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繁露·诸侯第三十七五行对第三十八注

 猪王小屋 2020-05-25

诸侯第三十七

生育养长,成而更生,终而复始其事,所以利活民者无已,天虽不言,其欲赡足之意可见也。古之圣人见天意之厚于人也,故南面而君天下,必以兼利之,为其远者,目不能见,其隐者,耳不能闻,于是千里之外,割地分民,而建国立君,使为天子视所不见,听所不闻,朝者召而闻之也,诸侯之为言犹诸候也。(商代时,分封诸侯,各侯国的作用依甲骨文记载,其作用是“为王斥候”,故诸侯者,诸为王斥候者。)

五行对第三十

      (五行以对孝也。)

河间献王(汉景帝子,栗姬所生。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山东诸儒多从而游。)问温城董君曰:“孝经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何谓也?”(经者,常也。义者,宜也。此句实际上是说,人道之孝一如天道之经,地道之宜,天地之间不变之理也。天道之经,日月星辰也。地道之宜,霜雪雨露风雷也。董子所对,强以五行立论,颇牵强。)对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也。由此观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天之经也。此之谓也。”王曰:“善哉!天经既得闻之矣,愿闻地之义。”对曰:“地出云为雨,起气为风,风雨者,地之所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于天。命若从天气者,故曰天风天雨也,莫曰地风地雨也。勤劳在地,名一归于天,非至有义,其庸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此以父子君臣关系比之天地也。)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不与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孝子之行法地事天也。地为土,故言。)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五声莫贵于宫,五味莫美于甘,五色莫盛于黄,此谓孝者地之义也。”王曰:“善哉!" (董子如此以五行对孝,明显强调孝之主体之间的尊卑关系,而忽视孝的根本含义,从而使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认为子女对自己之顺从才是孝的根本。孝的态度是恭敬,却不是无条件之顺从。实际上孝更是一种人道责任。《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见除事亲外,踏实干好本职工作,承担社会责任,以期获得后人赞誉更是孝道大义。故孝道非地事天的关系,乃天地之间恒常之存在,风雨雷电各得其宜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