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杂谈24】1亿像素的手机可以媲美单反吗?

 知非客摄影 2020-05-25

  现在的手机像素已经攀升到一亿像素这么高的程度,而今天也将会对高像素手机是否能媲美单反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在此之前有必要说一句,高像素不等于高画质。本篇文章也将会从各个维度进行对比。


不提传感器大小的唯像素论

  自2017年开始,由某厂家带起来所谓高像素等于高画质的风气开始盛行,手机的像素也从一千二百万攀升到两千四百万,四千八百万,六千四百万,到现在的一亿像素,好像像素成为了评论画质的唯一标准,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看到上面这张手机传感器对比图片,你可能对传感器大小尺寸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概念,接下来将会是一张更全面的传感器尺寸对比图。

  没错,手机传感器对比相机传感器很小,目前最大的1/1.3英寸的手机传感器仍然不及一英尺传感器的卡片机大,虽然传感器并不代表一切,但是在多数场景下,大传感器所能记录的画面细节要比小传感器多得多,高像素并不能代表什么。


像素越高越好吗?

  有人说像素越高越好?

  举个例子,照片好比是由一把沙子组成的画面,像素高代表沙子数量多,但是成像质量并不是由沙子的数量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沙子中的杂质多不多。杂质就是我们常说的噪点,那么噪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感光面积太小会造成噪点。简单的说就是光无法很好的转换成图像,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噪点。感光面积就是CMOS大小,或者叫单像素尺寸。其实我们看到的90%的噪点都是感光面积过小造成的。单位像素面积怎么算呢?实际上就是传感器尺寸除以像素多少,1/1.3英寸大小的传感器上塞进去一亿个像素点,每个像素点的单位面积小的可怜,手机厂商从来只会告诉你像素多少,传感器尺寸多大,却从来没有告诉你单位像素的大小才是决定画质的一项重要因素,甚至是根本因素。

  其二;光电转换效率的低下使得从CMOS上读取出来的信号必须经过放大才能使用。ISO其实就是调节这个信号的放大倍率,而信号的放大过程中不可能仅仅将分离出来的电平信号放大,必然伴随着噪音信号的同步放大,再加上更高集成度的CMOS发热量也必然更高,热噪音会更大,噪点就更严重。而密集的像素和很小的传感器尺寸,在弱光环境下噪点必然很多,这个时候有人就会说我这个高像素手机拍出来的夜景看起来噪点就很少啊,这是为什么呢?无非是镜头防抖增加曝光时间,其次就是拍出来的照片经过AI涂抹看起来噪点似乎减少了,实际上画质依旧损失了很多。


镜头与景深

  这个话题是多数手机厂商避而不谈的话题,手机镜头的镜片多数是由树脂注塑制成,根本没法和相机镜头相比,其次镜片镀膜,因为镜头大小的限制决定手机镜头镀膜层数不会太多,且由于树脂镜片的材质限制,部分镀膜工艺无法使用,所以一亿像素是传感器像素,镜头是否能“喂饱”传感器你觉得呢?就拿市面上多数镜头来讲,不要说一亿像素,就是六千四百万像素能喂饱的都不多,能达到高像素解析力的镜头无一价值不菲。

  景深,这是个不能不谈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虚化,手机厂商都在说自己是大光圈,能够很好地虚化,可是事实是什么?是不得不增大光圈,否则进光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其次虚化范围和传感器大小有关,过小的传感器虚化效果聊胜于无,那么手机的虚化效果是怎么回事呢?是AI程序做出来的虚化,与其说是虚化不如说是在该虚化的地方添加了模糊效果,看起来虚化了一样,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虚化。

像素数量只决定了画面的尺寸,跟画质一毛钱关系没有。不过是手机厂商用了营销的噱头罢了,个人认为手机传感器1/1.3英寸基本上已经到头了(法兰距的限制,手机厚度的限制,镜头模组的限制......),不如停下对像素的攀升,两千四百万像素搭配上1/1.3英寸的传感器加上手机的智能算法打败单反基本上没戏,但是完全可以媲美卡片机,甚至可以超越部分落后的卡片机,所以我在此预测,未来手机的像素可能会降低,四千八百万将会是主流(有人说4K/8K视频不就是需要高像素吗?实际上4K视频只不过用了八百万个像素点而已,8K视频则需要三千三百万像素点)。

最后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购机上的疑问可以进群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