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随手记过一些乱七八糟的旧东西,回头翻翻,记起了很多旧事,边看边顺,修改了一些错字别字。
本文记于11年3月6日,陪儿子参加SM2笔试之后。

昨天,在济南待了一天,陪儿子到省实验中学参加新加坡SM2笔试。
作为家长,旁听了SM2项目的介绍会,有些感触。
坡岛地方挺小,但教育办得不错,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在世界上的综合影响力,比中国最好的大学要好一些。
SM2(Senior Middle 2,还有sm1和SM3,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项目)是全额企业奖学金项目,孩子在坡岛学习期间,吃喝拉撒、医疗卫生、学习深造的费用统统有新方负担,作为回报条件,学生大学毕业后要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工作六年。
我感觉项目不错的,对我等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来说,是条接受国外优质教育的便捷途径。但孩子(包括他的很多同学及家长)很纠结一件事情,就是毕业后再继续深造可能要受限制。
中国的家长,一般规划孩子的成长路径,是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博士后……。
新方主考官(新加坡驻华使馆的一位官员)介绍项目时,抛给考生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读研?你们中间,有谁将来立志要搞研究?
举手示意自己将来要搞研究的寥寥无几。
新加坡的主考官继续说,大家读研的目的,无非是增加点儿就业竞争力。在新加坡,不需要通过读研来增加就业竞争力。本科生有适合本科生的工作,研究生有适合研究生的工作,研究生未必然比本科生更有就业优势。不做研究,读研是不是一种浪费?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撇开素质提高说,单从就业角度,我们的很多就业岗位,并不需要博士、硕士,甚至不需要大学生。
近年来,就业难问题逐步向上延伸,由大学生难到硕士难,博士难,听说一向吃香的海归也开始难了,高学历人才价码看跌。
当然,之所以难,有高学历人才就业观念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供过于求的问题。
很多制造工厂大量需要一线操作工,但这些岗位确实不需要博士、硕士,硕士博士也干不好这活儿。
前段时间,听说某地环卫局岗位招聘,招聘到了不少硕士;很多公务员岗位,特别是基层事务性的岗位,其实高中毕业生完全能够胜任,却有大量的硕士、甚至博士争先恐后,看似好事儿,其实不然。
学校也有这个问题。有些高端民办初中学校招聘教师要求硕士以上,高中学校招聘声明博士优先。
与曾经引进过博士的校长交流过,他们引进的博士,不太好用,不太适合做教学工作。很多老校长很怀念当年的中师生,既听话,有又好用。
奔驰很好,耕不了地。
不是博士不好用,而是博士这玩意儿,本身就不是干这活儿的。
为什么读研,该不该读研,是个值得家长孩子思考的问题,更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当前,还是要读。
有些遗憾。
记于2011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