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古出新意 造微写高情

 孟溪ProbeT连山 2020-05-25
——蓝予中国画品赏
刊发日期:2020-05-25 语音阅读:

◇王敦权

l5976g1.jpg

认识蓝予才短短几年的时间,惊讶她竟出版了第5本散文集和长篇小说《苏醒》,又出版了画集《蓝予国画作品选》。她的画作积累有近300幅,其《梅花三弄》参加了昆明、深圳、香港三地书画摄影展,《秋江归棹图》参加2017年深、港书画作品交流展,还被入选深圳书画艺术学院建校30周年作品展。蓝予的浅绛山水画和线描人物画,着眼于单纯、古朴、淡雅,着力于萧疏、飘逸、简约,作品清淡雅逸,造微入妙,空灵蕴藉,极富古意,在都市喧嚣和世事纷繁之当今,更能给观者以静谧之感,以静心之养,以静思之境。

一、形神皆备古意盎然

蓝予对水墨山水,尤其是传统笔墨的淡雅、萧疏、飘逸、冷峻与简约一派情有独钟。其次是对大都市的喧嚣和尘世的繁扰,虽身陷其中,但心欲避之,追寻简单、安谧、诗意的心灵栖处和精神寄托。欣赏蓝予的山水和人物画,方知“画如其人”之说,一如她性格中的执着率性,其画作简朴自然又颇存古意,自成一格。她不贪图“举体皆似”,亦不照抄对象,她善于从对象中选取最能传其神的本质的东西,而舍弃其非本质的东西,从有限的形中开拓出无限的意境。她善于删繁就简,采用最经济的手法来“核计”笔触,力求形减神添,获得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众所周知,画画出古意,非易事。所谓“古意”,一是风范、典则。是画家对中国绘画艺术几千年精髓的提炼,也是欣赏者潜意识中的一种规则。二是指古雅气息。是一种经过历史洗礼后的悠远感和厚重感,画出古意,非博观约取,涵养大德不可。画家不仅要懂得古人的笔法和墨法,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用心去体悟绘画之道和自然之道。要将古人的优长通过临摹、体会并融会贯通,吸收成为流淌在自己生命深处、灵魂深处的血液精魂。蓝予画求古意,不趋时流,执着于五日一石,十日一水,持之以恒,不懈不怠,终有所成。她的画浓墨处古意厚重,淡墨处之“飞白”随出则有笔断意连,加之巧妙留白,禅意充乎其中。

“从元代的倪云林、黄公望、吴仲圭到清代石涛、八大、渐江再到近代的张大千、黄君壁等都广泛研习,不断揣摩,留恋于笔情墨趣的文人水墨山水之中。可能是她作家身份的缘故,蓝予有着独到的审美情结,时而画出意料不到的画面效果”(戴培仁:《〈蓝予国画作品选〉序》)。如《梅花三弄》,画家奇思妙想,竟然以梅干为琴台,梅枝刚劲,梅花淡雅,抚琴的妙龄女子衣袂飘飘,如痴如醉,既陶醉于梅花的清香,有沉醉于《梅花三弄》曲调的优雅。画面效果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再如线描作品《清香》,古樟下一位仕女形神放松,亭亭玉立,仪态万方,手捻细微之花置于鼻尖,赏景闻香两不误,诗情蜜意入怀来。总体来看,蓝予之画,古朴浑茂,厚重沉着,极富质感,古意盎然。

二、情景交融诗意丰沛

蓝予把自幼对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连环画的喜爱,把民族的“诗”与“美”的创造力像血液一样注入她的创作之中。她凭着作家的敏感和对艺术的悟性,往往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她的浅绛山水画在水墨山水画的基础上使用浅赭着色,浅赭与水墨构架的对比十分协调,且尽量不用或少用其他的颜色,尤其避开那些过于浓烈或鲜艳的色彩,便可达到素雅青淡、明快透彻之特色。

又如《溪桥策杖图》,画家把人物放在一种好像临近黄昏时的柔和的光影中,使画面产生特有的朦胧美感;再有《牧者》,把远处起伏的山峰、蜿蜒的道路、河流等景物笼罩在迷蒙薄雾中,渐渐隐没于天边,把近处牧者和羊的亲密相处描绘得极为细致,温馨,并且富有宗教般庄严,这样处理使情与景交相辉映、融合,呈现了诗的意境;《秋江归棹图》在画法上又与其他山水画不同,画面着青绿,除了保持一定物象特点外,还带有浓厚的文学抒情意味和诗的柔曼情调;而《读书品茗图》中的设色虽然以纯色平涂为主,略加点缀了树叶的鹅黄,但为了增强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她通过晕染来造成同一色调中浓淡、深浅的变化,画面中一老一少爷孙俩那么随性、惬意,画家不仅在意于形貌的肖似,更在意于内心的表露。

蓝予“因其有独到的审美情结,在山水画不断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又渐渐迷上了仕女题材的研习,从铁线描、高古游丝描、兰叶描等不同的传统线描技法对仕女形象的刻画和山水画中的树木山石结合起来,更增添了画面的诗意表达。”(戴培仁语)蓝予这一系列的山水画,把艺术的“再现”与“表现”,写景与抒情,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写意,统一于“意象”的创造之中,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感情寄托”的世界,诗美的世界。

三、气韵生动寓意深刻

早在南北朝时期,著名绘画理论家谢赫,对品赏中国画就概括为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以至后人视此“六法”为中国画的同义词。“六法”中,气韵生动列第一。然气韵生动的画面何来?观者又如何去把握?从浅绛山水画的角度讲,它是笔情、墨趣、设色、构图、造型的综合与总和,是从具体技法中生成的抽象标尺。充分表达创作意图的山水画艺术形象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所描绘的客观景物的“形”与“神”的统一;二是所描写的自然景色与作者情感意趣的统一。蓝予的浅绛山水画对于构图、点线结体、黑白、色调都十分注重且颇费匠心。她灵活运用西画的焦点透视构图法兼而采取传统的“以大观小”法结构画面,以充分呈现壮阔绮丽、险峻雄奇、气势磅礴的南方风光的清秀之气、雄伟之美,寄托画家饱满含蓄、挚爱家乡山川大地的无限深情。

线条结构是构图的基本要素。点、线、块又是绘画意象的基本语汇。蓝予对线的把控除轻重、疾徐、曲折、顿挫以及墨的浓淡、干湿种种复杂变化以外,尤其注重“笔墨趣味”,讲究利用刚柔并济的线条美创造意象,讲究点和线的关系,增强构图的张力和整体表现力,她力求其作品“神会心得”,“形似”而“真”,“意满”而“足”。如《观瀑图》《云岩观瀑》,借层叠垂挂的泉瀑引人仰望;《过年》,借云层逐次向下的波状弧线引人俯视;《长白初雪》以巧妙的留白,强化美感和宁静深远的诗意。这些特定的线条结构造成的视觉感,神韵夺人,意味无穷。使观者视觉感受的审美余韵,久久不绝,深沉难忘。

当然,由于蓝予习画创作的时间不长,她的浅绛山水和线描人物画也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诸如:远山与近景的层次关系虽然清楚,但远山往往偏实,与近景反差不够明显,少了缥缈朦胧之感;有时忽视题款的细节,如题款的位置、字体、字的大小、印章与画面还不十分协调等。但是可以肯定,假以时日,蓝予以她作家的睿智和超常的悟性,在绘画方面也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定会有更高的审美追求,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