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深度遊27:春来秋去莫愁湖

 zzm1008图书馆 2020-05-25

【作者:懶人國%逍遥王】

南京莫愁湖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历代名流赏玩、文士题咏者多不胜数,与塞外边漠、雪域高原形成三个极端不同的景致,是南京老城南不可错过的园林。

↑莫愁湖公园牌坊,位于公园南大门。



↑牌坊两边的围墙浮雕



莫愁湖公园

↑折柳亭,1260年重建,是古代送别友人的地方。

“折柳亭边柳已衰,送行犹拗最高枝。

西风黄叶萧萧地,多少伤心为别离”(孔平仲)




↑亭临荷池,水鸟觅食其间,蜻蜓翻飞其上。




莫愁湖自古即以杨柳、湖莲、海棠为胜。而一年一度的春季海棠花会,更会引得游人满园,摩肩接踵。




华严庵

↑华严庵前的假山




↑华严庵是莫愁湖南岸的古刹,早已湮灭无踪。1959年时,在现址重建华严庵庵门。




↑华严庵庵门建筑面阔三间,用于莫愁湖公园的历史概述与古迹展示。




棋文馆

↑棋文馆,位于胜棋楼之东,建于2003年,初意为弘扬棋文化,匾额为原中国围棋院长陈祖德题写。现在是“实话石说”的展馆。赏石之风,古已有之,被称为“立体的画,无言的诗”。




↑《舜与大象》。取意“孝感动天”的典故。

“舜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自相矛盾》。取意《韩非子》的成语故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望庐山瀑布》。取意[唐]李白的诗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营州歌》。取意[唐]高适的边塞诗。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棋文馆北侧的湖边亭廊




↑湖边凉亭,绿树环绕,回廊成荫,常有手风琴爱好者雅集于此↓↓




↑香远门




胜棋楼

↑胜棋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1871年复建,建国后多次维修。相传胜棋楼是明太祖朱元璋与中山王徐达弈棋之处,与莫愁女故居组成两大标志性建筑。




↑一楼的莫愁湖全景模型,古风遗韵,细腻逼真↓




一楼还展出一些相关的古董文物↓

↑粉彩瓷龙凤纹盘(清),龙凤纹为官窑传统纹饰,是皇帝大婚时的御用品。




↑沉香毛笔一套(清),长18cm,毛笔小而精致,原配笔套、墨盒,易于携带。




↑豆青釉青花堆白人物大瓷瓶(清)




↑左为鎏金铜蟒仙(清),蟒仙是传说中镇水的河神;右为鎏金独角兽铜器盖(清),蹲姿怒吼状。




↑红绿地花蝶纹画卷缸(民国),古时文人习惯在书房摆一口瓷缸,用于放置一些常用的卷轴书画,便于随时查索取阅。




↑窗外绿柳碧波,窗内吴宏长卷。

吴宏(1615-1680),清初画家,作品大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及仰慕的桃花源仙境,构图疏密相间,气势雄阔。“金陵八家”之一。




↑金石印章。




↑二楼的朱徐对弈场景。




↑朱元璋不仅喜欢下棋,还喜欢赢棋,他觉得徐达虽然棋艺高超,但每次都能被自己战而胜之,勉强够资格“棋逢对手”,所以常来找徐达下棋。有一天两人一局棋从早晨下到中午,棋局胶着,忽然朱元璋连吃对方二子,自以为胜券在握,哪知道徐达终于忍不住了,“请皇上细看全局”,朱元璋走到徐达一侧细看,才发现徐达在负隅顽抗之余,还有空在棋盘上用棋子巧妙地布下了“萬歲”两字。朱元璋突然明白徐达原来棋艺已臻化境,也没有怪徐达“欺君之罪”,反而乘兴将此楼连同莫愁湖赐与徐达,以彰徐达的建国功勋。



↑身在棋局中,谁还能明白“伴君如伴虎”和“负即是胜”的道理?明朝初年的开国元勋们,其实没有一个是无能之辈,但是没有几人能真正勘破。




↑徐达手书岳飞诗词《岳忠武王墨迹精品》




莫愁女故居

↑莫愁女故居,位于胜棋楼西侧,比胜棋楼矮半层(源于古代男尊女卑之俗)。故居包含北侧的郁金堂、中间的四合院、南侧的苏合厢。




↑郁金堂。

[明]顾起元在诗中写道:

“荡漾平湖玉镜光,群峰环带画螺长;

酒人楼隐千波阔,溪女船回一水香。

鸥梦不离捐钒渚,燕泥还上郁金堂。

石城人去遗芳在,谁忆双鸳向洛阳。”







↑莫愁湖原名石城湖。传说中莫愁是南朝时河南洛阳人,幼年丧母,文静聪明,十五岁时父亲采药坠崖,卖身葬父后被带到南京,成了卢员外的儿媳。虽然身在豪门,但时常接济穷人,诊病送药, 被人们誉为“莫愁女”。有次梁武帝到卢家庄园赏洛阳牡丹,却不料被莫愁的花容所倾倒,回宫后想出妙计害死了卢公子,然后传旨选莫愁进宫为妃。莫愁终于投湖而死,石城湖从此也改名为莫愁湖。




↑有关莫愁女故事的连环画、黄梅戏、电视剧等的相关展品。




↑莫愁故居四合院




↑四合院内墙上有明清墨客与今人郭沫若等的诗词字画。




↑苏合厢。

据传梁武帝闻莫愁投湖,自感惭愧,于是写下了《河中水之歌》 留在了苏合厢: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子字阿候。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莫愁水院

↑莫愁水院位于郁金堂四合院之西,由水院回廊、赏荷厅、光华亭、江天小阁、观鱼池组成。回廊壁上镶嵌着鲁迅、林散之等人书法碑刻。




↑观鱼池中的莫愁女立像




↑莫愁女每天阅人无数




↑光华亭。

“眼前恍见打桨轻歌,凌波微步

笔底能收无边风月,大好河山”(燕赵生)




↑光华亭南侧荷花池↓

↑江天小阁↓,曾国藩也曾到此凭眺感怀。

↑待渡亭。

“柳线绾春余缱绻,菱花倾月弄黄昏”(陈兰)。




南岸风光

↑邹鲁碑亭↓,邹鲁(1885-1954)是广东人,同盟会员。粤军北伐时任兵站总监、经理部长,民国时任广东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常委、国府委员等。邹鲁碑是1948年所撰刻“重修建国粤军阵亡将士墓记”,文革时被人埋入地下得以幸存。




↑粤军阵亡将士墓,孙中山亲题“建国成仁”。1912年张勋率辫子军从徐州南下,攻打中华民国,孙中山任命姚玉平为总司令率粤军北伐。北伐三战三捷,不久清帝被迫退位,阵亡将士遗骸也被运回南京葬于莫愁湖畔,抗战时和文革中两次被炸毁,1979年重建。




↑文革时被埋入地下得以幸存的墓条石石料。




↑万花阵是古国楚王与后宫嫔妃们游戏的地方↓,中间为“鸳鸯亭”,四周是迷宫,移动花木还可以变阵,第一个走出迷宫、跑到鸳鸯亭的嫔妃,当晚就可以得到楚王的宠幸。




↑水榭↓↓




↑抱月楼↓




↑抱月楼,建于1960年,始称二郎庙,北侧是三面临水的水上平台,南侧临坡有古典舞台,舞台的南侧是缓坡和观赏回廊。“抱月楼”匾额由书法家萧娴1981年题写。最容易忽视和值得欣赏的是,古建石须弥座上镶嵌着200多块刻有水浒、三国故事的青石浮雕。




东岸风光

↑东岸的古建和游客不是很多,最常遇到的是跑步、散步、锻炼的本地市民。




↑残荷暮秋,简约如画。




↑莫愁书院↓



莫愁人去有余芳,白水青莲引兴长,

色即是空空即色,华严常住郁金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