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深度遊9:四百八十寺,第一鸡鸣寺

 zzm1008图书馆 2020-05-25

【作者:懶人國%逍遥王,微信13851883597】

古诗有云:鸡鸣山上鸡鸣寺,绀宇凌霄鸟路长。古埭尚传齐武帝,风流空忆竟陵王。

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始建于西晋,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自古即有“南朝第一寺”美誉。鸡鸣寺历史可追溯到三国东吴的栖玄寺,原属吴国后苑。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明初朱元璋在帝都整肃佛教,南京寺院大多迁往城外清静处,唯有鸡鸣寺独屹城中。

老山门,步行台阶30级,门楼上竖写“古鸡鸣寺”四字,与新山门牌坊一样都是由赵朴初题写。此门已废弃不用。


传说南朝之时,梁武帝常到寺里讲经说法,听众逾万,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人称为“皇帝菩萨”。达摩祖师从天竺来南京弘法时曾住在寺中。同泰寺与台城(旧时宫城)隔路相对,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明初皇后马娘娘及各大臣眷属也常来鸡鸣寺敬香,并为此特地开凿加宽了一条进香河,秦淮河的船队可以直达山门。1959年填河造路,进香河东侧是‘东南大学’(民国中央大学),《人民的名义》曾在此取景。进香河、大石桥、莲花桥等等只是作为地名而保留。

寺门前的甘露井

寺内现有大雄宝殿、观音楼、韦驮殿、志公墓、藏经楼、念佛堂、药师佛塔、胭脂井、豁蒙楼、景阳楼等主要建筑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照壁

毗卢宝殿又名大雄宝殿,为寺内主殿,殿内正中供奉三身佛中的毗卢佛(法身佛像)。两边供奉文殊,普贤二大菩萨,东西两旁供二十四诸天。

般若廊,在毗卢宝殿西侧,长20米。

大悲殿旁是‘宗诚老师太纪念堂’。宗诚法师(1912-1996年)常熟人,6岁时因家境贫寒,送往常熟草圣寺剃度为小沙弥尼,18岁受具足戒,26岁来南京妙峰庵常住,后任鸡鸣寺主持。文革时被迫下山蓄发当保姆为业,文革后恢复。终身弘法利生,是复兴古鸡鸣寺的一代宗师。

香台前的大平台,香客的烧香点灯处。寺院内有不少有提示和指示牌:先烧香后拜佛。

大平台上的香炉,炉顶镂空呈葫芦状,不少香客与游人以投掷硬币入顶的方式来祈福。

‘琉璃世界’,摆放许多精美佛品,价格不菲。

般若堂。也是‘古鸡鸣寺法物流通处’和‘古鸡鸣寺历史文化展’展厅。

‘达摩殿’,可以免费拿取众多图书(结缘)。

豁蒙楼,位于鸡鸣寺最高处。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曾多次和学生杨锐登临鸡鸣寺。戊戌变法失败、杨锐等“六君子”死难后,张之洞在鸡鸣寺倡建此楼,以杜甫诗句“忧来豁蒙蔽”命名,作为纪念。张之洞题:“胜地何常经浩劫,斯楼不朽奈名传”,梁启超题:“江山重叠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现已改建成鸡鸣寺百味斋。

经过百味斋时,有出家人在门前不停告知路过的每位:里面有免费早餐供应。不知道是不是每天都这样?

消灾延寿药师佛塔,高44.8米,七层八面,斗拱重檐,铜刹筒瓦,为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中拍摄的雷峰塔场景,大多是取景于鸡鸣寺药师佛塔。

胭脂井,原名景阳井。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广兵分八路攻陷南京,隋军攻入台城之时,六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匆忙带着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藏在景阳枯井之中,后被隋兵发现用绳索拉出井来,两妃当场被杀而陈后主也变成了俘虏。据传两妃浓脂艳抹,进出井口时在井栏上留下了历经千年也难抹去的红色脂痕。后人为铭记陈后主亡国之训,改称此井为胭脂井,也称辱井。宋朝曾巩题写了《辱井铭》,王安石也在这里留诗一首:‘结绮临春草一丘,尚残宫井戒千秋。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沉亦可羞。’

鸡鸣寺的由来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很久以前玄武湖边的九华山上,盘踞着一条十分厉害的蜈蚣精,能口喷数十丈毒火焰,经常毒害行人和牲畜。后来玉帝派遣天宫中的金鸡下凡对付蜈蚣。金鸡与蜈蚣精在北极阁山顶几番搏斗,蜈蚣精虽然最后被咬死,金鸡也因中毒太深而倒下,鸡鸣三声后化为山丘。人们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金鸡,便把北极阁山上的寺庙称为“鸡鸣寺”。

慈航桥,两边栏杆上有二十四孝浮雕。桥的尽头有山门与‘台城’相连,台城另收门票30元。

鸡鸣寺的门票10元,同时赠送三支香。一般每日白天开放。晚上仅在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的前一天和除夕开放。

台城,是东晋和南朝的朝廷禁省和皇宫的所在地,当时的中央政府以尚书台为主体,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589年隋军攻入台城灭亡了陈朝,将宫苑荡为平地,五代时又在故址上营建了金陵城,台城遗迹从此湮没无踪。现在的台城是从解放门向西延伸出的一段明朝城墙,这段古城墙以条石为城基、用明初烧制的城砖包砌而成,并不是六朝时的台城。台城上设有‘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可以登高远眺玄武湖和鸡鸣寺周围景致。

解放门

每年春暖花开,鸡鸣寺前变成赏花探春的景观大道,手机与相机齐飞,花容共笑容一色。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古鸡鸣寺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早已被香火袅绕、钟声回荡的宁静所取代。人生不易,和平不易。

更新于 04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