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揭秘敦刻尔克大撤退真相

 哈哈狮的信箱 2020-05-25


1940年5月25日,敦刻尔克战役开始

图为电影《敦刻尔克大撤退》剧照



1940年5月15日早上7时30分,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熟睡中被叫醒,电话对面的法国总理雷诺用英语说:“首相阁下,我们已经被打败!我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役!”丘吉尔还没完全回过神来,雷诺又重复了一遍。“不可能!”丘吉尔冲着电话大声叫道,“肯定不会发生得这么快。”

5月16日,此时德军对西欧国家开战仅仅6天。荷兰已于一天前投降了。而10天之后,法国北部的英法联军则会在敦刻尔克狼狈地撤退,再过不到一个月,法军向德军投降了。对英国和法国来说,灾难比他们预计的来得快很多。但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早在1939年10月就开始着手准备这场决定欧洲西线战场命运的关键战役了。

混乱的备战

战争还未开始,胜负结果几乎已成定局。德军从入侵波兰后就开始逐渐完善自己的西线作战计划,而盟军在军事上完全失策,政治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当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盟军其实已经与德国宣战。但当时双方军队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进攻,德国征服波兰后,英法与德国陷入了“假战”。全世界所能看到的是战场上一片沉寂,但实际上双方都在幕后备战。

希特勒的想法总是走在情况发展的前面。当德国入侵波兰结束后,尚未向英法公开提出全面和平建议之前,希特勒就已经开始思考在西线发动攻势,1939年10月9日他发布了《元首第6号特别训令》。他害怕德国和苏联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并不能确保苏联人中立,因此希望凭借新型装甲部队在军事上打败西方国家,以期进攻苏联时避免两面战线的处境。

当时希特勒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他只希望通过迅速征服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三个低地国家抢占先机,并进一步征服法国北部,再通过荷兰机场对英国实施长期的空中和海上进攻,最终在与西欧长期的持久战中改善德国的处境。

同盟国最高军事会议早在1939年11月就批准了法军总司令莫里斯·甘末林的“D计划”。这一计划决定大力加强英法联军左翼面对比利时中部和荷兰的兵力,并期待在战争最初期,先于德军进入比利时,尽可能向东推进。后来证明这就等于直接落入了希特勒的手中,完全配合了他的新计划。英法联军向比利时中部推进得越远,德军的坦克也就越容易突破阿登地区,迂回到英法联军后方将其截断包围。盟军把大部分的机动部队送到比利时中部边境,只留一个师守卫阿登地区。


出处:《时代人物》2017年第4期
作者:张星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