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必修课:通过脉诊辩证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

 天下小粮仓 2020-05-25

以左右手脉之虚盛而决汗下

如:白虎脉:右关中候滑数且长;葛根汤脉:右脉浮弦且长;承气脉:右关沉实且滑。阴盛则阳必虚,阳盛则阴必虚,还有邪在半表半里,阳盛用承气汤,阴盛则气虚多用参枣草,表未解而里急用大柴胡。

第二篇:辨气血虚实

人身左为血,右为气。左三部脉旺则血旺,或由于血分受邪,虚则血虚,而血分无邪。右三部脉旺则气盛,或由于气分受邪,虚则气虚,而气分无邪。

如:左脉浮弦有力,右脉浮大而散者,即气虚夹风,宜用消风散(除藿香厚朴加黄芪白术)以治之。左浮紧有力,右脉浮大无力,或沉细且弱者,属气虚感寒,用麻黄人参芍药汤之类。右脉洪数有力,左脉浮虚或细弱者,是肺胃火炎,将精血耗损之证,宜用白虎汤加生熟地以治之。右脉滑实,左脉无力者,是食积之证也,并有胃火之证亦如之,宜用大承气汤加归芍以治之。两手脉俱浮洪数实者,是表里气血具有风热之证也,宜用防风通圣散加减之。两手脉俱虚弱者,是气血俱虚弱也,宜用十全大补汤治之。

左脉平而右脉弱者,此气虚而血不虚也,宜用四君子汤以补气配血;右脉平而左脉虚者,此血虚而气不虚也,宜用四物汤以补血配气。

《内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着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体会】:正如作者所言,以上仅为约略之言,必须四诊相参,心领神会而用,才能应变无穷。以上举例皆为三部脉总按之说,为何没有单诊?可能前五例为外感之脉,后三例为纯虚之脉,这三例理论指导性居多,临床见三部纯内虚之脉偏少。

《伤寒杂病论义疏脉法篇》云:在外感之中,三脉俱浮或沉为病轻,见独脉者病重。在内伤疾病中,三脉俱浮或沉为病重,见独脉者为病轻。而此经验理论尤为珍贵,熟练于心才有新的灵机和发挥。作者清代人士,熟读伤寒,却抨击一些时人治病不究脉法。哈哈,王师傲慢和自负是有的,谁叫他是一位坚定的伤寒学者呢。王师故治法多为外感,在以后的学习中,尤其在温病中,可能需要拓展更多的脉法。

第三篇:读平则无病,不平则病论

【感悟】一直觉得王雨三说阴盛则阳必虚,阳盛则阴必虚这理论忽视了阴阳气血俱虚的情况。今天恰好遇到一位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49岁,身体胖大,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左脉沉滑弱,寸脉弱甚,右脉沉滑弱细,寸脉细滑如丝夹珠,尺脉沉弱甚,舌淡紫,苔灰,齿痕多,中有纹。这个患者必定是气血阴阳俱虚的一个患者,但是阴阳除了正气之外还包括邪气,脉滑为痰饮内俱的一个表现,自述常有痰饮俱于鼻喉,这是可见之痰,或许还存有无形之痰于体内。气血阴阳俱虚之脉夹一滑脉则阴阳平衡了。正如前几天读的脉法,气血阴阳俱虚则开十全大补汤加减,加陈皮、豆蔻等化痰躁湿之品。

好了,连续读书与实践,必定有些思考疑惑,那么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善治病者,必须审明其气血、阴阳、表里之虚实,犹权衡之称物。

中医必修课:通过脉诊辩证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

中医必修课:通过脉诊辩证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

【体会】很喜欢这张权衡图,此图让脉法看起来有如上桌点菜,色香俱现。王雨三说,此图用药之法,不过略示邪正虚实之补泻法、治病之规矩准绳而已。吾师说:脉象万千,犹如方之万千,掌握脉理,全在脉象与势。有了这些菜单样的脉录,学起脉来必定笼中捉鸡呀。

上图仅据其寒热邪而论,尚有阴寒积滞之证。唯热邪脉必滑数且实,寒证脉必弦紧或迟缓:左浮弦且紧者用麻黄汤类,右浮弦且紧者用葛根汤类。迟缓或沉紧之脉见于左者,用大顺散类。见于右者,四逆汤类。又有积滞之脉,必沉牢且实:见于左者,用伏梁丸、肥气丸等类;见于右者,息贲丸、痞气丸等类。更有痰饮水气之脉,必系沉弦。见于左者,用五苓散类;见于右者,控涎丹类。再有沉涩有力之脉。见于左,属察血,用抵当汤类;见于右,属气滞,木香顺气汤类。

此系约略言之。至于审病酌宜,唯在医者神会而变通之,未可拘于一定也。更有时症应汗应利而误下,应下而误汗及利,亦属大逆,不得不再申辩之。

如左部所见之邪脉,浮弦或浮紧宜发表,沉弦宜利小便,中候弦宜和解。此即邪在水道之间,只有汗之、利之可去,决非下之而可去之者。以小肠、膀胱,皆在左手候之。汗之者,即其邪祛从膀胱之边门而出也;利之者,即驱其从膀胱之大门而出也。是以仲景治伤寒,脉浮缓用桂枝汤汗之,浮紧用麻黄汤汗之;脉沉弦系邪入于膀胱之腑,用五苓散利之;邪在半表半里之间,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概可见矣。

凡热邪传入于胃腑,右关脉现沉实且滑者,为可下之症。此乃邪在谷道之中,唯有下之可去,亦非利小便而可去之者。以胃与大肠之脉,在右手候之,下之必由胃与大肠而出也。

其右脉沉则不可利,然右脉浮亦可发表者何也?以肺主皮毛,脾胃主肌肉,邪在皮毛肌肉间,以借其毛孔而祛出之,因毛孔附于皮毛肌肉间,驱之亦易也。故右部脉见浮实则可发表,唯见沉滑且实者,可下而决不可利,利之反竭其津。

亦犹左部脉见沉弦且实,可利而决不可下,下之反损其胃。若误治之,即谓诛伐无辜,则热邪不但不去,必变症丛生而难治矣。故治病必须有一定之认识,方不致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