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滔滔舂陵江

 zqbxi 2020-05-25

舂陵江又叫舂陵河,历史上先后叫舂水、钟水、桂水、衡塘水、舂陵水,是湘江四大支流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中最重要的支流之一。舂陵江自蓝山发源,流经嘉禾、新田后到达桂阳,汇集桂阳大部分乡镇的流水后,在常宁与衡南交界处注入湘江。

最早记载舂陵江的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南平,耒阳,舂山,舂水所出,北至酃入湖,过郡二,行七百八十里”。想来,舂陵江最初叫“舂水”。东汉应劭注《 汉书·地理志》云:“桂水所出,东北入湘”,这时“舂水”又改称为“桂水”了。大约成书于三国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水经》曰:“钟水出桂阳南平县都山,过其县东,又东北过宋渚亭,又北过钟亭与鸡水合,又北过魏宁县之东,又东北入湘”。“钟水”之名从此诞生,我想这是“舂”“钟”谐音的缘故吧。都山在九嶷山,鸡水则是漼水当初的叫法,魏宁县有人研究指出大约在今天的常宁一带。《水经》把发源于蓝山县九嶷山,在茭河河口注入湘江的这条河称为“钟水”。宋初《太平环宇记》记载:“钟水一名衡塘水”。南宋《舆地纪胜卷第六十一》(桂阳军 小桂郡)也说:衡塘水,《类要》“在(桂阳)监北,汇湘江衡阳。”把舂陵江称为衡塘水的记述并不多。同治《桂阳直隶州志》亦从《水经》命名钟水。“舂陵水”“舂陵江”这两个名称则是近代的说法,进入桂阳后称舂陵江是对先贤的敬重。

舂陵江的正源是钟水,它像一条桀骜不羁的巨龙,从蓝山县所城镇峡源村冲出人形山,南风坳有一条叫沙坪水的小溪也流经所城镇与峡源水汇合,这时因它曾是舜帝南巡沿河经过之地而命名为舜水。舜水从南至北一路跑来,经过53 千米的水路,在毛俊镇井湾村的两河口与俊水汇合流后,称钟水。

钟水段从蓝山县土桥圩始通舟楫,漕运从唐宋起形成,明清时期渐盛。明清时期,嘉禾及桂阳西乡一带能够下长江的漕船极多,达几百艘。同治《桂阳直隶州志》描述衡阳的桂阳码头停靠的桂阳船基本来自于这些地方。广东的食盐、临武的矿砂、嘉禾的煤炭、飞仙的陶器皆依赖此水道,远达全国各地。沿途有油涵铺码头、朝廷窝码头、金鸡渡码头都是当时货物的中转站。在今嘉禾、桂阳、新田三县交界处的一道山梁挡住了钟水北上的去路。江水奋力冲刷,活生生从山腹中劈出一道岩洞,形成石门奇观。石门豁然贯通,仰望壁立数丈,顶石平引,天然桥道,上通车马,下翔舟楫,激流寒潭,形似龙湫;船篙凿石,声若钟磬。石崖上有苔藓结成的“桃源洞”字样,民间传称“仙人桥”,这是钟水上最奇特的景观之一。

钟水从蓝山县土市镇马袅村进入嘉禾县车头镇,经石桥镇石鼓元源滩出境桂阳,在桂阳县舂陵江镇形子山下与西来的漼水汇合,全长77千米,漼、钟汇合后始称舂陵江。

因舂陵江从原飞仙乡地段起进入桂阳境内,桂阳政府于2012年起合并原飞仙、十字、余田、古楼四乡镇为舂陵江镇。舂陵江从钟舂汇合处九里经官田渡进入黑山峡,这里是舂陵江第一滩,名为鸬鹚滩。为方便漕运,古代在此设纤夫。此处有一巨岩耸立于江边,名为仙人垴,与斗下渡附近之白鸡岭有着同一个仙人架桥的故事。因滩险水急,落差较大,此处建有飞仙河坝,是舂陵江干流上第一个大坝,一同建有水电站,附近人们开始用上了电。六里到飞仙桥,江水在龙泉湾、古陇圩附近绕了一个S形的大湾,继续向东奔去。清朝末期,当地张氏、肖氏、陈氏协同百姓在古陇建起了舂陵江上的第二座七拱花桥,即飞仙桥,古陇村改名为飞仙。十里而过九岐岭,有个叫大牛濑的地方自古就水美鱼肥,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记载:“大牛濑多美鱼,居民候霜晨夜,竞集缘岩临矶,挺叉拖罟,课获举效,掣三牵两,华鲂素鲡,岁收万亿。”大牛濑之下今建有舂陵江干流上的第二座大坝——余田河坝。河坝下十四里为岩口堡,岩口堡为咸丰年间乡民所筑。

江水过岩口堡十里,泮溪(俗称黄狮江)从南来注入。又十五里经何家渡,过石笏山,此为清朝拔贡雷澍万建书院教书育人之所。盘曲迤东五里,至小心滩,旁有扫村,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记载,岭上有南齐东观祭酒邱灵鞠墓。对岸不远处下冲村,有清末所建著名的鉴湖书院。滩下流二十里,过上汾渡、高峰塔,至青龙岩,今称石壁下,五十多米高,两百多米长的垂直石壁矗立于江边,为舂陵江最险要处。明朝有蜀地来的僧尼在此因岩设庵,岩口石壁仍有数摩崖石刻隐约可读。又此岩或名神女岩,云元朝时有一女子隐居于此。内有筐、笄、石床,石柱垂立。神女岩为古桂阳十二景之一,名曰“岩柱悬空”,明清数十名士赋诗咏之。石壁下对岸有锦里溪南来注入。

江水自神女岩东折流,趋北十五里至斗下渡,此为桂阳最早的重要古渡之一。明代知州罗大奎在此建永济桥,俗称七拱桥。咸丰年间,陈士杰率乡团在此破太平军,后遂于此筑花园堡,为桂阳州中最大寨堡。斗下渡一带地势险要,河水深砌,危崖夹碧流,景观十分独特,亦为古桂阳十二景之一,明清名士歌咏不辍,美其名曰“方舟斗下”。江水迳堡城,东流十里至乌石渡。乌石渡是桂阳陆路往常宁方向的重要渡口,因其重要,也建有寨堡。对岸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道通往三十二蹬至仁义镇双岭村,双岭村,抗日名将刘放吾的故乡。自乌石渡东流,稍南十里至舍人渡。“舍人”之名起自宋代桂阳州军守陈傅良。陈傅良曾在此建通津码头。舍人渡是桂阳水路下湘江的重要码头。江水至此正北流十五里,至石桥山,山石如桥,四百余尺奇石峻倚,临流而动,此处风光在今和平镇下溪村井冲自然村,可能石桥已被淹没水库之下。三十里而至和平镇龙家渡,此处建有舂陵江干流上最后一座古石拱桥——成仙桥,因欧阳海水库蓄水,该桥已被淹没于水中,2014年新建成一座现代桥梁——龙渡桥。

十六里至黄田,这里是十八滩之首。从黄田至大滩二十里,这里水流湍急,暗礁或隐或现,惊涛骇浪,船客常改步行从岸边下滩。大滩最高、最险,船几乎不能行,古时此处设有滩丁。清初知州田元恺作《滩丁歌》,列代名士歌咏十八滩的诗文不断。1967年5月至1970年6月,在大滩建起了我国第一座大孔口泄流双曲拱坝——欧阳海大坝。我县第一座大型水库——欧阳海水库蓄水,从大坝到七拱桥为欧阳海水库库区。当地人们利用库叉建起了樟市渔场、仁义渔场两个大型渔场。下大滩六里,有野鹿溪西来注入。下流不远到胡溪桥处,舂陵江在此挥别桂阳。

舂陵江作别桂阳后又十里届于白沙,至此始通大船。自白沙北流二十里经杨洲,又二十里衡头,又十五里秧田;东北流十五里至东港;又西北流十里,经烟洲;又北流十五里鸦江,二十里王寿;又西流五里;复北流五里而入于湘。入湘之处即衡南县廖田镇之茭河口。

舂陵江从发源地蓝山县所城镇人形山峡源村,流经蓝山、嘉禾、新田、桂阳、耒阳、常宁、衡南7个县市区,在衡南县廖田镇茭河口注入湘江,全长314千米,有支流153条,流域面积6746平方千米。干流长184公里,流域面积2244.38平方千米。舂陵江自嘉禾县与桂阳县交界的形子山下注入桂阳,在桂阳境内主流长110千米,桂阳所拥有的河道最长,流经舂陵江、浩塘、仁义、敖泉、樟市、洋市、雷坪、和平、桥市9个乡镇,桂阳境内流域面积1447.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7.5%。境内上中游为丘岗平地,间有低岸平原,下游为山地。

舂陵江流域自古即为宜居之地,留下了宝贵的早期人类活动遗址;也曾经车水马龙,留下了众多的古代人类文明印迹;还是生态乐园,各种动植物在此和谐共处。她是桂阳人民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传承人文特色的“风光带”,更是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启航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