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中医药在化疗期间缓解骨髓抑制作用

 避风塘668 2020-05-25

作室

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中医学并无骨髓抑制病名,但根据化疗后出现的症状: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腰膝酸软,呕吐,纳差,多梦失眠,烦躁汗出,发热及出血倾向,多将其归为中医学“血虚”“虚劳”等范畴。化疗药可视为药毒,侵害机体后,可致气血俱虚、阴阳失和、脏腑亏损、本源受损、血生乏源;或直接伤及骨髓精气,导致髓亏、肾虚、精耗、本源亏损。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生髓,髓居骨中化生血液,这是血液生成最主要的来源,故有“血之源头在乎肾”之说。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一。《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说明骨髓对气血的重要性,是血液生成最主要的来源。肾精充盈,精髓充足,则化血旺盛。因此,认为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病位在骨髓,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多用健脾补肾、益气生血的中药来防治血象下降。

常用方剂如下:

1.归脾汤由白术10g, 黄芪30g,当归10g,远志10g,茯神10g,龙眼肉9g,人参10g,木香6g,酸枣仁l5g,甘草6g, 生姜8g,大枣6枚组成,《续名医类案》云:“归脾汤兼补心脾,而意专治脾,观其于甘温补养药中加木香醒脾行气可见矣。龙眼、远志虽曰补火,实以培土,盖欲使心火下通脾土,而脾益治,五胜受气以其所生也,故日归牌。”该方补中有行,圆融灵动,补脾而兼顾五脏,补中而惠及营卫;气血双补,精神同养,实乃健脾补中、调养强健的良方。肿瘤因病灶以及手术、放疗、化疗等损伤气血,导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甚多,与归脾汤证颇为合拍。

2.当归补血汤 生黄芪30g, 当归6g。此方由李东垣首创,出自《内外伤辨感论)。重用黄芪,一是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二是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大量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可提高免疫系统功效,而黄芪和当归这两种成分可以促进细胞再生,所以可使脏器得到保护,因而能避免有毒物质带来的不良反应。临床实践发现,方中当归补血汤对由化疗引起来的血象降低效果较佳。

3.加味升血汤(二黄鸡枸菟)此为孙桂芝教授治疗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的经验方。其药物组成为:生黄芪30g,黄精15g,鸡血藤l5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其中生黄芪补气健脾,黄精健脾扶中,枸杞子、菟丝子补肾,肾充以生髓,鸡血藤以补血。组方精简而寓意深刻,临床对因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血小板降低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4.双石汤此方由石解15g,石韦15g,茜草I5g,大枣3枚四味药组成。石斛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石韦除体内多余的留饮:茜草活血祛瘀、凉血止血、预防因凝血功能不足所引起的出血;此外,茜草还可促进新血形成:大枣补中益气,滋养气血生化的源泉。临床上用于治疗血小板抑制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常用健脾的中药主要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太子参、鸡内金、妙谷芽等,补肾的中药主要有熟地黄、当归、枸杞子、女贞子、补骨脂、骨碎补,龟甲、鹿角胶、鹿茸、菟丝子等,配合养血、养阴的中药如黄精、鸡血藤、阿胶、麦冬等,健脾补肾,配合养阴补血、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然本人才识尚浅,待长期跟师总结后,才可了解蒋师用药经验及深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