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22回:凿壁偷光与昭君出塞

 LDS551 2020-05-25
第122回:凿壁偷光与昭君出塞

《谷园讲通鉴》第122回讲了汉元帝时期最后的几个重要人物和故事。

内容节选:

对此,匡衡和石显再次争辩,说:皇上啊,什么千古奇勋啊,他们没那么了不起,这个郅支最多就是个流亡政府,算不上是真正的单于。

汉元帝,前面咱说了,他就是个没主意的人,最后勉强给甘延寿封了个义成侯,给陈汤封了个关内侯,

食邑各三百户。--《汉书*陈汤传》

万户侯没封上,封了个百户侯。

这玩意,真是,你干得再怎样好,再怎样玩命,最后也顶不了铲子匠的一张嘴啊。

这个铲子匠太讨厌了啊,估计哪个单位,哪个组织里都有这样的人啊。

这里面,石显不用说了,前面已经讲过好多了,汉元帝手下著名的大太监大奸臣。那么,这位丞相匡衡是怎么个人呢?

咱大致说一下。

这人,其实,你应当听说过。就是,那个著名的关于勤学的故事,凿壁偷光,说的就是他。不过,凿壁偷光这个故事,不是正史里讲的,是野史《西京杂记》里讲的,说早年,匡衡家里面太穷了,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西京杂记》

就这么个故事。

他这邻居得说是够厚道的,墙被隔壁挖了个洞,他也不生气,也不堵上。

我也是真佩服匡衡,这么难得的机会,他竟然,竟然只知道偷光。哈。这就像郭德刚佩服孙悟空,说孙悟空当时使出一个定身法,说,定,就把那七位仙女都给定住了,然后,怎么着呢,孙悟空竟然绕过仙女,直接摘桃去了。让人佩服,真是正君子,心无杂念。

我不行,我这杂念挺多的,说到这了,我就想到,“走光”这个词儿,不会也是从这来的吧,有偷光的,就有走光的呗。

看来,这个凿壁偷光,很可能另有深意啊。

哈。

我这么一讲,孩子们肯定忘不了这个凿壁偷光的典故了,原来,这是一段子啊。

这个段子,没准就是匡衡自己的讲。

因为匡衡本身就是一个段子手。这话怎么讲呢?你听我说啊。

首先,要想成一个好的段子手,那也不容易,也是要读好多书的。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那时候,可不像现在,书多得都论斤卖。直到清朝末年,书,一直都是挺贵的,挺稀缺的东西。

曾国藩26岁时,在南京买过一套二十四史,当时,他已经是举人了,也算少年得志,所以一时兴起,就借钱,买了这套书,借了多少钱呢?100两银子,还卖了几件衣服,凑足钱。这个钱,差不多是他们家,一个中等人家,当时一年的收入。

当时,把他爹心疼得不赖,跟曾国藩说,儿啊,没问题--咬着牙说,没问题。这个钱,我去借了,你还给人家。你只要踏踏实实把这套书读完了,我就不揍死你了。

差不多这么个意思。

所以,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那时读书,也是经济实力的显示。

穷人哪里买得起书读啊?

匡衡穷啊,买不起书怎么办呢?借呗。

可是,借书。这么金贵的东西,人家凭什么借给你啊,是吧。怎么办呢?

匡衡就打听到邻村有这么一家人,小地主,大字不识,可是呢,祖上传下来好多书。于是,他就上门给这家扛活,干长工、短工。到领工资的时候,他不要工资,说:老东家啊,您就让我看看您家那些书吧,咱就顶了。

这个东家很感动,就把书都送给借给匡衡读了。

于是,若干年后,匡衡的学问就厉害了。

尤其对《诗经》,他是格外精通,吃得非常透,造诣很深。很多年轻的读书人都愿意向他请教:匡先生啊,您看《诗经》里这一段是怎么个意思啊?

匡衡就给讲一通,深入浅出,讲得非常的生动有趣。

听完了匡衡的讲解,再听别人讲,那就没意思了。

所以,当时就有一个说法,叫: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汉书*匡衡传》

意思就是,这边有个哥们正在那给人讲解诗经呢,这时,进来一个人:你快别讲了,快别讲了,匡衡正往这来呢。“匡说诗,解人颐”,匡衡讲解诗经,就跟谷园讲通鉴似的,都有段子手的感觉,听了让人会心而笑,或者开怀大笑。他来了,就没人听你的了,你快点腾地方吧。

所以,我说匡衡也是个段子手。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这不是野史里讲的了,这是《汉书》里说的,是确切可信的。匡衡可以说是让国学经典接地气的先驱。

把经典,搞成段子,这得说是功夫够深啊。而且,当时的学术圈,比现在的风气要好,不像现在,都是嫉贤妒能。

匡衡作为一个接地气的学者,很快就在当时的学者圈里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被人推荐到了当时的汉宣帝跟前。

汉宣帝就让萧望之去接见接见匡衡,其实就是会会他。这玩意,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啊。萧望之跟匡衡一聊,立马挑大指称赞:好,有玩意!皇上啊,这人可用。

可是,前面咱讲了,汉宣帝对儒家并不是很感冒,就没有起用匡衡。

随后,汉元帝即位,他是喜欢儒家的,对匡衡也有耳闻。正好,大司马史高举荐匡衡。于是,匡衡就起来了,当了郎中,又升博士,又给事中,成为汉元帝的贴身大秘、智囊。

那位说了,史高为什么举荐匡衡呢?他们有什么交情吗?

没什么交情。

前面咱讲了,汉元帝即位时,史高和萧望之、周堪同领尚书事,史高有点受萧望之和周堪的排挤,因为他没什么文化,只不过是有个外戚的身份。他为了给自己抬点,就刻意地在手下搜罗一些文人知识分子。

匡衡就沾光了。

不过,匡衡的成功,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勤学,他的儒家的学问。

后来,他一路高升,做了太子少傅,又做了御史大夫,最后接韦玄成的班,做了丞相。然后,按史书记载,他也没留下什么治国平天下的政绩,只留下几篇奏疏,都是教给汉元帝怎么推行教化啊,不能太宠爱妃子胜过宠爱皇后啊,怎么修身啊,都是引经据典的,在我感觉真是挺迂腐的,都是那种特别正确的废话。

可是,汉元帝就好这口,他用的几任丞相的御史大夫,贡禹啊、薛广德、韦玄成,还有匡衡,差不多都算是大儒。不过,他最器重的,当然还是谁啊?还是大太监石显。

而这些大儒呢,都是特别有心眼的软骨头,都老老实实听石显的,充分表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当然知识分子也不都这样,不过,相对来说,武将出身的人,更刚直一些。

汉元帝期间,关于武将的故事,除了甘延寿和陈汤灭北匈奴之外,还有一场大仗,就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