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球化”(Slowbalisation)是怎么一回事?

 聪明小帅哥 2020-05-25
《经济学人》去年开年的封面文章指出,全球化已逐步让位于一个疲软的新时代—— “慢球化”(slowbalisation)。一种新的世界贸易模式日渐清晰,商业规则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被重写。“慢球化”将令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加深,尤其是在亚洲。但与全球化相比,它的问题更多。


《经济学人·商论》2019年二月刊

《慢球化》

三年前美国政策转向保护主义时,就有人发出了“大萧条重演”的警告。相对于全球GDP,跨境投资、贸易、银行贷款和供应链都在萎缩或陷入停滞。经历了1990年至2010年的全球化黄金时代后,过去十年中全球化的速度从光速骤减至“蜗速”。这样一个疲软的新时代借用一位荷兰作家创造的一个词,可以被称为“慢球化”(slowbalisation)。

过去十年中,全球化的速度从光速骤减至蜗牛爬行的速度,有多个原因。货运成本已经停止下降。跨国公司发现全球布局很烧钱,而且经常会惨败给本地竞争对手。经济活动的重心已转向服务业,而服务更难开展跨境交易:剪刀可以装在20英尺集装箱里出口,但发型师不能。中国的制造业已变得更加自力更生,因此需要进口的零件也减少了。另一件事没那么显眼,却同样有害:商业规则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被重写。

新世界的运作模式将有所不同。“慢球化”将令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加深。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供应链正更多地从更近的地点采购。在亚洲和欧洲,大多数贸易活动都发生在区域内,而且这一占比自2011年以来不断上升。亚洲企业2017年的国外销售额中,亚洲国家的占比比美国更高。随着全球规则失去影响力,各种易变的区域协议和势力范围开始控制贸易和投资。比如欧盟就正在银行业、科技和外国投资领域树立权威。中国希望达成一项区域贸易协议,而此时它的科技企业正在亚洲各地扩张。企业在该区域的跨境投资总计30万亿美元,其中一些可能需要转移、出售或叫停。

幸运的是,这不必定会重创生活水平。规模堪比一个洲的各个市场足以维持繁荣。自1990年以来,约有12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没有理由认为贫困人口的比例会再次上升。西方消费者将继续从贸易中获得巨大的净利益。在某些情况下,在区域层面将实现比全球层面更深入的一体化。

但“慢球化”有两大缺点。首先,它带来了新的难题。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大部分新兴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今后,会有更多新兴国家难以通过贸易实现富裕。而在更为区域性的贸易模式与由华尔街和美联储为各地市场设定脉搏的全球金融体系之间存在冲突。大多数国家与美国的贸易关联已经减弱,而它们的利率却仍将受到美国利率的影响,这会导致金融动荡。与十年前不同,美联储不太可能再次充当全球的最终贷款人来拯救外国人。

其次,“慢球化”将无法解决全球化造成的问题。自动化意味着西方的蓝领工作不会再复兴。企业将在各个区域中劳动力最廉价的地方雇用非熟练工人。没有了全球合作,气候变化、移民和逃税问题将更难解决。“慢球化”非但远不能让中国的势头放缓及遏制中国,还将有助于它更快地赢得地区霸权。

对几乎所有人来说,全球化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但为减轻全球化的代价所做的还是太少了。被一体化的世界忽视的那些问题在大众眼中不断膨胀,以致于人们很容易就忘了全球秩序的好处。然而,现在提出的解决方案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与全球化相比,“慢球化”的好处将更少也更不稳定。到最后,人们只会愈加不满。

【商论付费文章】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即可阅读2019年二月刊文章《慢球化》(Slowbalisation,获取完整文章。

… …

… …

↑扫码下载《经济学人》中英双语App↑

订阅阅读完整文章


衍生阅读

慢球化带来全球供应链收缩,中国制造何去何从?

《经济学人·商论》2019年八月刊

《坎坷新世界》(Bumpy new world)

在从1990年开始的全球化的繁荣时代,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等作家传播的一种思想成了真理:世界变得扁平了。这种观点认为,国界在采购和制造方面几乎无关紧要。现在,随着全球化的前景晴转多云,企业开始质疑超全球化供应链的想法。
美国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在4月对亚洲地区600家跨国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其中近一半的公司正在考虑对其供应链进行“重大”变革,超过十分之一说要推倒重来。在许多领域,这将意味着重新思考中国在采购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预期,在几十年的过度拉伸之后,一些供应链会变短,原因有二。首先,现在已经很清楚,把供应链拉得太长来让货物更便宜存在风险。其次,全球贸易现在不仅包括可以砸到你脚上的实物,还包括大量服务。
就风险而言,大多数跨国公司不知道谁在向自己的供应商的供应商供货,但如果遥远的供应商无法履行义务,自己可能就会被扣为人质。危险偶尔会因外部冲击而暴露,有时是自然灾害。2011年日本海啸之后,一家全球半导体巨头试图确定第三、四层供应商给自己带来的风险;100多名高管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弄清楚公司广大的供应商网络中到底有哪些公司。

就服务业的增长而言,它往往是制造业的中间输入。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达17.3万亿美元,运输和通讯等服务贸易额已上升至5.1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按增值计算,服务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几乎是官方数据的两倍。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下属智囊团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的估算,服务已经创造了贸易工业品大约三分之一的价值。在过去十年中,服务贸易的增长比货物贸易快了60%以上,在电信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则要快两到三倍。


“供应链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不得不做’,导致企业陷入渐进式思维。”贝恩咨询公司的皮特·瓜亚拉(Pete Guarraia)说。跨国公司的老板通常会让中层管理人员每年通过采购来节省1%到2%的成本。像中国的阿里巴巴和美国的亚马逊这样以客户为中心的巨头则定期推动效率提高30%。贝恩认为,通过“物流武器化”,它们已经展示了供应链如何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领先的跨国公司的老板们既得到启迪又倍感恐惧,正在重新审视他们的公司究竟如何“计划、采购、制造和交付”——全球供应链经理的魔咒。

当他们这样做时,他们将会发现“慢球化”带来了自身的挑战。《全球供应链生态系统》(Global Supply Chain Ecosystems)一书的作者马克·米勒(Mark Miller)认为,仅仅因为供应链收缩并不意味着它们会简化。恰恰相反。更接近消费者的目的是帮助公司扩大定制、加速创新并加快交付。

《经济学人》最近对与全球化相关的十几个因素的分析发现,八个因素指向了连通性的下降(见图表)。DHL报告的作者之一、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潘卡吉·盖马沃特(Pankaj Ghemawat)看到了一个“半全球化”的世界,其中国际威胁和机遇仍然重要,但大多数商业活动都在国内进行。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供应链不仅要更短,还要更快、更智能。

【商论付费文章】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即可阅读2019年八月刊文章《坎坷新世界》(Bumpy new world),获取完整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