫就变卦了,房子卖出去了却不告诉她,要钱也不给一分,说离婚了,处理自己的财产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时,她才晓得自己被前夫套路了,为了得奖,他翻脸不认账,让她有苦难言。

很多女人离婚时,处于劣势的一方,都是被动接受,却不肯理智地看待问题,也没有心计,把谁都想得跟自己一样,最后为此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容易心软,吃更大的亏

离婚时,女人容易心软,有时见不得男人求自己的样子,然后不断地妥协,最后伤害了自己。

芳子知道老公有人后,她主动提出离婚,老公却不愿意,让家里的老人出面为他求情,她心软,看着孩子可怜的份上就原谅了他。

才过两年清静日子,老公先提出了离婚,说他过不了这种日子,想要换一种方式生活。

再离婚时,她才知道老公转移了财产,并且和公婆串通一气,在外面抹黑她,让她有苦说不出。

为了尽早止损,婚是离了,可她浪费了两年时间,付出的东西,还有金钱。

女人如果在离婚这件事情上,一定要谨慎,决定好离婚,就不要轻易心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真的很痛。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说,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在婚姻中,尤其是离婚时,女人就不要相信男人什么“假离婚”的话,因为假离婚不仅亵渎了婚姻,更藏着巨大的风险,你的承受能力不行,你就会见识到试探人性的后果。

不管是以何种理由离婚,女人都要为离婚后的生活做准备,该是你的就要争取,别做一些不可控的事情,最后惨到一无所有。

END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假离婚的夫妻吗?结果如何?欢迎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