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工夫”“下功夫”“工夫”“功夫”辨释

 新用户63606037 2020-05-25

有网友问:“下工夫”还是“下功夫”? 

答:均可。这是一组全等异形词。

《现代汉语词典》( 7 ) 只收“下功夫”,《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3 ) 只收“下工夫”,两典的释义基本相同。《汉语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下:放入;投入。如“下大气力”。( )夫:做事所费的时间和精力 。如“工()夫茶”“费工()夫”均为未整理的全等异形词。

那么,“工夫”和“功夫”是不是也是全等异形词呢?不是的,它们是交叉异形词,即两词既有共同的释义 ( 交叉义 ),又有各自独具的释义。

( ) 共同的释义

( 1 ) 做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 2 ) 化费时间和精力后所获得的某方面造诣。如“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 唐·韩偓《商山道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 3) 时间。如“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每日只去查点家财杂物,那有功夫走到父亲房里问安。”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 4 )  工程夫役。现代汉语无语用。

( ) 各自的释义

工夫

①工作。如茅盾《子夜》:“你们要分头到工人中间做工夫。”

时候。如“她当闺女那工夫,……”“在我参加工作那工夫……”

③理学家指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情为工夫。如《朱子语类》卷六:“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

功夫

①本领,造诣。如“他的诗功夫很深”“见功夫”。

专指武术。如“功夫片”。

因两词有共同义,便形成不少全等异形词;又因两词各自又有独具义,又形成一些“音同义殊”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如“有工夫来我家一趟。” (“有工夫”即“有时间”);“这位警察真有功夫,终将歹徒制服。”有功夫”即“有武功”

值得一提的是,“工夫”“功夫”在全等意义下语用,有约定俗成性。如俗语“功夫不负苦( )心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 杆、棒 )磨成针”均不写作“工夫”有人却在其全等释义下随意语用。如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有“少壮功夫老始成”之句,而在《夜吟》中又有“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在《示子遹》中又写道“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引用时应因诗而异,尊重原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