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出独特性

 天地一沙鸥zbyr 2020-05-25

写出独特性

听说现在一些老师让学生去背范文,以便在作文考试时把相关范文套上去。有的孩子直接在网上复制粘贴,就完成了一篇作文。确实不可思议!

谁不希望自己的文章跟别人不一样?不敢说高人一筹,至少应各有千秋吧,怎么能抄范文、抄网文呢?

现实中许多作文似曾相识,好像大家做着一样的事,心里想得也差不多,作文看不出个性,这实属大忌!我们每次作文时,应当有这个意识:写出独特性

写出独特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素材。好比厨师手中的食材,别人做水煮牛肉,你做牛煮羊肉,当然味道不一样了。大家游泰山,最常想到写日出,你却写泰山的月亮,自然容易写出彩。读者天然对独特素材好奇,有新鲜感。

国内的长江、黄河,国外的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我们看的够多了吧,如果写一条地下河流,绵延数万公里,这种素材必会抓人眼球。再如写《我的课堂》这篇作文,多数同学容易想到平时教室里的课堂,而你如果写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课堂,素材就特别了。

写出独特性

写出独特性

二是感受。同样的素材,不同人肯定有不同感受或思考。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阅读有篇文章《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株柳树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普通人可能看看就过了,但是作家陈忠实目睹这棵树长在空旷原野上,粗实而坚硬,巍巍然伫立着。他想象着不知何时,风从遥远的地方把一粒柳絮卷到了这里,恰好下起了雨,萌发出幼柳,之后经过多少回的干旱寒冷,多少次的风刀雨剑,幼苗长大成树,成就了生命奇迹。他又想,人应学习这株柳树,不怨命运,不畏艰险,在一线希望中不懈成就一片绿荫。

你看,不同人写同一样东西,感受是不同的,这里蕴含着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教育背景、性格思想等。我们消化素材就像消化食物,同样一碗米饭,每人生理功能有差异,消化吸收效果大不相同。作家刘庆邦说,写万事万物,归根结底是在写自己,把自己的灵魂附在了外界事物上面,所谓“灵魂附体”。写一棵树,我们就把灵魂附在了树身上,附在树上的每个灵魂会相同吗?

写出独特性

写出独特性

三是写法。假如我们同样写树的作文,如何在写法上标新立异呢?作家梁衡写了一本书《树梢上的中国》,专门写树的人文故事,有的树挡过敌人炸弹保护了领导人,有的树在荒漠见证了夫妻的生离死别,有的树经历了百年多次地震,有的树把奸臣乌纱帽掀落在地。普通人是就树写树,梁衡是就树写人,写法别出心裁。

写法包括立意角度、文章结构、叙述方法等要素,只要有一点跟别人不同,就有独特性了。梁衡著有一部书《数理化通俗演义》,创造性用章回小说形式来写科普文章,孩子在轻松阅读中弄懂了枯燥深奥的数理化知识。

写出独特性

写出独特性

四是文字。文字是每个作者的标签。鲁迅、老舍、冰心、张爱玲、沈从文等文学大家,能够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与其独特文字密切相关。绘画基本材料是线条和色彩,文章基本材料是语言文字,就像建筑基本材料砖石钢筋。我们应写属于自己的语言,有个性的语言。李白飘逸,杜甫沉郁,苏轼豪放,柳永婉约,每个人都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多彩个性自然生发出多彩文字。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朱自清的语言。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的语言。

文字是作家最好的辨识物,

是文章独特性的必然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