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么努力到废寝忘食,要么拖延到天荒地老?都怪“蔡戈尼效应”

 笑对人生8888 2020-05-25

文末附思维导图,建议收藏!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蔡戈尼效应”

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有这样的体验:

朋友喊你出门,正在游戏中酣战的你说:“等一下,打完这盘就走。”即便你知道,那盘游戏不会因为你的暂停而结束;

同事喊你吃饭,正在发文件的你说:“就快了,发完这个PPT就去。”即便你知道,那个文件并没有那么着急;

家人喊你睡觉,正在追剧的你说:“马上马上,看完这集就睡。”即便你知道,睡醒起来一样可以接着看。

发现了吗?我们似乎天生对“把事情完成”有着强烈的执念。


看见这个未画完的圈,你是否很想画完它?

再分享一个经典的故事:

有一位爱睡懒觉的钢琴家,每天早上都要赖床。为了解决他的“起床困难症”,妻子想了个办法:每天早上到点,就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曲的前3个和弦,然后停下来,不再弹。

钢琴家每每听到后,就会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最终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才安心。

通过“利用”钢琴家的完成欲,妻子达到了让他起床的目的。

听起来很像我们常说的“强迫症”是吗?没错,这就是本文接下来要介绍的“蔡戈尼效应”的典型表现。


01 蔡戈尼效应: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未完成的都魂牵梦萦

上个世纪20年代,年轻的心理学系毕业生蔡戈尼(Bluma Wulforna Zeigarnik,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在咖啡馆喝茶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咖啡馆的服务员们,几乎都可以不费纸笔地把顾客或简或繁的点单,快速、周全地记下来,但当他们下完单以后,就记不起单子的内容了。

为了证实对这种现象的猜想,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

让被试者做22件简单的事情,如写一首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用线串起珠子等。完成每件事所需的事件大体相等,不过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被试者未完成时就予以中断。

实验完毕,在被试者始料未及的状况下,蔡戈尼让他们立刻回忆各自做了些什么。结果发现,人们对于未完成的工作,回忆率是68%,对已完成的工作,回忆率仅有43%。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蔡戈尼效应(the Zeigarnike effect):

人们天生有一种对事情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想要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了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会让他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或许会觉得,这是个非常棒的效应。但众所周知,凡事都有两面性,蔡戈尼效应的两面性体现在人们身上,常常会出现两个极端的演绎——

过强的蔡戈尼效应,会出现强迫症和完美主义情节;过弱的蔡戈尼效应,会出现拖延症和半途而废的现象。


蔡格尼克效应的两种典型演绎如同硬币的两面

02 我们为什么“死磕到底”,又为什么“一事无成”?

除非一个人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否则他不可能从懒散、空闲中得到乐趣。——杰罗姆

1)强迫症与完美主义:我就是爱工作,我想停下来,但我停不下来

当蔡戈尼效应过强,人们会陷入一种过分强迫的状态:面对一个任务时,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就不撒手,甚至偏执地将其它任何人事物都置之度外,以致全程身心紧绷,用切实的焦虑,让自己成为了一台“永动机”。

因为连续主持了四季《中国好声音》出名的“中国好舌头”华少,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早前参加节目他自己就曾透露过,之前因为宣传自己导演的节目,每天晚上都出去应酬喝酒,回到家后就催吐,长此以往导致他血管破裂,一次吐了500cc的血,非常危险。一位自称朋友在浙江卫视做摄影的知情人称:

华少就没休息过,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有命挣钱,没命花。

要么努力到废寝忘食,要么拖延到天荒地老?都怪“蔡戈尼效应”

要么努力到废寝忘食,要么拖延到天荒地老?都怪“蔡戈尼效应”

我身边有不少优秀的人,其中有部分,就是那种可以工作到忘记吃饭,直到肚子打鼓才想起来吃的人,他们的现状几乎都是“熬最长的夜,吃最贵的药”,这听起来是个段子,却是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蔡戈尼的强效应也会体现在那些失了分寸的兴趣上:

曾经在高中的时候,女生群里很流行在冬天手织围巾。夸张的,不仅下课织,上课也织,晚上织到很晚才睡,只为了尽快织好。她们大多数并不是在赶日子,却因为失了分寸的兴趣,影响学业而得不偿失。


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过分的狂热,都会成为一个警告信号。我们为什么那么拼?因为过强的蔡戈尼效应吞噬了我们的调节机制。

2)拖延症与半途而废:在焦虑中拖延,在拖延中平庸

当蔡戈尼效应过弱,人们会产生另一个极端:做任何事都习惯拖沓,常常半途而废,总是在未完成一件事时,就转移目标,以致永远无法彻底完成一件事。

这样的例子同样随处可见,小到没拼完的拼图、没写完的PPT,大到被搁浅的计划、中途停工的烂尾楼,都是蔡戈尼效应的弱反映。也就是,常常让我们自嘲又懊恼的“拖延症”和“半途废”


据传,天才画家达芬奇也是拖延症患者。这位史上最极品的博学者,同时涉足建筑、解剖、艺术、工程、数学等多个领域,从他的笔记中便可见端倪。

达芬奇一生的注意力相当分散,导致他无法把精力完全花费在具体目标上。由于追求完美和不断涌现的新灵感,众所周知的蒙娜丽莎画了四年,最后的晚餐画了三年,并且都严重影响了客户关系。

最终达芬奇传世画作不超过20幅,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还压在手里没能交付。直到他去世200年后,有关绘画的手稿才被后人整理成书,而更多科学方面的实践,至今仍隐藏在那些草稿图中,成为天才的遗憾。

达·芬奇本人亦为此苦恼,在一则笔记中他写道:

“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

这种挫败感,与我们当今饱受拖延困扰的后世人类所体验到的别无二致。


天才的拖延症并不影响天才成为天才,却也让天才饱受痛苦。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不是起码应该在这方面,比天才多一些自觉?否则,我们不光不是天才,还会比平庸更平庸。

当我们一焦虑就聊天游戏看视频,掉入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多次想改却半途而废的恶性循环,我们是在潜意识里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因此害怕甚至避免去成功。

我们为什么拖延?因为我们常常怀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却又轻而易举地摒弃内驱力,不愿为日后的收获而多吃眼前的苦。


03 别太拼,别太拖:如何找到两极中的平衡点?

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法拉第

抛开前面那些极端的例子,我们无可否认,运用得当的蔡戈尼效应,简直是为“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定制的最佳执行方案,如此优秀又催人奋进的心理,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利用。

为此,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将其价值最大化?这里有几个步骤,可供参考:


第一步 判断:这件事值得吗?

这里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事情本身是否值得,执行状态是否值得。

1)这件事本身值得吗?

伦纳德·伯恩斯坦是世界有名的指挥家,可他最喜欢的事却是作曲。在近30年的指挥生涯里,他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团。

然而功成名就却没有让伯恩斯坦太兴奋。在内心深处,他仍然更爱作曲。闲时,他总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作曲,可是作曲的灵感已经很难回到他的身边了,除了偶尔闪现的灵光以外,多数时候他感受到的都是苦闷和失望。因为在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折磨着他:

“我喜欢创作,可我却在做指挥!”


心理学上把伯恩斯坦的这种心理现象,归纳为“不值得定律”:即如果从主观上认定某件事不值得做,那么在做这件事时,就不会全力以赴把它做好。即便做好了,也不会有成就感。伯恩斯坦很优秀,却并不开心,这也在提醒我们:

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不值得做的事不要做,要做的事就得做好。

2)这种状态值得吗?

我曾经认识一位同事,几年前,他担任公司在国内某大区销售业务的副总,由于太过操劳,他的心脏出了问题,不得不去做心脏搭桥手术。在做完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他的病历上,写满了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业务数据,家人和领导都让他歇一歇,他却说:

“没办法,停不下来,闭上眼做梦都是数字。”


显然,这种状态看似敬业,实则不敬畏生命。当时的我们,都很佩服这位同事的责任心,却也很为他的健康感到担忧。显然,比起身体健康,这种拼搏的状态,是万万不值得的。

第二步 标准:“值得”的尺度

关于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心理咨询师这样建议:

1)价值观。只有符合个人价值观的事情,我们才会满心欢喜地去做。

2)个性和气质。如果做一份违背自己个性气质的工作,往往是很难做好的,就好比明明很内向,却非要做销售或公关,大概率会做不好。

3)现实的处境。同样的一件事,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感受也不一样。如果你在一家大企业打杂,你可能会觉得不值得,但当你被提升为后勤部主任时,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反倒会觉得很值得做。


不过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特别在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凭自己的喜好,说不干就不干。如果认为不值得做,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做好准备,告诉领导不值得做的理由:

领导同意了,你可以名正言顺地放弃,领导不同意,那么就调整心态,找到这件事的价值点和兴奋点,做好它。

伯恩斯坦的例子也告诉了我们,这世上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是出于热爱,在足够的责任感驱使下,我们一样可以无往而不利。


而对于那些拖延症患者来说,应该意识到的一点是,除了从目标的正确性来考量投入产出比,“不值得”的另一层涵义,是当米已成炊,我们注定要付出的时间,只有和向上的精力搭配在一起,才会产生最大的价值。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认为,做事半途而废,说话有头无尾都是坏事。这世界上的万恶之源,乃是半吊子精神。

第三步 执行:制定一张时间表,循序渐进但不得有误

一个合理的时间进度表,既可以有效抑制“强迫症”们的激进状态,又可以大大降低“拖延症”们的半途而废概率。

我们应当如何制定自己的时间序列?

1)写下要达成的全部目标,并附上截止日期。

对拖延症来说,这是为了时刻提醒你,时间很紧迫,不可以松懈;

对强迫症来说,这是为了让你避免中途一时兴起,增加额外目标。

原因在于,“插队”会让很多原计划被打乱,从而让你不得不修改计划表;而且,对一些自制力差的人来说,一旦中止一次,就很难继续坚持下去。


2)对项目按照时间和重要性进行排序

对于目标,我们应该有4个维度的评级:

时间紧且重要,时间紧但不重要,时间不紧但重要,时间不紧且不重要。

这也是完成任务的优先顺序。甚至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摒弃最后一项,那些时间不紧又不重要的工作。

至于具体的评级标准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你需要做的,就是参照第一步那样,把所有目标列出来,在目标池里,进行相应标准的排序。


3)制定关键节点

有些人会建议列出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每天需要做些什么。这确实不无道理,有利于具体化和标准化我们的执行进度。

但我的建议是,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握关键节点,比如到了某个时间段,这个项目必须达到什么状态。

因为日程化的内容,很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其他工作打断,那么后续补回来,在关键节点前完成阶段目标,也足够了。

这就避免了纠结在一件事没有及时完成,导致后续积极性下降的可能。


4)自我激励

为自己设置一个小小的奖赏,有形或无形都可以。

它可以是阶段性达成后获得的成就感,也可以是一段大餐。对强迫症来说,这种奖励是为了犒劳懂得自我调节而设,对拖延症来说,这种奖励是为了犒劳自己坚持的过程。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说过,宏伟的事业,只有靠实实在在的、微不足道的一步步的积累,才能获得成功。

小结

当蔡戈尼效应强表现,我们看到的是奋斗到废寝忘食的工作狂、强迫症和完美主义者;

当蔡戈尼效应弱表现,我们看到的是拖延到一事无成的丧文化、万事随便和半途而废。

无论是哪种表现,背后都是同样极端的情绪:

强迫症“死”于对成功的焦虑,拖延症“死”于对失败的恐惧。

它们共同折射的,是我们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坦荡。


泰戈尔曾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听起来很“中二”,却不妨作为我们探寻两极之间平衡点的尺度——飞过就够了,至于有没有留下痕迹,不重要。

走慢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步履不停。

别太快,沿途的风景与远方的目的地同样美丽。

别停下,如果不能走到更深处,起码要探寻更广处。

要么努力到废寝忘食,要么拖延到天荒地老?都怪“蔡戈尼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