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深度遊1:南京博物院

 zzm1008图书馆 2020-05-25

【作者:懶人國%逍遥王,微信13851883597】

一个上好的博物馆,会让历史从远古完整地走到你的面前,虽然人物事件细节已经淹没在时间长河之中,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由此穿越到不同空间,抚摸到故事的脊梁,领略到艺术的翅膀。

南京博物院是全国最早的博物院,目前位列全国前三,共分为历史、特展、艺术、数字、非遗、民国六个馆,每个馆有若干展厅。

历史馆

历史馆共有六个展厅,从史前直至清代,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江苏古文明史。第一部分《天地造化,史前神韵》,主要以距今约350000-4000年文物为主。

披毛犀牛化石。造型摆得好象两只犀牛正在说悄悄话

距今1.8亿年的双柏原蜥蜴脚龙化石

陶鬶(新石器时代),徐州出土。五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明白性感是什么意思

红陶镂孔器座,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公元前3500-2600年,新沂出土。

灰陶豚形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2600-2000年,吴江出土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新石器时代),昆山出土。是我国出土最早的人鸟兽透雕精品,是良渚先民的通天神、显权威的神秘象征物。由钺背上的玉人、玉鸟、玉松鼠组成。十八镇馆之宝第3件。

神人兽面纹琮(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500年,常州武进出土。由透闪石软玉制成,外方内圆,呈乳白色隐现翠绿赭红斑纹,是良渚人琢玉工艺精妙绝伦的代表作,也是极富特色的原始宗教信仰标志物。十八镇馆之宝第7件。


第二部分《方国风云,吴越春秋》

兽面纹铙,商朝青铜器,南京江宁出土。

青铜鼎(商),连云港出土。

兽首盉,西周早期青铜器,高30.5cm,镇江丹徒出土。

青铜带环棺钉(春秋晚期),镇江丹徒。

青铜剑(春秋晚期),上面4剑是南京六合出土,最下面是苏州吴中。

青铜马(战国晚期),涟水三里墩。

第三部分《郡国华章,汉家故里》,主要展示的是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之间秦汉时代。

广陵王玺(东汉),公元25-220年,扬州出土。是我国唯一一枚汉朝刘氏王金印,与滇玉之印、倭奴王印为姊妹印,重122.87g,纯度极高,设计精妙,制作工整,印中精品。十八镇馆之宝第15件。

陶宴乐俑(西汉),徐州铜山。歌姬表情若有所思,她的思想定格在两千年前,她的目光依旧凝视着今天的凡俗世人。

银缕玉衣(东汉),徐州出土。全国仅存一件,全长170cm玉片2600多块,银丝800g,形状与旁边展出的金缕玉衣(西汉)相似。十八镇馆之宝第6件。

鸟兽纹铜壶(东汉),徐州。

错银饰青铜牛灯,东汉初年广陵王刘荆的墓葬品。工艺设计、环保理念等技术领先西方同类灯具1500多年。十八镇馆之宝第10件。

画像石墓(东汉),邳州。

灰陶九枝灯(东汉),徐州十里铺。

陶圈厕(东汉),徐州土山。

第四部分《江东风流,六朝迭兴》,公元229-589年之间。

青釉瓷神兽尊(西晋),公元265-316年,宜兴周墓墩。尊体较大,神兽奇异,纹饰精致,造型独特,具有西晋瓷器典型特征,是我国最早有铭款的瓷器之一。十八镇馆之宝第五件。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南朝),公元420-589年,南京西善桥。我国考古发现最早、品相最完好的大型人物画像砖实物。砖画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席地而坐,形态各异;荣启期席地坐于最末端。十八镇馆之宝第18件。

灰陶牛车(六朝),南朝420-589年。南京中华门。


第五部分《东南都会,隋唐华彩》

画彩胡服立俑(唐)

人首鱼身俑(南唐),公元937-975年间陶俑。南京江宁李璟墓。

人首蛇身陶俑(南唐),南京江宁李璟墓。

陶骆驼(南唐),南京江宁李璟墓。形神各异的骆驼们仿佛一个旅途中小憩的族群。



第六部分《江淮多姿,宋元气象》和第七部分《盛世江南,明清辉煌》

明朝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原件)。传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生母碩妃(朝鲜人),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大报恩寺,按皇宫标准耗时19年营建而成。大报恩寺琉璃塔建成于1412年,九层八面高80米,被誉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金凤冠(清早期),徐州丰县。

金镶边白玉带板(清乾隆1738年),徐州丰县。

正面珐琅背面黑漆描金大座屏(清乾隆1736年)、黑漆描金龙纹山水纹宝座(清)。

剔红寿春宝盒(清乾隆),宫廷专用盛装点心的食盒。精美漆器。

各色紫砂壶精品橱窗

特展馆

特展馆主要是分门别类地展出各类精美馆藏,许多特展馆定期更换展品。《镇馆之宝》展厅,每次只单独展出一件藏品,并辅以图文详细介绍。

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明洪武年间)现存唯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象征志向高洁。十八镇馆之宝第2件。

鎏金喇嘛塔(明)。正面刻有二力士像,右刻双狮戏球,左刻双鹿斗角,后刻云龙。原南京牛首山弘觉寺窖藏。十八镇馆之宝第8件。


《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作品真迹展,2018年11月28日-2019年2月24日。南京博物院把展示‘世界几大文明及其艺术精华’做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国人不出国门就能浏览到人类历史上顶尖的艺术成就。

米开朗基罗的《依靠十字架的基督》。全高2.5米,圣文森佐修道院藏。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达·芬奇、拉斐尔合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依靠十字架的基督》中的基督与真人等高,右手拿着绳索抱着十字架,左手拿着裹尸布,居高临下、目光怜悯地望向围观的世人。

米开朗基罗的《河神》,1525年,石蜡,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故居博物馆藏。秉承古代雕塑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河神的动与静、力与美。

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复制品),高174cm,约1497-1499年,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藏。《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成名作。耶稣被犹太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怀抱着死去的儿子尸体。

达·芬奇的《美丽公主》。羊皮纸上的粉笔素描。达·芬奇是最早描绘和赞美世俗女子之美的艺术家之一,《美丽公主》是一幅盛装打扮的青年女子侧面像,15世纪末的米兰宫廷装束,被认为是米兰公爵即将出嫁的女儿。

吉安·贾科莫·卡普罗蒂的《圣母子、圣安娜与羔羊》。达芬奇的原作并没有最终完成,这是他的学生的模仿作品。

弗朗切斯科·梅尔兹的木板油画《丽达与天鹅》,约1505-1510年,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达芬奇的原作早已失传,这是他的学生临摹作品。

拉斐尔的《圣家庭(拿书圣母)》。拉斐尔·桑乔在耶稣受难日出生和去世,短短三十七年寿命却达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最高巅峰,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是圣母子画作大神。《圣家庭(拿书圣母)》充分体现了拉斐尔的特点,整个画面充满了安宁与和谐、温柔与优雅、恬静与完美。

《走近佛前》展厅

清代帝王和皇室崇信藏传佛教,皇宫和皇家苑囿中都设有佛堂,供奉着各种佛龛、佛塔、佛阁、佛像、七珍八宝等佛教供器。许多造像师来自西藏、尼泊尔等地,制作精工,堪称珍品。

金观音菩萨立像(清),高88cm纯金佛像,镶嵌珍珠宝石,雍容华贵,代表了清代全盛时期宫廷造像工艺最高水平。十八镇馆之宝第12件。

鎏金尊胜佛母铜像(清)

鎏金宗喀巴铜坐像(清)

鎏金铜佛塔(清)


《陈设清宫》展厅

玉如意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间。

《盛世华彩》展厅

青花万寿纹尊(清),康熙年间瓷器,共有一万个寿字。高77cm口径37.5cm。

金釉珐琅彩法轮(清乾隆),中央八根菱形轮辐代表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教的八件大事。高27.6cm宽16.7cm。

青花海水红彩云龙纹盘(清乾隆),高8cm口径47.8cm足径27cm。左右两边是粉彩过枝寿桃蝙蝠纹盘(清乾隆),高3.9cm口径20.6cm足径13.4cm。

素三彩五福捧寿纹盘(清乾隆),高8cm口径40.6cm足径30.8cm。下方两边是:胭脂红雕地粉彩开光墨彩御题诗纹轿瓶(清乾隆),高17.8cm。

珊瑚红地粉彩万福宝磬纹六方带托花盆(清乾隆),通高13.1cm。


《精准与华美》展厅。明末清初,随着欧洲传教士的到来,由欧洲人发明的现代机械钟表被带到了中国,受到宫廷追捧。此展共有50件中外机械钟,装饰华贵,制作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代表了当时钟表制造的最高水平。

山子鸟音水法钟(清)


《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临时展厅。

釉陶彩绘出行仪仗俑,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出行仪仗俑共计300多件,由鸡冠帽骑俑、甲骑具装俑、仪仗武士俑、风帽仪卫俑组成。阵势浩荡,展示了司马金龙尊贵出行的盛大场面。

彩绘陶镇墓兽(兽面)(北魏)

元显儁墓志。志盖和志文书法秀润严整,线条爽洁峻利,兼有碑派书法的茂密豪宕和贴派书法的飞动妍丽,是魏碑中的精品。

彩绘陶马(北魏),公元477年,山西大同。

艺术馆

艺术馆,共有八个展厅,以近代书画雕塑等为主。目前闭馆。

逐梦记-马(2016年),铸铜彩绘,规格390×200×90cm,作者王瑞琳。

数字馆

数字馆,以现代技术与古代文明相结合,有许多互动小游戏。走廊中基督耶稣与佛祖释迦牟尼相重影。

非遗馆

非遗馆,展示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人觉得小泥人特别可爱

惠山泥人

民国馆

民国馆重现了民国都城的市民生活场景。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

火车站

民国时期的大戏院

老式照相馆。此外还有银行、茶馆、药铺、钟表行、杂货铺、书店、餐馆、客栈、邮局等等,老街的二楼可以上去眺望和发呆。

民国老茶馆除周一以外,每天下午2~4点都有戏剧曲艺的非遗演出。人们惬意地喝茶,悠闲地听曲,与外面热闹的都市仿佛两个世界。楼下茶座,楼上包厢。(非遗馆旁边另外还有一个剧场)

1949年国民党大撤退,蒋介石搬走了2972箱‘精品中的精品’;1951年北京故宫所有南迁的文物也运返大半。南京博物院经过多年积淀,逐渐形成了以艺术为主的馆藏风格,几十万件藏品不仅保存了一份人类艺术的收集,而且当抛开纯粹的财宝展示后,今天的南博每天都会为我们预留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天窗。

更新于 04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